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王小波传读后感锦集


  《王小波传》是一本由问菲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小波传》读后感(一):王小波传
  王小波,在当今中国,算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作家,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但和很多人相同,生前默默无闻逝后广为流传。一个游离于作家圈之外的作家,一个边缘人,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以前看他的作品如青铜时代和法源寺,那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光怪陆离的情节,自己是一脸茫然。看过这本传记,大概明白了为何会有那般文风与思想。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加上自己独特的经历,成就了那个独一无二的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并不是沉默的大多数的普通人。
  《王小波传》读后感(二):人总瞻前顾后,永远做不成自己喜欢的事
  老实说来,并未深度此书,只是抱着特定的目的:其一,想要了解小波生平,不枉自己对其敬慕一场;其二,因为写作目的的需要。基于此,草草读完,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惭愧,囫囵吞枣式的吸收,读毕多半已不记得。 印象中,王小波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是他追求自由理性的直率,是他善于鞭挞不公揶揄丑陋的坦荡,是他有趣又诗意的灵魂。我想他之所以被追捧,大概就是他身上多少有着我们曾经的样子。与他不同的是,我们总是瞻前顾后,生怕自己与周遭显得格格不入,隐藏着自己所有的锋芒和棱角,并在生活的打磨里慢慢丢掉;而他,用富有穿透力的文字一直替我们活着,替我们诉说主张,活成我们都想活成的洒脱和无所顾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我们怀念他,永远的浪漫骑士。
  《王小波传》读后感(三):自由的王小波与孤独的卡夫卡
  都说王小波与卡夫卡相似,在这两个人都是英年早逝,逝世之后得到广泛关注,在写作手法上,他们擅长以怪诞的故事表现荒诞的现实。《无界行者》中说两人有相似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经历,个人觉得是不太妥当的。创作风格相似是没有问题的,但两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经历却是不同之处更多一些。卡夫卡是现实中的沉默的大多数,他将自己的想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而王小波却全然不是,他敢说,敢做,不畏惧体制与正统。王小波是一个自由的人,短暂的一生去了很多地方,而卡夫卡的一生除了几次短暂的旅游再没有出过布拉格。王小波是在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职业后最终选择了写作,而卡夫卡却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写作,他为了写作抛弃了一切,包括家庭、事业、甚至是生命。王小波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他以此来创作文学。而卡夫卡却是将自己献给了文学,用它束缚住了自己。我想应该是可以这样说的,王小波是彻底的自由,而卡夫卡则只有在被写作束缚后才能感到自由,这也是卡夫卡所提及的悖论吧。
  最喜欢的是王小波写的《沉默的大多数》,用它来看卡夫卡,一瞬间能了解很多东西。知识分子在生活中是隐忍的,他们心底里要的是自由,然而你若想要进入这个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圈子,却又需要妥协,这让他们无比的痛苦。王小波将人的话语分为圣贤的话语和自愿的捐献,他认为在会议上表不能代表自己真实思想的态是一种话语的捐税,什么作用都没有。而所谓弱势群体,就会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很是受用。
  《无界行者》以时间顺序叙写了王小波的一生,是一部客观的、资料详实的人物传记。美中不足的一点大概是王小波太过有趣,衬的作者的文字太过平淡。
  是为记。
  《王小波传》读后感(四):被低估的王小波
  提到王小波,必然提到他的《黄金时代》,他自己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
  这本书非非常有趣,在地铁上、班车上、等人的时候,任何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抓起来读。旨趣非凡,足够打发三五分钟无聊的时光。
  但是如果你没有一点儒释道的底子,没有一点西方哲学的耳旁风,或者没有读过很多很多书,或者对自己正在生活的日子没有非常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与你的缘分,也就是一本快速消费的书而已,绝对没有办法成为你的人生之书。
  世界上既有我们所有人都喜欢的真善美,也有怎么样都不能回避的假恶丑。这就是世界。甚至可以说,真善美和假恶丑原本就是一,而不是二。王小波是这样看待人生的。明白了摧残无所不在,真实的快乐才会切实地产生。幽默,从这个意义上,正是穿透了生命与生具来的荒诞,轻轻触摸到了宇宙的真实。
