十年间,我多次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去温习"邂逅",屡试不爽,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它是我的正能量来源之一。离开大学前,爱人帮我从网上下载视频,刻录在光盘上。在我的威逼利诱下,他也看了两三遍。我经常模仿剧中绘里的语气和表情喊他"小修",他则很不情愿的回应"绘里"。可以说,这部日剧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多,我想表达的也很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向前辈们学习,追根溯源,分别谈谈绘里和小修的原生家庭吧。 绘里高二休学,来到东京。在她被男友小智骗走200万日元存款(剧中描述的是94年秋,这笔钱,她存了2年10个月,期间很努力的打工,她想靠着这笔钱到New York学习舞蹈,开始新的生活)的那个雨夜,她敞开心扉,将自己的身事告诉了小修。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们对我很好。家人告诉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可是,后来我听说她是在我九岁的时候跟着别的男人跑了,爸爸也重新组建了家庭。从那以后,我就很想逃离原来的生活。我有一种压迫感。高二过新年的时候,见到一个学长,他问我要不要去东京学习舞蹈;其实不管去哪里去干什么,只要有个理由,我就是想去一个任何人都不认识我的地方生活。于是,我办了休学,来到了东京。我和那个学长交往没多久就分开了,可是舞蹈却一直坚持着!" 在绘里的成长过程中,毫无疑问父母是缺席的,爷爷奶奶给她无私的爱;从剧中绘里的种种表现来看,我觉得"隔代抚养"并没有惯坏绘里,她的开朗、坚强、善良恰恰源于爷爷奶奶提供给她的稳定有爱的成长环境。只是当那个"惊天消息"来临的时候,未成年的她没办法接受,她为自己有这样的妈妈感到羞辱。而面对这种羞辱感,她想到的解决之道就是"逃离",去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而且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她也一直用"亲切"来面对,她想得到大家的喜欢,她害怕别人的抛弃。在与小修的亲密关系中,她想用"表现出色"来回报小修对她的爱。换句话说,她觉得只有自己有成就,才有资格、才配得到小修的爱。所以当她梦断纽约以及创业失败,她是不会主动去找小修的,为了能让他们再续前缘,编剧写了他们的数次邂逅。 再来说说福山雅治饰演的小修吧。他排行老二,九州的老家有妈妈和哥哥,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家(剧中没有详细的介绍,98年,他再次见到爸爸的时候,他们已经12年没有见过面了)。我推测他的父母因为兴趣追求不一而离婚,父亲为了艺术来到东京,与一位年轻的女士同住。 在小修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缺席的;他有个哥哥,也许能补偿些许父爱。可是在他的心里,对父亲是敌对的,甚至可以说是憎恨的。94年春天,他考到东京的大学来读硕士,他告诉绘里说当年报考的东京学校都落榜了,想圆自己的东京求学梦,所以硕士选择了东京的学校。可是我现在觉得他也许是来寻找父亲的。当年父亲的离家对幼小的修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父亲缺乏责任感,所以在他成长为一个男人的过程中,他一直在追寻着"责任感",他也一直要证明给父亲看:你对家庭没有责任感,我就做个非常有责任感的男人给你看! 在婚礼之前,他去给父亲送请柬,父子有了第二次会面: "我认为男人还是应该工作养家的。"(小修说) "我对自己……所过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后悔过,但是你可能觉得……不能赞同我的方式。这对我而言,可能是我唯一的欣慰吧……帮我向你母亲问候一声"(小修爸爸说。为什么翻译过来是欣慰呢?) "好。" 父亲并没有出现在教堂。菜穂子父母,小修的妈妈来了。结束时,绘里也赶到了。我曾想,为什么哥哥没来呢?难道剧组缺这么一个男演员,还是编剧写他刚好有事不能参加?可是他是小修的哥哥呀!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是小修的"爸爸"吧,是他成长路上关系最近的男性,古语说"长兄为父"。后来,我想这是一种寓意吧。在与父亲的战役中,小修失败了!而最终,小修也放下了与父亲的争斗!所以父亲无需出现!所以哥哥也可以不用出现! "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对于一个写侦探剧的作家来说,先介绍前因无疑是死穴,后面的故事还叫人怎么看嘛?可我只是个心理圈专栏小写手,心理学派系众多,博大精深,我只需诚实面对,抽丝剥茧,化繁为简,所以就这样完成了第二篇。下一篇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跳舞"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