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个窑场的落幕,不是戛然而止的;诚然一个器型的出现,也不是横空出世的,这里都有很漫长的演化过程。 越窑附近的原材料损耗殆尽跟人力成本的升高,都是随着吴越地区逐步发生的。在五代或者北宋早期,应该就有很多越窑的商人在周边找寻能代替越窑的瓷场,所以从地理上来看,景德镇和龙泉跟越窑距离都相似,只是一个靠西,一个靠南。 大概选择两处跟制瓷所需要的原材料和森林煤矿资源关系密切吧。 北宋早期,龙泉窑的产品跟越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从釉色器型和划花、刻花等工艺的延续上,均是如此: 北宋早期的龙泉窑青釉的颜色为绿中带黄,主要原因是窑内弱还原导致,其中原因跟越窑传承有很大的关系: 1、都是龙窑,温度大概在1180-1230℃之间。达不到1250℃. 2、这个时期的龙泉窑釉面厚度还多是一层釉,还没有南宋龙泉的三层釉,或者南宋官窑的5层釉工艺 3、工匠还在传统的铁元素调节釉料颜色工艺阶段。 从某些程度来看,虽然上图是北宋早期的越窑和北宋晚期的龙泉窑做比对,但是龙泉的工艺在这个时期很显著的没有当时的越窑工艺到位。比如器型上线条感弱了,釉料没到足底并且因为铁粉控制不好,釉色发褐色。 当然越窑工匠众多,窑场分布很广,龙泉也类似,在北宋龙泉窑出品中,也不乏精品。上图的五管瓶很明显的北宋风格,唐至五代遗存的浑圆饱满逐渐消失了,北宋在造型上开始朝纤细优美上靠近了。上图看出风格与越窑非常相似,器型也带有强烈的越窑风格,从器物的外表来判断,二者很难区分。 基本上从龙泉窑可以看到更多的五代越窑传承,然而这些在北宋越窑上体现并不是很明显,也就是说,北宋初期就有大批的窑场迁出的越窑,来到了龙泉一代。 北宋晚期的龙泉窑多用刻花划花相结合的工艺,又多用石灰釉,透明度和釉色光泽跟早期有了很大的改善,透明度较好,釉色开始有了南宋龙泉的梅子青釉的感觉,刻花刮花的工艺,也在同时期南北各个窑场里不落下风。 随着北宋晚期的战乱和当时皇帝的昏庸,又开始有北方的工匠南迁,当然也把北方比较常见的器型,带到了龙泉,上图敛口钵就是一些实物的印证。 龙泉和越窑在北宋的分期,都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早期的划花工艺时期: 这个时期是五代划花的延续,还没有大批量的运用单刀刻花,所以器物上只有竹刀划花出现,也很少有竹篦梳划出排状细线条。 2、中期刻花划花混合运用的时期: 这个时期不是北宋1020-1080年的中期,山人是讲的龙泉窑的中期,应该在宋代中期靠前就普及了这种工艺。上图的盖罐就是刻划并用的工艺,很少有竹篦梳划出排状细线条。 3、晚期刻花中填篦纹时期: 上图是北宋元丰年间墓出土的刻花瓶 在细节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单刀刻花的工艺和竹篦梳划出排状细线条。多以刻花中填篦纹。多讲两句,这种工艺从南宋早中期开始,刻划和篦点基本消失,南宋时期崇尚极简素雅。元早期的刻划花继承两宋之交的。 北宋龙泉的鉴定方法: 1、通过器型鉴定 上图是常见的北宋龙泉仿品: 1、这种仿品在瓶身的线条掌控上,和真品有很大的区别。 2、在修足工艺上也与真品有本质区别。 上图真品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越窑过度到龙泉的器型的特征,当然修足也是标准的北宋工艺。 2、通过釉面老化痕迹鉴定 上图仿品是标准的化工釉料烧制,釉料纯度高,并且由于釉面没有老化,有贼光。 对比真品可以看出真品的釉面自然老化痕迹。 3、通过胎的老化痕迹鉴定 上图仿品胎质仿制的还可以,有人为故意做出来的疏松感。但是没有老化痕迹。 对比真品足底,可以看出真品自然的老化痕迹 4、通过刻花工艺 这件仿品,很明显可以看出匠人半刀泥斜刀削的手法很生疏,每刀都需要顿一下,才能入刀,没有连续性也没有胸有成竹的图案在心中。 而北宋真品其犀利的刀法,强劲的刀锋,遒劲有力,弯曲有度,转角自然,采取半刀泥斜刀削的手法,下刀收刀都游刃自如,绝无拖泥带水,这样刻画的花纹干净利索,图案流畅自然 5、通过开片鉴定 上图仿品开片很大,不自然,是窑炉里烧纸拿出来就开片的一种技术,不是自然形成的,很呆板 上图的真品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开片的细密,有力度。不像仿品那样很死板,真品开片很生动。 龙泉窑在北宋兴起,经历了漫长的过度时期,工匠们从无到有,在金村和大窑等地建立起来了新的窑厂,为南宋龙泉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后来才有了《浙江通志》的记载:"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