  生命是一场游戏,苦与乐都是游戏环节。看透它,才能接受它,才能玩它,而不是被它玩。我喜欢王小波的这个哲学观。比我所理解的佛学教义要坚强和勇敢的多。
  在生活的反复虐待和强奸中,参透这一场把戏的真谛。这是有趣的王小波,这是跨越时代,直抵生存本质的王小波。
  而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他的文字戏谑而且不羁。他不回避性,他是勇敢的。他的某些文字大概可以做一些不良少年的性唤起物。但就是这样的"广场文学"描绘出了纯美的爱情,他的文字里可以看见罗素和卡尔维诺的身影。
  但是很少人真正谈论他的文体、他的语言、他非凡的写作技巧和他的思辨。
  记得李银河好像说过,如果中国有一个人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个人应该是王小波。
  这话是真是假不重要。如果他还活着,为什么不能呢。
  《王小波传》读后感(五):追寻理性、趣味和自由:评《王小波传:无界行者》
  王小波的作品我只看过两三篇,最喜欢的是他早期写的《绿毛水怪》,其次是已记不清情节但却被文中那种放浪形骸又奇趣无比的风格震慑到的《红拂夜奔》。虽然我算不上他"门下走狗"中的一员,但是心里已经惦记着将来是要读他的全集的,大陆文坛上如此纯真、有趣、浪漫的作者举不出几个。因此,在还没有看过他半数以上的文章之前,先读他的传记,似乎有点不够意思。
  王小波以及与之相关的文集、传记被文艺青年所热切接受,始自王小波逝世后。阅读他的传记算是一种捷径,但不能不说没有半点好处。在《王小波传:无界行者》中,文字功底深厚的作者问菲,把王小波的经典作品穿插于他的生平经历之中,不论是帮助读者理解王小波的作品还是感受他的人生履历都很有益处。
  《王小波传:无界行者》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王小波的作品和思想为纬线,织造了一位以理性、智识和趣味为个人独特话语风格的文人剪影。从大院里的顽劣少年到激情奔赴边疆插队的革命青年,王小波的早年经历是一整个时代的缩影,但是他与同时代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在理性被摧毁的黑暗岁月,他并没有停止独立的思考。高考恢复之后,他抓住机遇回归校园,收获了和李银河神仙眷一般特立独行的爱情,并通过留学和游历奔赴向一条精神自由之路。
  读者热捧王小波,因为他如同《皇帝的新衣》中天真的孩童,一语道破了人世的真实,通过反讽却平实的话语,呈现出现状的畸形、虚伪和荒谬。他活得明白透彻,却又积极向上;选择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又凛然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王小波真真正正地影响了一代人。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也梳理了王小波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界的影响,"王小波热"所引发的思考和探讨,并给出了自己对于"王小波现象"的中肯而真诚的评价。在中国读者眼中,王小波永远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即便知道生活就是一个缓慢挨锤的过程,但是我并不因此而惧怕或逃避,因为曾经有一个浪漫而真诚的自由骑士,和我们面对的是一样的世界。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可以依稀看见篱笆上牵牛花开,每个花蕊上都停着一只蓝到透明的蓝蜻蜓。
  《王小波传》读后感(六):王小波:无界的骑士,追寻的行者
  这一位在大家的心目中基本上等于唐吉柯德—谁都知道他一些不甚如意的八卦故事,可是,除了有点人生阅历的文艺青年,可能还少有人完整而认真的读完那些看似飞扬神气、实则满满书写着他人生的故事。
  而作者问菲用流畅的笔力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文章外过的不那么恣意的王小波。
  根据不同方面八卦的知晓度,他一生基本上会被这样概括吧:在文字中遍历沧桑,字字句句尽是至情至性的流露,身上始终带着的纯真和浪漫是他敢说敢写的原因所在;他情深开通,却未能与爱人携手直至人生的尽头,共同获取真正不受干扰的自由的情感关系,每每为稻粱谋屈身;他一生都在向往特别认真的活,无奈时代的跌宕使他所做的多数选择看起来反而是连俗人都想嘲笑的"错"—如果不是北京青年们自小儿听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故事,造就骨子中接地气的一份清醒淡定和圆滑不羁,简直以为这位要愁成晏几道。他就是那样,不爱说话,被人欺负了难受了,也不吵也不闹,淡淡然的说理,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被刺激的不行,嚷着容不得他—那些被多少人打算暗搓搓编成一本家传厚黑学的话没防备就被他说出来了,而且在他说之前本来还以为这人傻的好欺负;他还说穿了那么多你想也不敢想或者一样亲身经历了但仍想不通透、还想拿来自欺欺人的事,让你气恼于害怕这辈子都在他的预言里打转;他就差直说你的心理疾病已经变异了,可是看着他和他文字的反差,心里嘀咕着其实他是要说你变态了,仔细想想••••••不,不敢想。好吧,看了他的文字,才发现自己这些年比韩剧里的"小公举"们无脑矫情了不是一点半点,虽然明知说破无毒,心里也还是泛起百般的苦辣酸甜。
