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版考研真题精配


  导语: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考研真题精配套题库练习已上线,精弘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考研真题精配套题库练习如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考研资料|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请关注相关专题>哲学类>经典教材>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
  本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编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提高解题能力。
  注意: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
   第二编 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三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发展
   第四编 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
  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武汉大学2015研]
  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墨子认为,尚贤是政治根本。这种思想直接冲击了宗法世袭制,为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广泛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尚同"是指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及行动上都必须统一、服从于上级。墨子独到地揭示出国家这种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但"尚同"说的专制色彩太浓厚,会引起暴政和集权。这一思想经过法家的吸收和改造,成为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
  5竹林七贤[武汉大学2015研]
  答: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七位名士,因他们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所以世称"竹林七贤"。在哲学思想上,竹林七贤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其哲学主张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文学上,这七人的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贤的生平遭遇,不仅向后人指出了从事文学艺术活动要保持精神和思想上一定的自由的必要性,更促使后来的文人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政治的关系,从而自觉慎重地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有所选择、有一定目的的去进行创作,且后者更为重要和深远。
  6《复性书》[武汉大学2015研]
  答:《复性书》是中国唐代哲学家李翱关于人性学说的哲学著作,是宋代理学的根本,它融合老子与道家的复性论,发扬《中庸》思想,反对佛教,因而是融合儒道两家的产物。《复性书》认为"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同时又认为"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作者主张性善情恶,认为人们由于受到七情的蒙蔽,所以本性藏而不露。唯有除去情欲,善性才能恢复,并可以超凡入圣。这是取名《复性书》的主要含义。而去情复性的方法,是教人"忘嗜欲",即排除物欲的干扰,加强内心修养,以达到空寂安静的"至诚"境界。
  7"天下惟器""道在器中"(王夫之)[武汉大学2015研]
  答:"天下惟器""道在器中"是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哲学观点,批评了宋明理学"离器而言道"的倾向。王夫之认为,道与器是统一不可分的,"道"标志事物的共同本质或普遍规律,"器"标志个别、特殊的具体事物。"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也。"其意是指道与器是物质世界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体。"天下惟器"表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表达事物本质或事物类本质的哲学抽象都只是个别某一方面的本质,这种本质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存在。因此只能说"道在器中","道"是"器之道",而不能说"器者道之器"。王夫之的"道器观"是他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所作的较为深入的阐发。
  8三民主义[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提倡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构成。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即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平等,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实现民主政治,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它希望解决的是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三民主义奠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它存在着历史局限,表现为缺乏明确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9柔弱胜刚强[山东大学2015研]
  答:柔弱胜刚强是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中的著名论断。老子非常重视柔弱的作用,后人常以"守柔"来概括老子思想的特征。柔弱蕴含着广阔的生机,具有阔达的发展前景。刚强是事物走向死灭的前兆,已经包含了灭亡的趋势。柔弱胜刚强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在人的生活中,也应以"柔弱"为原则。具体表现为:①谦下:"善用人者为之下";②守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③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只要能够做到这几点,最终能由下变上、由后成先、由不争到天下莫能与之争。该论断包含了老子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其"无为而不为"的境界。
  10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山东大学2015研]
  答: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是宋明理学人性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张载提出人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张载《正蒙》:"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在宋儒们看来,性从根源上是指道德本性,是纯善无恶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即"天命之性"。但这种道德本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它要依赖于人的感性存在才得以表现。朱熹等人认为,气质之性为理与气相杂而成。气质禀赋有清浊之分,故人有善恶、智愚之别。
  11《神灭论》[山东大学2015研]
  答:《神灭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范缜的哲学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这一思想有力斥责了魏晋时期盛行的宗教佛学思想,让人们认识到了神的本质,有助于人们反对愚昧的迷信思潮。
  12小故[北京大学2014研]
  答:小故源自于墨子的《经说上》,是指造成某一结果的若干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或部分条件。"故"是指某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故"的提出是为了探寻所论问题的原因、根据和理由。《经说上》将"故"分为大故和小故两种。小故与大故相对应,它们相当于假言命题的前件或直言推理中的小前提。
  13无待[北京大学2014研]
  答:无待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局限、无所牵绊、无所凭借的思想境界。只有到达"无待"后,人才能摆脱客观世界的各种束缚,获得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无待"并非是不需依待,而是无所不待,因循自然。
  14本无[北京大学2014研]
  答:本无是三国魏玄学家何晏、王弼的哲学命题。"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王弼等人认为,追索天地万物的本体,只能是"以无为本"。他们认同《老子》的"道"的无形无名的形上特征,以"未形无名"论"道",以有形有名指"物"。并把形上的"道"与形下的"物"的关系,变成为"本体"与"末用"的关系。"无"是本体,是他对经验世界与经验知识的独特看法。
  15重玄[北京大学2014研]
  答:重玄是两晋隋唐时期影响非常大的一股哲学思潮,注重玄理思辨。"重玄"思想上承先秦老庄道家思想,后启郭象《庄子注》哲学思考,为儒、道、释三教所融摄、应用。其涵盖范围广,但外延都有其理论依据,不可混作一体。
  16善不受报[清华大学2014研]
  答:善不受报是东晋高僧竺道生法师提出的佛教术语。"善不受报"是指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结果。道生认为未受到佛法精髓的世俗人的善行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善不受报的提出,旨在打碎众生施功望报的世俗之心。只有舍弃回报之心,才能促使自己最终悟道、得道。因此,善不受报不是阻止人们祛恶行善,而是鼓励向善的精神,不为任何目的地从事善的活动。
