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曾说:"生活乐趣大小,是随着你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是因为我更关心它本身。"生活本就像一杯纯净水,你往其中加入什么,它便呈现什么。 世俗偏爱钱财,喜好奢侈品,真正的生命便由此远离,能闻见的便只是一股子铜臭味了。 众所周知,更多的钱财换取更好的食物,更好的食物提高生活品质。如今大多数人想的是如何提升生活品质。而当这些要求都满足时,为什么再没有《桃花源记》中的田园之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奢侈品的出现不如说是在满足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需要,这是弗洛伊德社会理论中的第二阶段。这种情感不像人与人之间的"爱",也不是一种宣泄,而是一种炫耀。 但是,这是否说明我们已 / 经普遍获得这种意识呢?这是否只是社会生活的批发产物呢?当有人在网络上晒出拍核桃砸碎的iPhone6s时,我想问,有多少人是在暗暗惊羡,而又有多少人是在暗骂无聊?如果前者占大多数,这大概能说明问题了。或许我们都向往那种"无聊"的生活,于是金钱成了上帝。 生活品质不靠任何物质决定,物质是人们创造的。王尔德说过,我们生活在泥沼之中,但是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意识决定行为,态度决定命运。我们生来便是创造态度的,可以手拿奢侈品而内心狂傲不羁,也可以仰望星空平淡惬意。这样,何必要在商场挥霍找寻快感而放弃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呢? 能震撼人心灵的,一是内心的道德法则,一是头上的星空。停止追求虚荣,学会运用情感的力量,追求让自己满足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