  人生的起伏被设置的这般蜿蜒,而让他没有成为另一名婉约词行吟者的,正是他那颗始终坚持求索、过于明白的心,让他选择书写、认定不得不说的则是清扬外表下一腔的悲天悯人。而暮夜里的一声惨然叫号,彻底中止了这位天才继续成长的年轮。被称为"中国卡夫卡"定然也难消除他未能尽展才华的遗恨。余光中先生被称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而王小波则是生活里无界不观、无处不好奇追寻的苦修行者,是位永远闪耀着天才之光的星辰。
  《王小波传》读后感(七):特立独行的王小波
  王小波,是一个极其通俗的名字,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同名的可能都有成千上万了。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化格局却因一个叫王小波的作家而改变。
  1952年,成方街医院内,逻辑学家王方名家的小四出生了,母亲宋华因那时的王家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风波,希望这个风波能尽快过去,所以为他们家的小四取名王小波。但谁也不曾想到这个王小波会轰动文坛,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王小波。
  王小波作为一名作家,在身前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对于当时的文坛来说,王小波就是一个"怪胎"。然而随着他的死亡,他的作品慢慢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大家开始了解他,评论他,解读他,纪念他。
  有人认为王小波是中国的卡夫卡,他的自由主义价值,对于趣味的追求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人觉得王小波没有严谨的立论,更加关心情绪的发泄。或许正是有着这么多对于王小波好奇的人们,才有了《王小波传》。
  问菲分别从王小波的家庭和少年时期,云南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影响,王小波的大学和爱情,留学和游历,精神自由之路,研究边缘课题,以及终曲和身后的评价这几方面向我们勾勒出王小波的整体形象。
  王小波离世得太早,也太匆忙。他似乎都没来得及向世人介绍他自己就离开了。关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怎样的家庭中成长的,拥有怎样的经历,他的爱情和情感是怎样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他身边的人听说而来,也是从他的作品出解读出来。王小波真实的面目反而越来越模糊,因为人们更关注的反而是王小波的文学价值,是他的作品带给人的影响。
  翻开《王小波传》,随着问菲的视角,看到的是少年时期顽劣的王小波,看到的是那个十六岁的少年因为对于云南的向往,就义无反顾前往云南的王小波。认识到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徘徊彷徨,却不断汲取知识的王小波。王小波的爱情和想法,更让人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着炙热情感的人,是一个对着自由有着无限渴望的人。
  有人从王小波后期作品读出愤怒和绝望,王小波的朋友也提到了王小波的孤独和焦虑。然而作为王小波伴侣的李银河给出的评价是"自由骑士"。
  从书中关于王小波爱情观的描写,以及他对边缘群体表现出的真诚和尊重。对于自由地渴望是根植于王小波思想中的吧。但是现实的冲击真的令他愤怒和绝望吗?这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看完《王小波传》,总结王小波的形象,王小波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的特立独行这四个字可能是最恰当的吧。
  或许正是因为觉得王小波是"特立独行"的,所以对于"中国的卡夫卡"这一评价有些异议。王小波就是王小波,一位自由的骑士,不与任何人类比,他只是他,他也做他自己。
  《王小波传》读后感(八):自由驰骋方为无界
  作家王小波的文字写尽了荒诞和冷漠的世界,却也不乏字里行间的几丝温存。作品中的故事大多与文革相联系,堪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传奇,无法与社会环境割裂。了解王小波的家庭背景,了解革命大院对王小波的影响,了解王小波的离去对文学界产生的震慑,读完本书,更多的不是为了了解王小波笔下的文字世界,更像是一种自由灵魂间的平等对话,如亲历者见证那段风云飘摇的岁月。
  有人说王小波的文字组合富有魔力,在重组的世界之中创造丰富的细节,给泛黄的世界带来色彩与多情。我更愿意相信,这份带给读者的感动全然来自,随意文字下真诚的内心,而非所谓的文字技巧,期间夹杂的奇妙的想象和忧郁的诗人气质更是令人为止沉迷。带着对社会自发的关怀,脚踏实地地记录,义无反顾地创作。
  评论对王小波总是存在极大的争议,更有人评价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随意的文字无法不引发众议,但其的赤忱与勤奋,却不得不令人叹服,学习罗素、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批判、思考的精神,把舶来之物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内涵有机结合,获得了全新效果。
  作为传记,记录不同的阶段的生命历程必不可少,我们探秘着王小波的童年、少年、插队生涯、求学经历、创作故事及逝后的种种。通过第三方写就的书,两个陌生人的距离有多远呢?