  17《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研;中山大学2013研]
  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18"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山东大学2014研]
  答:"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出自战国孟轲的《孟子·公孙丑上》,是指耻己之不善和憎人之不善的心,即羞耻心是义的开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其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孟子认为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义是人本来就所具有的。
  19"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山东大学2014研]
  答:"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的《庄子·天下篇》,这是庄子对自己评价。庄子之"道"讲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在"道"的层面上,世间的一切区分对待,都是极其相对、极其不确定的,都不具本真的意义。因而,在庄子看来,人不可以不在世,不可以不与世俗处,从而对世俗的种种是非、善恶分辨又不可以当真,这是荒诞的。
  20"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山东大学2014研]
  答:"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出自王弼的《老子》是老子关于"有""无"的基本论点,即"以无为本"。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形有名的具体存在物产生于"无"。万物要保全自身,就必须保持其本体"无"。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所以要"崇本举末"或"崇本息末"。王弼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认为现象的本质是无形无象的。
  21"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山东大学2014研]
  答:"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出自陆九渊的《与李宰书》,是陆九渊的重要哲学命题。"理"是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陆九渊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这一命题虽然没有否认"心"外还有"理",也没有直接肯定"心"是世界的本源,但它认为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表现。它以主观的思维代替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把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歪曲为完全同一的关系,抹煞了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最后用主观吞并了客观。
  22忠恕[武汉大学2014研]
  答:忠恕是儒家"仁"义的基本方法,孔子的一贯之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意为待人忠心;"恕"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自己不愿之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南宋朱熹注为:"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忠恕"之道阐明推己及人的模式,不仅作为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衍生到人与自然、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反者道之动"[武汉大学2014研]
  答:"反者道之动"是老子的主要观点之一,也是儒家注释《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是老子关于"道"的运动特征的思想。认为道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表现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征。该观念的意义在于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以及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性,并在实际运用中展现出理论指导。
  24《物不迁论》[武汉大学2014研]
  答:《物不迁论》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肇的著作。其论述的是世界有无变化、生灭、运动的问题。在僧肇看来,世界事物看起来在那里飞快地运转,但实际上没有变动。因为"动"与"静"是一种相对的假象,撇开动静的相互关系,透过假象看本质,就无谓动与不动。
  25太虚即气[武汉大学2014研]
  答:太虚即气是北宋哲学家张载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张载认为世界统一于气,气聚则形成万物,气散则形成"太虚",万物与"太虚"是气不同的存在形式。太虚就其普遍性而言是"至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而言则是"太虚"。气是"至虚"与"至实"的统一,虚实统一的特性使"气"可以转化成各种事物,成为世界的本原。
  26致良知[武汉大学2014研]
  答:致良知源自《孟子·尽心上》,是明代王守仁心学的主旨。"致"指推极、恢复;"良知"指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人人具有的内在力量,而致良知是将良知推广及万事万物,是知行合一的体现。"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7全变[武汉大学2014研]
  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③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④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8康有为[武汉大学2014研]
  答:康有为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哲学上糅合佛、儒,杂以西方进化论、人性论。以气说明天地的生成和万物的进化,认为变化是天之常道。倡导托古改制,创立"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坚持由"小康"而进"大同"的渐变,反对飞跃革命,主张天赋人权,反对等级观念。
  29知难行易[武汉大学2014研]
  答:知难行易出自孙中山《民族主义》。他反对"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及"知行合一"说。他总结出人类有"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行"的发展过程规律。"知难行易"包含两方面:①先有实践,后有知识,倡导"不知亦能行";②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知识是难能可贵的,必须重视科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提出"能知必能行"。孙中山的知行观是他的哲学体系的精华部分,他对知行关系的深入阐发,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知"和"行"的范畴。
  30元气[西北政法大学2014研]
  答:元气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①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为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东汉王充《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②是指人世间吉祥之气。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③是指人身之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
  31图腾崇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图腾崇拜是指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关系的崇拜行为,主要标识于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对于图腾崇拜的研究是对原始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腾崇拜现象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32取实予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取实予名出自于墨子的著作《墨子·贵义》,是指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给予相称的名称,强调"实"是第一性的。在"实"的基础上,看重通过实践来对各种言论进行检验。认为立论要切合实际,而且要身体力行。
  33《中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中庸》源自《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是指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中庸"的基本内容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34万物独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万物独化是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齐物论注》。"独"指万物的个体;"化"指活动变化。郭象认为万物有其个性,自在自为,具有完全自足的价值。万物独化,从本体论角度看,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唯物主义观点;从辩证法角度看,"独化"论又否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因而是形而上学的。
