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中国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急切,培养合格社会工作者成为了高校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的重点。课程是进行社会工作教育的载体与手段,科学的课程设置对社会工作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以S大学为例,在肖恩的"交互反思模式"的课程设置范式指导下,通过分析培养计划,从课程结构、课程安排、课程内容三方面了解课程设置,综合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不合理、难以回应学生专业需求、课程时间安排失衡。为使专业课程设置真正发挥其培育人才的作用,就要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并合理安排课时,强调课程安排的逻辑性。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学生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突出。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300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5年5月,我国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已有292所。但仍然存在社会工作人才不足、质量不高的情况。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其中人才培养是直接目标。课程是培育本科社会工作人才的载体和手段,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急切,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各种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育与输出。 一、国内社会工作课程设置处于探索中 我国是一个社会工作教育后发的国家,还未建立起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及教育体系,不同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区别。有的高校侧重于对西方理论的学习;有的高校重视对社会学理论的移植;有的高校着重对国内外实务操作的模仿学习;还有高校强调社会工作实务和本土化。[1]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标准上不明确,存在一定不足,仍处于探索之中。 首先,现有课程设置西化过重,本土地域特色欠缺。史伯年指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课程体系设置、实习教学安排、社会工作价值觀培养等等,都按照我们理解的"国际通则"去执行,[2]未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其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实务能力培养不足。杨林霞通过对比普通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安排,指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占用,缺少外出锻炼的机会。[3]在有限的实践实习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务技巧难以满足其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需求与要求。最后,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超前论"认为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超前于本土的专业实践,社会工作教育先于社会有效需求而存在。[4]现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反思。[5] 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的三大基石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知识与技巧。[6]社会工作借用了较多既有的理论。社会工作专业和学科长期发展的经验证明,理论对社会工作者处理复杂多变的个人和社会问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7]但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应当注意社会工作本学科内容的主导地位,兼顾社会工作辅助学科内容涉猎[8],同时课程类型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以保证课程选择的灵活性[9]。专业课程应该由浅入深、从一般到个别不断深化教育效果。在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定的指导下,把相近或相关课程加以整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组。[10]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应当体现专业应用性、有机整合课程内容与课程开设顺序、坚持本学科的主导地位,给予课程设置改革一定的指导方向。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对作为社会工作发展前沿的珠三角地区研究较少,提出的建议较为宏观,具体的改善措施不足。 二、交互反思模式 在社会工作课程设置领域长期存在多种设计范式,其中一种是以肖恩(Schon)倡导的"交互反思模式",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关注课堂学习、知识教学,同时要注重教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及在实践中的反思,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反思教学过程。[11]学生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鲜有表达自身看法及需求的机会,大部分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设计课程,笔者将在"交互反思模式"的课程设置范式的指导下,调查学生意见及需求,指出当前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围绕"关于S大学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看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向调查对象派发问卷。鉴于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至第五学期,故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本校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不足,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本次调查共派发47份问卷,有效问卷47份,回收率为100%。据问卷数据统计,调查对象中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如表1、表2所示,超过70%的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而就读社会工作专业,且大部分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不足,48.94%的调查对象就读本专业前对其完全不了解。 表1 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选择方式 表2 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读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二)访谈法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取5位调查对象进行深度非结构性访谈,深入了解本科社会工作教育对其需求的满足、对课程设置的建议等。访谈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作为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使本研究更具真实性与可靠性。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联系了5位与调查总体结果同质性较强的5位同学进行访谈。 (三)文本分析 对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分析,离析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不同类型、对应的学分以及课时,以了解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基本情况。鉴于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公共政治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为大学生必修课程,故在课程设置的讨论中将忽略公共必修课程。 四、研究分析 (一)课程结构:理论课程多样,实践课程欠缺 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学科大类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实践课之间的比重如表4所示。学科大类课程的5门课程皆为必修课,占总学分9.317%,专业领域课程包含23门必修课,12门方向一选修课、5门方向二选修课供选择。专业领域课程必修学分及选修最低学分共占总学分46.25%。实践课程共有6门必修课,21学分,占总学分13.125%,其中毕业论文占6学分,专业实习(1)、专业实习(2)分别占6学分、8学分。 实践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占比较小,其中专业实习(2)为非定向实习,实践课程中的社会调查与见习、社会服务没有相应的课时安排。专业实践课程在课程总体结构中占比较少。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于"您认为当前的专业课程中,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的比例是否合理?",42.55%的学生选择的"基本合理",57.4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见表5)。可见,当下的课程结构总体满足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需求,但仍有改进空间。 在访谈中,A表示"我们青少年(社会工作)那门课上更多是从理论去操控。但实际是需要考虑很多的,怎么去融入他们、怎么去参与他们的文化,在实践中显得手足无措",并希望"我们实践占的比例可以更多一些"。B理解课程时间有限,学生难以有很多实习的时间,但是可以用替代形式接触实践,"还应该再补充关于社会服务行业的了解认知,结合所学去参观观察,不仅是社工机构,还有社会企业、基金会"。D认为实践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偏少。我觉得再加一个实习的比较好"。以通识理论课程为主,以实践课程为辅,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学生人才的主要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提供理论支持。