  提起王小波的作品,或许我们始终绕不过的就是《黄金时代》,这部堪称巅峰之作的神作,可能也是王小波一再修改,精益求精的一部作品,而此后他也确实没能超越。
  有人说王小波自称欣赏罗素,追求理性,不过或许至死也没有找到和这个环境的理性的平衡妥协点,依然是那个乖戾愤怒、五大三粗,放在哪里也显得很不协调的大孩子。这种矛盾性格笔下的人物也必然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与感悟。
  不过更多时候,王小波成了一个时代符号更甚于一个真实存在过的血肉之躯。又是多少80后罗素、卡尔维诺、杜拉斯、许倬云、查良铮的文学启蒙者,让更多的人知道主流文学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诗意世界。这又是否无关于幸运抑或不幸呢?
  王小波,真诚、幽默、多才,也敏感、执拗、压抑,初中时我曾觉得他很伟大,现在我觉得他很平凡,如同俗世中沉浮的每一个人。王小波的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读者王小波的我们更是一段岁月,合上书,我们得知道到了该与从前告别的时候了,就如同读完《彼得 潘》作别永无岛,我们终有一天需要与恣意的青春作别了。
  《王小波传》读后感(九):永远的王小波
  永远的王小波
  每年的4月11日,一个叫"王小波"的名字会被很多人铭记与纪念。虽然,他早已离开人世,可是,他的自由思想、特立独行,同他留下的作品一样影响着很多人。他短暂的生命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迹,似乎,他从没有离开过。
  和海子一样,他也是死后声名远扬。生前,他并没有进入主流文学层,没有被认可,死后,他的作品也受到过质疑,可是,他作品中所散出来的思想、情感依旧充满魅力,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欢。王小波不喜欢被约束、崇尚自由,一生也在追求自由。因此,他并不要求你一定要喜欢他,喜欢他的文字,喜不喜欢,对他来说无所谓。因为,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否则,就不是王小波了。
  很多人了解王小波是读了他的作品。可是,要真正了解一个完整,不被神话的王小波,认识这个人,还得走出文字之外,了解他的生平故事。读一读问菲 《王小波传》(新世界出版社)应当是个不错的选择。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真实地记录了王小波短暂而又饱满的一生。内容涉及成长、人生、爱情,文学,从多个角度来让我们认识不一样的王小波。
  他曾经是顽劣少年,从小就喜欢.独立思考,常常一直在呆呆地想什么,仿佛在寻找这世界的趣味。或许,他骨子里就有探索的天生气质。他向往自由,喜欢挑战自己,因此,在16岁时,就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踏上去云南的列车,成为一名插队的知青。要知道,当时的选择,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的,他知道放弃北京的户口,意味着什么,但是,他坚定自己的选择。他宁愿选择去远方,也不愿陷入"小市民"的气息中。可以说,他是活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
  "失败"的插队生活,让他体会到了梦想与现实碰撞的残酷,更让他反思与觉醒。当然,知青的生活经历也为他今后的文字创作奠定了丰富的素材来源。生活的无聊,让他让内心寄托于写作中去。并且,他的写作风格是不喜欢写主流的东西,他永远以一副边缘人的理智去面对生活。
  王小波很特别,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散邋遢,根本不愿意向主流靠拢,也不愿意刻意去改变,依旧我行我素。难怪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的"卡夫卡"。他不会在意周围人的眼光,他追求自由与尊严。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打扰的个性成就了王小波的与众不同。
  王小波对于爱情也有别于常人。他在给恋人李银河的信中写道:"爱了就是爱了,不爱就是不爱,不用委屈求全,也不用束缚自己和别人,才是最美的爱情。"这份对待爱情的真挚与洒脱让人印象深刻。在王小波的追悼会上,有一群特殊的人士,他们是同性恋者。他们说:"小波先生是好人,他把我们当人。"正是,王小波在生前做同性恋调查时,用尊重与理解得到了这些人的认可,才会出现送别的一幕。
