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校自主招生争议日渐升温提出四大疑问


  据新华社北京6日电 2010年末至2011年初,一场由自主招生引发的高校"大战"席卷北大、清华等中国最有名的几十所高校,一时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北约"、"华约"、"卓越联盟"、"北京联盟"……全国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80所高校中,已有34所以"集团"形式亮相,囊括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知名高校。高校自主招生走到今天,越来越热闹,网上关于自主招生的争议日渐升温。
  自主招生有无必要?
  自主招生究竟有没有必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未必不是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自主招生的方向是对的。"高校招生考试越多元越好。为什么天天期盼高校招生考试多元化,可等到多元化来了又否定它呢?"张志勇说。
  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几乎无一质疑自主招生方向的合理性。"自主招生,搞比不搞好。我们迟早要迈出这一步,不能因为现在有弊端,就不动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郭子仪说,"多元化总是好的。我1982年参加高考的时候,那时参加考试的有工人、农民,甚至有刑满释放的人。大学像个大熔炉,这样才有大学的氛围。而现在的大学,招的学生太同质化,这种大学肯定缺乏创造性。"
  自主招生是否公平?
  自主招生只有大城市学生才能参加,这公平吗?———这是网友们对高校自主招生质疑最多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鲁善坤认为,目前自主招生不能完全覆盖偏远地区,这在当前现状下是可以理解的。鲁善坤建议,今后可以划拨给区县中学一定指标。"公平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来解决。"张志勇说,"比如,如果农村学生拿不出钱参加自主招生,国家可以建立特殊困难考生救济机制,给农村困难考生提供资助。考虑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应该划出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给农村学生,以保障农村考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机会。"
  是否应该多招怪才?
  "自主招生已经变味了,在走向原定目标的反面。"一些网友如是说。这些网友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2003年首次尝试自主招生改革时,教育部门的意图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通俗地说,自主招生是为了给偏才、怪才开辟一条路。但如今北大等高校明确表示,自主招生时更加看重综合素质,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
  "为什么自主招生只能招偏才、怪才呢?高校应当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培养目标来招生,而不只是招偏才、怪才。"张志勇说。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郭子仪也深表赞同:"既然叫自主招生,学校应该有自主权,具体怎么搞,政府最好别管得太细。"
  自主招生能取代高考?
  从2003年到现在,自主招生声势越来越大,参与的高校越来越多,参加考试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今后自主招生能否完全取代高考呢?这是很多网友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主招生本身就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积极、稳妥、有序的改革原则,加快招生多元化步伐。现在自主招生只有5%的比例,今后这个比例应该逐步提高,逐步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张志勇说。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通过公开化来解决。只有公开才能公平、公正。高校要招什么样的人,名额多少,标准是什么,录取程序是什么,这些都应该通过规范性文件向全社会公开,让全社会一起监督。一句话,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应该制定符合国家要求的学校自主招生章程,这个章程必须向全社会广而告之。社会各界只有监督高校有没有按照《章程》办事的权利,而没有随意批评指责高校的权利。"张志勇说。
网站目录投稿:幼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