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美高校有何不同


  许多同事和学生常问我,从美国普度大学学成回国内大学工作,两地高校有何不同?粗略想来,从物理空间到科研设备,硬件方面,中美高校间差距真是越来越小,但是每天打开国内大学校园网主页、翻阅一些校刊,差别便凸显了:普度大学主页、校刊多是知名学者教研育人的传神近照,或是学生探究新知、服务社会的快讯;而国内熟悉的几所大学主页上,充斥着校领导出席会议的照片、主席台领导班子排排坐或是各校相似的头版:从一把手开始、按排名到最后一位校领导的活动报道。令人忧心的是,在一些学生办的活动和自写的新闻稿中,也屡屡看到这样的"风气"。
  在普度求学的第一周,我很吃力地在该校主页的"校长寄语"中,找到一张领导照片:女校长深情而面带微笑地站在一位本科生背后,似乎不愿打扰他做实验,默默地注视着……
  转而看国内一些知名学府的宣传品封面,突出的不是大学精神,而是从政校友们的级别、特别是金字塔式的"官阶"。仔细想来,这与刚才提到的校内办报思想、办网理念都是相同的:有悖于党和国家提出的大学"以人为本、特别以师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如果说这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那么,弘扬大学精神应从领导在教师面前、特别是在青年学子面前的细节改起。
  有一次,复旦大学举办一个学生活动,主办部门按"惯例",将出席领导依照级别从低到高一一介绍,于是每点一位便起立,"博得"一片掌声再坐下。刚介绍了两位副处级干部,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就打断主持说:"不要一一介绍了,宝贵的时间让给学生。如果学生们不认识他们,是他们失职,我更不用介绍,在座的都认识!"语罢全场反而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另一次师生大会,主持人刚说完"下面请杨玉良校长作重要讲话",杨校长就马上更正:"我的讲话还没开始,请去掉‘重要’二字,以后也不必如此!"这些事传出去后,复旦的会风便净化了不少。我们常说,大学是青年学生形成"三观"的场所,有学生参加的活动,主办方的一些"套路"很容易通过耳濡目染影响青年人,并被这些未来的精英、特别是学生干部承袭。我们很难想象,原本一次立意很好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首先看到的是教师干部们在领导小车旁迎接;最早的动作是程式化般欢迎领导入场的鼓掌;再是刚刚说到的排座次、起身子以及先行离场、众人欢送和事后那类校媒报道……长久反复,每个德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就被冲淡甚至消失了。
  我在普度研习时,报名参加了该校"马丁路德金日"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出发前没有什么正式的出发仪式或者领导授旗剪彩、做个动作"宣布开始"。同事告诉我普度副校长也来了,我环顾四周,没找到一个我印象中吻合"校领导形象"的人,经同事指点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穿着同样的t恤、在给学生们发早点、冲咖啡的那位黑人大妈就是!我本能地喃喃了一句:怎么会是她?不知道的以为是食堂阿姨。该副校长笑笑对我说,"为什么不能是我"。搞得我一阵脸红。后来,我又在一正式的论坛中遇到这位副校长,其衣着举止顿时"校长感"十足,她胸前的名牌还特意标注其副校长身份,会议议程和演讲内容也凸显其领导地位。经过访谈讨教才发现,美国大学很注重校领导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面前的恰当形象和表现,有专门的公共关系智囊和训练课程向他们提出建议,尤其要求他们避免在学生面前的"科层化"。
  今年是复旦老校长谢希德教授诞辰90周年,她被复旦师生广为赞许的一段佳话便是上班多半选择乘校车,因为"那样可以面对面地听到师生们的心声,也可以现场处理些工作"。讲"大学以人为本、尊重师生、德育为先"并不是一味地否定领导必要的"出场"甚至是突出他们,但应当倡导各级领导们在言行举止的细节上、特别在学生面前,体现以人为本、折射大学精神,对于他们的宣传报道则应与"新闻联播体"有所区别,因为大学毕竟是追求真理、崇尚知识的地方。
网站目录投稿:又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