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送给所有后年轻的朋友你确定自己人生目标了吗


  "努力的程度,不及努力的方向重要。"
  世界500强的领袖们——他们在22岁前就已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80、90后朋友,趁一切还未太迟。
  大概是到了年末关系,大家都在说新年新气象嘛,也许大家更期待新年职场新格局、事业新高度,年底跳槽大概已成为社会风气,近来身边朋友时有跳槽,也不断有做企业的朋友向我咨询如何才能更好留住地人才,甚至我看到有的人一年内已经换了3个公司…
  其实我很想问问他们,"通常人至少需要2年才可能真正进入一个行业,你这样跳来跳去,你可以说你对这样那样很不满,但请问你是否真正懂你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你是否做过清晰的5年事业或人生规划?"这是我进行第二轮面试时问的最后一组问题,结果往往令我很失望,大概所有在我进行面试的80后里,有80%的回答不能令我满意,在这里我非常尊重人的价值观,我决不会妄加评论他们回答的对与错,我只能说我作为对企业负责的职业经理,作为企业用人方,以市场和商业价值尺度来衡量的话,这样的价值观不适合在企业长远发展,或者说不胜任岗位。
  "努力的程度,不及努力的方向重要。" 前两天我偶发现我的一个好朋友签名改成了这句话,当我看到这个签名,我真的发自内心为她感到高兴,因为我看到曾经幼稚的她成长了。 现在80、90后年轻的朋友能这样想问题的可实在不多,而真正这样去做的更是少之甚少。有人说,这大概是一代人都具备的这么一个共性。
  也许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与生活方式有关, 与杨澜聊到的所谓中国"弱者式"教育方式有关,甚至与父辈的经历也都有关, 这些本都是外因,虽然放大了说都足以塑造一种完全性格,但归根结底,我认为终极原因还需要研究人个体本身。 我认为,人分两种:"独立的"与"不独立的"
  《国民经济学原理》这样描述:独立个体总能 "认知自己的欲望,以及自己所能支配的财货,并为满足自己现在或将来的欲望而进行预筹。(引用)"这大概是文明人与"饿了才觅食""下雨了就找山洞""伤了就等死"这般"活在现实现下"的动物们最大区别,也是达成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而这里的预筹指的是:制定明确而清晰的目标,理性评估其可执行性,然后缜密地进行一步一步规划,并果断地一步一步执行下去。 也是我们通常说的,"这个人有思想,有主见,果断","意志坚定、思路清晰",以及"有理想和目标"。而这些独立个体往往也是"具有领袖魅力或号召力","有控制欲"以及"自负""偏执狂""以自我为中心""投机"等我下面会写到。
  而不独立个体则表现为:善解人意,敏感,感性,易屈服,随大流,易依赖,人云亦云,警惕,关注现在,规避风险,在意他人看法,善变,易被干扰,易感情波动,缺乏安全感,情绪化,不易自控,不易集中注意力,等等; 这些都是我结合人格分析在社交中发现并总结的大部分独立及不独立的性状表现。 Dior的灵魂人物卡尔·菲尔德,那个创造了Dior之无数经典设计以及提出时尚真谛"时尚就是永远穿小壹号"的老爷子,他也有这么一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不能独处的人是可耻的。" 可以看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偏执及自我的独立个体,但这句话讲的很有道理,我希望看到这里的朋友能够回到上一行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有的人惧怕独处,认为独处是种折磨,因为往往独处时,他就不知道该干嘛,而且易胡思乱想,往事、回忆会失控一般涌现在脑海中,并在这时候,人体胜肽发作,放大痛苦,也许,这也构成了不独立个体更易自杀之事实。相反,独立的人,更易于在独处中发生深度思考,我相信卡尔·菲尔德创造的Dior之大部分经典作品均是出自他大宅中那间永远安静的大书房。再回看当今的办公室,员工的密集格子窝和高级主管们的独立房间,以及越来越多高级写字楼盖成4米甚至6米层高的写字间初衷也就在于此——独立的思考空间。 而"吸引力法则"足以能够印证上面我说的——独立个体往往也是"具有领袖魅力或号召力"者,且"有控制欲""领导"这些独立个体之特性,也和不独立个体的"易屈服"和"易依赖"形成了最简单的市场供求关系。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正是这些人的根性,造就了今天的你,也铸就了今日的社会格局。 我看到了一个平均数据,世界500强的领袖们取得成功的方式方法也许各有千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难得的共同点——他们在22岁前就已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中国古语里面有句话叫"大器晚成",它的初衷是好的,指的是尚品总是需要比一般品经历更多和更充分的雕琢,但到了今天,很多人却把这个成语说成了"年轻都不太可能成功",甚至有的把"天道酬勤"也曲解成"做个老好人",还搞了结合到一起,说老张你就继续做你的老好人吧,到老了就老天才会让你成大器候的……甚至还有些自持资历甚老的家伙还会这样语重心长地跟你说:"黄忠60跟刘备,德川家康70打江山,姜太公90做丞相,佘太师百岁挂帅,孙悟空500岁出山,白娘子1000岁谈恋爱,所以,年轻人啊,你急个什么?"这当然有些夸张和搞笑,但也不乏映射出这样居心的人: 一、在帮你排忧解难,帮助你为你的不成功找借口; 二、他自己也在等这么一天,多个人作伴会比较不寂寞嘛! 三、也有的是有心的领导之辈希望降低和限制一些年轻人对职业发展和薪酬的诉求并以此作为比较堂皇的借口; 四、事实证明,这样的人通常不可能太成功。
  人随着年龄增长,大概是能自然地悟到一些东西,即论语说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开始大概能领悟一些道理,真正知道自己的需求了,也知道了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六十而耳顺,可以理解为六十了,也有了一种处事不惊的姿态,大概世上一些把戏花样在爷看来都是小儿科,纵然惊涛海浪在爷眼里也已是过眼云烟;七十则纵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许在孔子看来人只有到了七十才能够真正和谐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欲望,能够驾驭精神与物质的平衡而成为真正心智成熟的文明人。 但这在今天看来,未免过于悲观了,我想孔子当时大概也是有意在宣扬他教化人这项事业的重要**。