  35形神相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形神相即出自南朝齐梁范缜的《灭神论》,指形体与精神"名殊而体一",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范缜主张形体和精神不能分离,人在精神在,人不在则精神也随之消亡。两者合而为一,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该论调是在迷信泛滥,唯心论者大肆宣扬"形神相异"的前提下提出的。
  36太虚即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太虚即气"是北宋哲学家张载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张载认为世界统一于气,气聚则形成万物,气散则形成"太虚",万物与"太虚"是气不同的存在形式。太虚就其普遍性而言是"至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而言则是"太虚"。气是"至虚"与"至实"的统一,虚实统一的特性使"气"可以转化成各种事物,成为世界的本原。
  37《明儒学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明儒学案》是由黄宗羲亲手编纂的,是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书中体现了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即"一本而万殊"。《明儒学案》的思想基础是黄宗羲的"一本"与"万殊"理论。"一本",指儒家客观而本然的精神。"万殊"是指各位先生的"功力所至"得以"成家"之处。一本与万殊的相互约束与相互渗透,正表现了学术的客观走向与主观努力之间的有机统一的关系。这本书是史上不朽的文献,是我们研究宋明理学最重要的资料。
  38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摄像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
  39卮言[中山大学2014研]
  答:卮言语出《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卮言"具体是指无主观成见而能随时变化之言;是没有固定解释的模糊之言;是不偏不倚的中正之言;卮言是酒后圆滑清谈之言。
  40得意忘象[中山大学2014研]
  答:得意忘象是三国魏王弼的哲学用语。意是指圣人思想;象是指卦象;言是指卦辞、爻辞。王弼提出一种解《易》的义理之学,认为万物的唯一共同特征就是"存在",称为"有"。但这个"存在"排除了任何具体内容,等同于"无"。王弼阐发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的思想,以"无"言之,体现了他对经验世界的否定性取向。
  41经学既理学[中山大学2014研]
  答:经学既理学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持有的基本观点。"理学"即新儒学。南宋以来,儒学发展过程中王阳明学派,使本来依靠经书为道德标准的新儒学发展成了以自我为道德标准的新儒学。顾炎武提出"经学既理学",意在重新使新儒学回归到以经学为道德标准的轨道上。
  42前识[北京大学2014研]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43通几[北京大学2014研]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创造的术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4无名[北京大学2014研]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5三表法[北京大学2014研]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46离坚白[北京大学2014研]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47性三品[北京大学2014研]
  答:性三品是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这两种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人数众多,可名性。东汉王充根据禀气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他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唐代韩愈明确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与生俱来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都是封建等级关系在理论上的反映。
  48与命与仁[中山大学2013研]
  答: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谈及"利""命""仁"三者的关系,集中表达了他的思想结构,即不太谈及"利",而认可"命"与"仁"。对"命"的认可是指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盲目的、客观的和必然的,人人都要遵守。承认"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还要遵守仁道,主要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49《齐物论》[中山大学2013研]
  答:《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文章。"齐物"是指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理论和道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主观变化而变化。庄子认为的"齐物"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表面上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而"齐论"是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齐物论》的主旨。
  50贵无论[中山大学2013研]
  答:贵无论是魏晋玄学的观点。魏晋时期以"无"为天地之本。"贵无"语出裴頠《崇有论》:"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王弼等人提出"以无为本",遂为名士们广为谈论和传播,贵无之说风靡一时。贵无论的基本论点是把"无"当作世界的根本,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无形无象"。
  51四法界[中山大学2013研]
  答:四法界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的观点。该派认为全宇宙系统都在于人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可以把法界分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这四种法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事法界是指普遍的现象世界,这是凡夫的认识;后三种属于佛智,理法界是无差别的宇宙真理,理事无碍法界是说事理相互依存,而只有达到了事事无碍法界,即各种事物之间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
  52慧能[中山大学2013研]
  答:慧能是佛教禅宗祖师。他俗姓卢氏,是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慧能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世称禅宗六祖,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慧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禅宗于此时为最盛。他代表作品有《六祖坛经》《金刚经义》,其思想包含的哲理和智慧,对中国哲学与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3知行合一[中山大学2013研]
  答: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哲学观点。"知"是指学识、思维认识;"行"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王阳明的这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侧重阐述了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关系。他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是真"圣人"。但是"知行合一"并不是简单地把"知"与"行"简单的合并,而是强调要把认知运用到实践中去,来指导实践。
  54《正蒙》[厦门大学2011研]
  答:《正蒙》是宋明理学家张载的著作,又称《张子正蒙》。"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意为蒙昧未明;正,意指订正;"正蒙"是指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张载在《正蒙》中,用儒家学说批判佛、道思想,建立起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开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他通过论证物质的气是世界的本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世界观的高度揭示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提出的"一物两体"思想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55周敦颐[厦门大学2011研]
  答:周敦颐是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著有《太极图说》《易通》等。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有:"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和以"诚"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周敦颐提出"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周敦颐认为"诚"是万物性命的本原,并作用于万物终始的全过程中。"诚"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纯粹至善是这种本质的体现,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
  全文在线阅读免费下载上精弘学习网
网站目录投稿:思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