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时,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原中央苏区设立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以项英任书记和司令员,设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以陈毅为主任,领导留下的红24师及若干独立团和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掩护主力转移,保卫革命成果,打击敌人统治。 在鄂豫皖、湘赣、闽浙赣等各苏区,红军主力转移后,也都留下部分武装坚持原地斗争。国民党军继续对各苏区大肆"围剿"。1935年春 ,中央苏区全被国民党军占领,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区突围时,何叔衡、瞿秋白、贺昌、阮啸仙、毛泽覃等许多领导人牺牲或被俘杀害,部队伤亡很大。与此同时,其他各苏区也都面临着空前残酷的斗争,所有苏区都变成了游击区,各自为战。这些游击区共有 15块,分布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八省,它们是:赣粤边游击区、闽赣边游击区、闽西游击区、闽粤边游击区、皖浙赣边游击区、浙南游击区、闽北游击区、闽东游击区、闽中游击区、鄂豫皖边游击区、鄂豫边游击区、湘鄂赣边游击区、湘赣边游击区、湘南游击区、琼崖游击区。国民党军除军事清剿、搜山封山外,还厉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严密经济封锁,隔绝群众同红军游击队一切可能的联系,力图使红军游击队失去生存条件。 但红军游击队在中共各级组织的领导下,在群众难能可贵的掩护和支援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克服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硬是坚持了下来;并适时转变斗争策略和口号,宣传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以争取更多的群众。所以,无论在三大主力红军长征期间或到达陕北以后,这些游击区都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在总体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主力红军的斗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到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时,国民党军仍无法消灭这些红军游击队,只好按照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提议,把这些游击队集中起来,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投入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这样,南方各游击区历时三年的游击战争,终于保存了力量,坚持了阵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在南方的战略支点。陈毅在一首诗中把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称为红军战争史上的"南天一局",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