  现代心理学这样认为:人的心理有一个成熟年龄,当人心理到达成熟年龄这个人一般就不太可能再去改变。成熟年龄因人而异,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个年龄界定在21-29。所以,我想世界上大概不可能会有人在46岁的某天晚上突然半夜跳起来,坐地上在大呼:"我悟到了!"把身边老婆吓了个半死,然后一年后猛然成为某跨国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的。
  但是确实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到这个岁数才突然发迹的,这个不可否认,但这不仅并不与我的议题构成冲突,相反这一点更加证明了我的论点,回到文章的开头第二句:他们都在22岁前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许在那个年代,由于受到社会、市场甚至世界格局等外力不可控或力所不能及的种种外界因素所制约,所以在几十年中他们可能在一直默默地累积、筹备、探索,遭遇着各种挫败,以及…等待机会,他们蓄势待发,坚定的信念和目标造就他们的沉稳,机会一旦到来,他们会向猛虎一样迅捷而有力地把握住机会,从而快速发迹,而同时,也归功于人急功近利的心理,正如本田先生说,"大家都看到我1%的成功,都没有看到我99%的失败。"大概人都只看到CEO平均年龄50岁,却忘记了他大概也是20岁从售货小子或者工厂见习生干起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蜘蛛原理,它说的是蜘蛛在结网的时候,是绝对不随便出击的,但是当它的网一旦结好,蜘蛛就会坐在网的中央,眼观八方,看准并筛选猎物——蜘蛛有八只眼睛,却只可以有一个最合适目标;同时八只有力的肢体肌肉一直呈紧绷状态,随时准备出击! 提出这个蜘蛛原理的人是叫陈武刚,台湾人,50岁的时候破产,到处借钱也没有人借给他,但是他的太太讲:"我老公已经破产,每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提着公司包,骑车去上班,象个董事长一样。"这段话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大概可以想像,结果一上班门一打开,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那个清洁的阿姨,你就坐在那里上班,自己泡杯咖啡,面朝窗户,虽然大概已经不再是落地窗,窗外也不是朝阳CBD或者黄浦江,虽然你已经破产,但是人很奇怪,你活得象个董事长一样,你就是老板,结果,陈武刚没多久机会就来了,就是克丽缇娜,又简称克缇,他是总裁。先前有人说大概太年轻不可能成功,现在又有人说了,一般人40岁以后再遇到大的挫折就很难再爬起来了,但事实证明,陈武刚50岁破产,一样地爬了起来,并取得了更大成功。陈武刚的案例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与岁月无关,清晰而确定的人生目标则至关重要。
  中学时候政治课本强调主观意志不会作用于客观事物,没错,隔空取物通常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每每看到那些克服身体残缺一直挑战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真正"达人"们, 我就愈发相信,意志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人的主观意志,通常能够很大程度通过预筹以及行动来作用和改变客观事物。
  大概人长大以来,没有多少人是性格完美的,包括我在内,也克服了非常多要命的性格缺陷。
  而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却能逆补你先天根性的不足,更能练就你成功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为你的执行力加分。 都听过"与天斗、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这些诗句,我想,毛主席当年在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气象万千,也一定在思考如何拿下这片江山。 并且,***也讲过一句话:"一个人不能够适应环境,不能够改变环境,就要淘汰。"
  而逆境帮助生存增强斗志。所以毛主席的AQ非常高,换句话说,他碰到问题,有那种决心要去改变,有那种希望要去改变这个结果。那个逆境越强,他的斗志就越旺盛,就是刚才讲的,其乐无穷。
  而曹操有一次出兵看到一座大山,就说"哎哟!这山这么高啊!"旁边就马上有人说,曹操老了,曹操老了… …果然,那是曹操最后一次出兵。曹操是一世奸雄,在三国鼎立的时代里面,能够拿下吴国跟蜀国,最后吞并天下,魏武帝曹操即位,开启了中国的魏晋南北朝。但是曹操突然间会说,"这山这么高啊!"中国古语说英雄气短美人迟暮,而攀一座山就觉得很高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英雄气短的时候了,所以那也是曹操最后一次出兵, 而当一个人,在气象万千的时候,气吞万里如虎的时候,打天下都是易如反掌, 怪不得这么多老总都好每年去爬一次珠峰,大概就是为了不至于那么早就英雄气短或者怕被对手看出他英雄气短吧。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现在把它送给大家,作为末尾对本文最终的诠释,命运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是人们面对命运的态度。
  李易骏
  写于12.7.2010 MidNight
网站目录投稿: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