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间,很多人提到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幼儿园的软件建设,于是,各种培训纷至沓来,掀起了幼儿教师培训的高潮。 不可否认,培训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但在这股潮流中也存在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象。教师在培训学习时认真积极,手写笔记、手机拍照,唯恐漏掉每一个瞬间。但是短暂的培训后,回到工作实践中,却没有几个人能把学到的东西真正消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造成了培训和工作"两张皮"。 赶场子似的培训,让幼儿教师越来越茫然。他们普遍反映,每一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理论,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国内和国外的环境不同,到底哪一个做法适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每每听到同行们的此类言论,我都万分感慨。我们只给教师塞精神食粮,但他们消化得怎么样,我们却没有考虑过。学习效果低劣必然会影响他们的热情,更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问题意识",我们看到了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我认为,教师培训一定要设置"梯度"。比如,新入职的教师与参加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要有所区分,普通教师与骨干教师要有所区分,教学层面与管理层面要有所区分。对于学历起点普遍较低的幼儿教师,更需要找突破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进行有时效性的引领。培训要建立常态化机制,不能跟风迷信。对教师的期望也要有"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给他们一个成长的过程。 教师在培训中要有基本的分辨能力,学会取舍。有的理念切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那就要大胆运用,边摸索边改变,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有的理论不符合当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要大胆摒弃。没有一个幼教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生活化的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征。 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就是取舍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善于反思,用批判的思维理性看待培训中的观点,主动拒绝"拿来主义"。对于培养人,一定始终要有敬畏之心。如此,才能使自己不限于肤浅,才能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