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有大到暴雨? 近一阵子气象台报了好几次有大雨的消息,这使已经颇感干渴的荆楚百姓喜兴满怀,却不料常常是空欢喜一场,大多是下点儿小雨,或者是滴雨未下,气象台也屡屡招到埋怨,以至一位爱说大话的邻家大叔,得了个"气象预报员"的雅号。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那次战争中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战彪炳史册。这是一次准备了两年的战争,盟军出动四十五个师、万余架飞机和几千?舰船,原定于六月四日凌晨登陆诺曼底,且三号下午,部队已经上了登陆舰船。谁知气象预报传来不利的消息,说近几日英吉利海峡将被低压槽所控制,风高浪大,浓雾弥漫。这是决不可登陆的坏天气,盟军司令员麦克阿瑟一筹莫展,只好等待。此时盟军里的气象组负责人,名叫斯塔格的气象专家提交了另一份预报,认为低压槽之前将有一个暂短的冷锋经过,此冷锋过境时,天气将宜于登陆,过境时间约有一天,大致是六月六日。尽管预报总是有风险的,但指挥员的可贵处是相信科学和缜密的思索,麦克阿瑟当即拍板,六月六日凌晨打响登陆战,结果那天天气确实不错,盟军顺利登陆,且大获全胜。希特勒从这一战役开始,败局就再也无法逆转。可见气象预报在关键时刻的非凡作用。 人们关心气象预报,盼望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一些预防和便利。气象预报工作也与时俱进,从无到有,从粗糙到比较精确。到了现在,它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无奈预报工作总是做得不尽人意,老百姓的怨气和责问也就不足为怪了。作为气象台,当然也总想把工作做好,但结果却就是难得圆满,真是急煞人也。 照我们这些外行人看来,气象预报大概主要靠的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本地和周边各地的气象数据,举凡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的数据和它们的变化。这些是影响本地气象的先决条件。另一个该是气象理论,用以分析和计算未来本地各时段的天气数据。当然,这中间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大气的环流、海里的洋流以及本地的纬度、特殊的地形等等。 (好文章摘抄 ) 说说是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例如周边各地的气象数据,其准确度,分布及通报的密度,及时性等等都是不见得令人满意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天气预报堪称一绝,受到中外舆论的一致称赞。预报细化到每一个露天比赛场所的各个时段,正确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后来知道了一些详情,原来所采集的气象数据,比平时要高出许多倍,分布密度也增加不少,想必所用的仪器也得到了更新,而且专家们的研究磋商更是特别精心。这样精细的工作,若要在全国普及,至少也是十来二十年之后的事,也许还要更长。至于气象理论,那是一些分析的方法,其准确度和可靠性都有待不断改进的。 这么说来,报得不准是不可避免的,气象部门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了? 怪不得气象台即使报错了也不做检讨。仅记得有一回,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宋英杰在预备天气时,先对前一天的报错处做了检讨,引来大家的赞扬和诧异,赞扬的是敢作敢为敢担当,诧异的是气象台怎么也会做检讨?其实气象台做检讨和说明是常有的事,只是不在短促的气象预报节目里,而是在报纸的有关气象栏目里。通常用语比较委婉,大多是解释为什么报不准的气象技术原因。 怎么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呢?除了从上面所谈的两个方面努力之外,借用一些外地的有效方法也是有益的:其一是细化预报的区域。现在的大城市跨的地域太大,例如武汉市,就含有原先周边好几个县市,倘按一个市来报,其准确率就较差,不妨细化到各区,大区甚至分作几个部分来报。其二,分时段预报。例如北京市所用的,按上午、下午、晚间分别报出。其三,重要的预报内容,附报其概率,例如"今晚有大雨,概率45%"。相信这样做之后,肯定预报准确率将大为提高,当然气象部门的工作量也肯定会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