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谷底到巅峰微软年沉淀转型成功给职场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
  微软公司曾经连续多年都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1999年,微软就创造过6000多亿美元的市值纪录,登上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软颓势显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PC业务衰退、智能终端、社交业务、搜索引擎等都落后于竞争对手,71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也被称为IT史上最失败的并购案。到了2013年,一路走低的微软,市值仅剩2200亿美元。
  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临危受命,执掌微软。他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微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从2014年至今,微软在智能硬件、云计算、移动应用等领域全面发力,同时积极布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市值翻番。
  到2018年底,微软总市值突破8500亿美元,力压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纳德拉开启了微软的第二个春天。
  为什么纳德拉能带领微软从谷底重回市值巅峰呢?其实不仅是微软的纳德拉,世界上那些能够反败为胜的商业领袖,他们本质上都是掌握了一个心法:不被存量绑架,永远都去想"如果从零开始干,我们应该怎么做"。
  企业的发展规律其实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律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曲折前进,都有高峰和低谷。
  很多职场人都会在35岁左右遇到职业发展瓶颈,面临职业转型。这一时期,往往是你的职业发展低谷,老路子走不通,新路子没想好,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而纳德拉反败为胜的心法,不仅适用于企业,它也会给你的职业转型带来很多启发。
  01:老路子走不通新路子没想好
  35岁以后我将归于何处
  我的一个来访者阿玮,早年做网站开发。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他的技术绝对是业内高水平的。凭借技术优势,他在一家教育网站做技术部负责人,薪酬很高。
  他们的网站当年走的很超前,很像今天的O2O模式。通过线下讲座以及与之配套的教辅材料销售,再辅以线上教育产品,现金流非常不错。
  前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个人电脑的重要性在降低,被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快速取代。按说像阿玮这种技术派,应该能敏锐地觉察到技术趋势的变化,并迅速行动。
  但令人遗憾的是,阿玮及其所在公司对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并没有快速跟进,他们显得即麻木又迟钝。
  当很多同行陆续开发了部署在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上的APP时,他们还用传统的打法。他们坚信,通过电销和会销,再辅以线上教育产品的收费模式仍然是公司最根本的盈利模式。
  阿玮所在公司的商业模式相对简单,较容易复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电销和会销的方式早已厌倦,他们希望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同业竞争加剧以及时代趋势的变化面前,阿玮的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裁员也就在所难免。
  此时,阿玮是公司的技术总监,裁员自然轮不到,但他明显感到了危机。那年,他问我:"公司走下坡路,上有老下有小的,我是不是得谋个新出路,换家公司?"
  我说:"换汤不换药,你当务之急不是换个东家,而是更新技能。"
  可惜的是,阿玮并没有听取我的意见,他坚持跳了槽。后来去的那家公司和他原来公司的商业模式没什么差别,没两年也倒下了。
  前年,阿玮找我做职业咨询。他不无感慨地说:"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以前的辉煌无法复制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02:为啥我以前的技能优势
  放在现在不灵了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曾经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
  意思是说,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这样看来,一件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很多曾经取得不错职业成就的人,往往是栽在了那件曾经成就了他的事情上。
  一个人,在职场能够立足、能够有不错的薪水和职位,多半是由于他有自己的核心技能。由于核心技能运用娴熟且非常成功,个人也就根据这个核心技能演化出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
  这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会由于路径依赖而导致个人丧失竞争力。
  这就好比Windows之于微软。由于Windows太成功了,对Windows收取授权使用费就成为微软最根本的盈利模式。
  这种盈利模式使得微软形成了强烈的路径依赖。他们躺在舒适区里,对外界变化视而不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错失变革良机。
  阿玮的职业危机其实早已埋下。作为一家带着互联网基因的企业,阿玮的前东家在技术迭代上投入的资源太少。他们长期坐享丰厚的现金流导致对外界的技术感知变得麻木,失败是早晚的事。
  只不过是当销售收入尚可时,这些危机被暂时掩盖着,但是当市场环境对销售收入造成冲击时,危机随即爆发。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很多处于职业转型期的来访者都会问我:为啥我以前的技能优势,放在现在不灵了?
  时代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变了,而你却没变。不进步就等于退步!
  03:职业转型怎样才能反败为胜
  1、拒绝"鸵鸟心态",直面现实
  微软当年能从低谷走出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纳德拉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他直面现实,宣布Windows不再是核心增长业务,而是作为一种服务工具,帮助微软扩大用户群。Windows将走向免费,同时将微软的应用软件向竞争对手平台开放。
  实际上,很多职场人在面对压力时都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越不想对策,问题越复杂。逼得走投无路时,就会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子里进行自我催眠:"对不起,风太大,朕看不见。"
  他们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的,但是危机并不会因为你看不见就不存在。所以,正视职业转型期要面临的困难,擦把脸,重新上路,这才是正解。
  2、盘点自身资源,寻找新的发力点,重新定位
  当Windows不再是微软的核心增长引擎后,纳德拉把目光投给了云服务。他宣布微软"云为先"的战略布局。
  当时,在这个领域,亚马逊的云服务AWS是行业领头羊,而微软的云服务Azure起步较晚,在技术上和规模上还无法与亚马逊抗衡。
  所以,微软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出"混合云",也就是客户可以把最核心、最机密的数据放在自有系统上,把其他数据放在公有云上处理,解决了一些涉密单位对数据隐私的担忧。
  这使得微软吸引了大批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客户,后来成为与亚马逊平起平坐的云服务巨头。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职业转型。盘点一下你的资源,你在哪个领域有资源优势和技能特长?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明显,哪些是可以通过刻意积累和练习能在一个小周期内(如1-3年)提升的?这些就是你的新的发力点。
  比如,阿玮最终决定向大数据方向发力,考虑到自己在这个方向上的技能水平尚浅,他给了自己1年的缓冲期。
  再比如,我是做人力资源出身的,我的很多同行做到人力资源总监后就遇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这时就要转型。
  有些人转型做了管理咨询,有些人转型做了一对一生涯咨询、教练辅导,有些人转型做了商业培训师、有些人创业……
  虽然方向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基于自身的资源寻找新的发力点,重新定位。
  3、建立成长型思维
  微软以前开会的时候,员工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主要是在会上吐槽批判,追究别人的责任,或者极力表现自己是这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纳德拉上任后在微软重塑企业文化,他认为每次会议都是学习的机会。鼓励每个人在会议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出积极的反馈。这其实是把每次开会都当成一次彼此赋能、互相学习的机会,这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这种成长型思维,在我们职业转型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无论你过去有多牛,多么无所不知,请你在决定转型的那一刻起,把过去的自己清零。从"无所不知"向"无所不学"转变。
  我说的"无所不学"不是指漫无目的的啥都学,而是指当你面对新的方向时,要有敬畏和归零的心态。
  职业转型,有时就像一场绝地反击的战役。而你反败为胜的关键,是不被存量绑架,像纳德拉一样去思考:如果从零开始我应该怎么做!
网站目录投稿: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