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要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免费师范生改称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有人说,将"免"改成"公",是做文字游戏,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将"免"改成"公",尽管只一字之差,却具多重意义,传递着正能量。 首先,将"免"改成"公"能增强公费师范招生的吸引力。"免费"一词让人想到的就是不缴费,给不起钱,因此,社会上往往把免费师范生等同于贫困学生。于是,有些成绩优秀、想读师范的因怕戴上贫困生的帽子,而放弃了报考师范。而改称公费师范生后,强调的不是经济地位,而是政府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认可。 从历史的传统来看,公费或者公派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不论是公费留学或者公派学习均表明一个人具有卓越的才能,只有群体中的佼佼者才有机会享有。从部属师范大学录取的情况来看,能够进入教育部所属的6所师范大学公费就读的学生也确实是高考中的成绩优秀者,而不是经济上的贫困者。因此,将"免"改成"公"淡化了学生的经济身份,突出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公费师范。 其次,将"免"改成"公"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免费"容易使人联想到贫困,给师范生的交友、学习、生活都带来不少的影响,让他们承担着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眼光和看法。比如,一些教师和组织以为他们需要特殊的照顾,经常召集他们开会做调查,大量的问卷和访谈没完没了,不仅占用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态度。而改称公费师范生后,社会更关注的是他们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进取精神、高尚的师范情怀,从而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再次,将"免"改成"公"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免费"意味着能轻易得到,是一种他人给予的施舍或关怀,免费医疗、免费午餐、免费乘车等都不需要尽义务,只管享受。而公费突出的是一个"公"字,这个"公"就是国家、政府。公费师范生的性质规定着师范生在享受国家赞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履行必要的服务年限,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免费师范到公费师范,一字之改,体现的是时代的进步和政府对师范教育的重视,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