  王小波永远地走了,但是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那灿烂的笑容,他作品中散出的持久生命力。纵使时光荏苒,他也一定会活在喜欢他的人心中。
  《王小波传》读后感(十):世间再无王小波°
  ——评《王小波传》
  文/蓦烟如雪
  我看的第一本王小波作品是他和他妻子所著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我特别喜欢书中,他和妻子的对白,"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你也飞吧。我会难过,也会高兴,到底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
  他的直白、憨厚、傻乎乎,都在文字间荡漾着,我能从文字中,看到他的骨子,他的灵魂,甚至是那些叫嚣的爱情。
  这个被称为"中国卡夫卡"的男人,其实并不该有太多的标签,在我看来,他就是他,特立独行的,他在荒谬与扭曲中诞生,却从未屈服于现实。他跟随自由的心看遍世界,用理性的头脑矫正歪曲。他用荒谬反讽来述说正义,用朴实无华诠释美丽,然而……
  这个在众人眼中的顽劣少年,在母亲的眼中的"傻拨子",已离开了18年,可是这18年,却有无数的读者一直都在记得他,包括这个作者问菲。
  他的经历有点像梵高,孤独且死后成名,而卡夫卡多半是因为家庭原因才导致心理畸形。
  这个带着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甚至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王小波,在生活中,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哪怕他有太多的包袱,他是崇尚理性的人,但他也可以,人性的放弃高等学府,可以不顾亲人的劝阻就直接去云南,甚至默默耕耘,教学,他向往自由,他对西方的自由和民族都是渴望的,所以当他有了机会出国留学,他是坚定的,这种任性的坚持,让人看到了一种对文学的饥渴。
  "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障碍,真有意思。"他的文字有冷幽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何尝又不是他自己呢?
  这本书里,谈及了他的家庭,他的祖上,甚至是他少年时期、读书、爱情以及游学和精神之路的痕迹,这里的传记文字,没有过多的累赘感,循序渐进,缓缓道出他的名字由来,他的饥饿,在"文革"时期去云南插队的第一次经历,他在特殊时代对男女的好奇,甚至是对爱情的想象与创作。
  在《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我可以看到性压力的渴望,对回归的憧憬,从云南到山东,从知青教学到自己上大学,他的每一步都印证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在王小波的文字里,看到了伤痕和狰狞,甚至是愤怒,但是我看到的是孤独和绝望,甚至是他向往的自由。
  他期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期望回归校园,在上大学后,他和李银河的爱情,才开始步入正轨,他们热恋,他们摒弃反对的呼声,"我们不愿孤独,走到一起来,别人与我们无关。"
  所以在李银河的眼里,他是"自由骑士"。
  他们抛却传统,他们心无旁骛的进入书的世界,第三者回忆方式的《绿毛水怪》是他的美好和真挚,《似水年华》里的难以自拔,那个在云南的女孩,似乎还是存在的,亦如《地久天长》里的邢红。
  不知道为何,我特别喜欢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里面不是陈词滥调,是责任和担当。就像他说。"只有你,我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愿意随你的意,对于我和你,你要什么都是好的。"
  看到这些,不免让人唏嘘,这段爱情,太短了。
  他们正视过同性恋,他们敢于面对争议,甚至是自我救赎。
  可惜,在1997年,的4月,他画下了终结。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不想给他表情,我只想静静的看着他走过来的路。
  就好。
网站目录投稿: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