通识理论课程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多样化需求,但缺乏实践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实务操作而言,稍显欠缺。 (二)课程内容:专业课程丰富,政治学科课程可精简 2004年高教出版社出版作为教育部指导文件的《社会工作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的11门主干课程分别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或社会政策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12] 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共有23门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数学、社会工作伦理、学科导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政策、社区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质性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社会管理、社会工作行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在学科大类的五门必修课中也包含了《社會工作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社会学概论。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内容比较丰富,除了教育部文件中要求的11门主干课程外,还增设12门核心课程,丰富学生专业知识。 五位受访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课程很重要。他们希望获得更多专业相关知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精简部分课程或用更加符合社工人才发展的课程替换部分课程。B提到"在人类学方面,还有在社会政策、在社会保障方面,就不是很够,我们就很缺这方面的东西";C"另外,我觉得课程不够。没有医务社工、司法社工、企业社工等等课程","《政治学原理》可能我们社工不用上。我觉得政治学在我们以后工作用到比较少";E表示"像那些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社会之类的都是可以精简,特别政治理论化的那种课程,感觉没什么指导意义"。 (三)课程安排:由浅入深,但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 课程安排主要是指课程在时间分配上的合理性以及顺序安排间的逻辑连贯性。超过70%的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而就读社工专业,对本专业缺乏了解,认同感低。课程安排应遵循由浅入深、合理分配的原则。根据各学期课时统计(见表6),本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第六学期课时骤减。 关于课程时间的意见调查中(见表7),48.94%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一般,17.02%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比较不合理。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过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受访学生认为课堂连贯性方面存在不足。课程的连贯性是学生逐步接触、认识、深化、认同本专业的关键。目前,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安排总体上是依照"概论--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实务"的逻辑进行编排,符合由浅入深的原则。A认为"连贯性是有的。一开始的学科导论、伦理都是学一些基础的、必须的。到后面就会学一些细化的。但在细化部分很多课程理论都是相通的,学了又学,觉得有点难分";其他三位受访者都认为不合理,学习碎片化,"大一、大二的一些课程应该调换一下。大一讲社区概论的时候,觉得理论很高深,到了大二社区工作的时候,再去想老师讲的那些东西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概念的,感觉自己没有掌握什么东西"。 五、结论、讨论与相关建议 科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遵循适度性、多样性和实务取向三大原则。[13]目前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总体符合以上原则,但学生需求满足上,还有所欠缺。 (一)现有课程设置的不足 1.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作为掌握技能和知识的主体,学生的知识经验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既要重视理论,也要抓住实践。本科生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基本来自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对实践课程的需求强烈,进行社会工作实践的课程只有大三下学期的专业实习,受时长的限制,难以达到400小时的标准。目前实习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机构实习中接触专业实务的机会不多,导致专业技能锻炼与理论实践的质量不高。实践环节薄弱,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需求脱节,存在课程冗杂与专业课程不足的矛盾 课程冗杂指部分与社工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大类课程过多。政治学的相关课程内容是从一定的政治学理论高度对政治问题、国际问题进行讨论,过于政治学理论化,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晦涩难懂。社工接触的是基层的服务对象,在政策了解与运用方面需求更高。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是与"人"相关的专业,但很多与"人"有关的课程并未得到重视,如人类学的课程、与"人"沟通的课程(沟通艺术),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为狭窄。 3.课程时间安排失衡,缺少连贯性,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安排呈现出"头重脚轻"的情况,过多的课程集中在大一、大二,导致大一、大二课业紧张,影响课程学习质量,制约了课外实践的时间。同时,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存在逻辑联系,在课程安排上也要遵循逻辑规律。针对大多数新生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不高,了解程度较浅的情况,课程之间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否则会导致知识碎片化,影响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建构,降低学习效率。 (二)完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交互反思模式,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反思性行为,以及师生的交互过程。 1.提早安排实践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穿插进行 实务取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特征,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为应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为核心。[14]"先学习再实践"的模式使专业实践时间被压缩,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理论学习与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同步进行,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通过实践将知识内化,并及时提出学习的反馈与体会。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大一通过机构参访、进行志愿服务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大二通过模拟实践、实务比赛等方式来内化理论知识,大三、大四便可进入社区进行实习与服务。 2.专业课程内容取精去粗,增强专业化学习,进行专业分流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专业各领域、各方面,但未能贴合学生需求。课程设置应该回应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通过意见调查,了解学生的期待,安排符合需求的课程或相应增加课时,减少需求较少的课程。在大一、大二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结合社会对社工的需求,综合师资力量,学生根据意愿进行分流,在本科后半阶段进行深度的领域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3.合理安排课时,强化课程安排的逻辑规律。 实践课程提前安排开展,可将大一大二的部分课程延至大三进行,平衡各学年的学习时间以及各学年内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配。课程编排可将理论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放在同一学期或相邻学期进行,如社区概论与社区工作可安排在相邻学期,个案社会工作与高级社工实务可放在相邻的学期等,以此避免知识的遗忘、断层。 综上,笔者认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践课程不足、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课程安排缺少逻辑连贯性。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实务为取向,综合考量师资力量、社会环境与学生需求,合理安排课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改进实践课程设置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精华,周晓焱,王洪光. 反思视角下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探析[J]. 大庆社会科学,2010,(04):147-150. [2] 史柏年, 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1). [3] 杨林霞.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初探——以"学生—社会需求"为导向[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2):136-138. [4] 翁雪,郑广怀. 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 开放时代,2011,(06):105-117. [5] 慈勤英,兰剑. 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反思[J]. 社会工作,2013,(06):22-27+151-152. [6] 刘斌志. 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 教育评论,2013,(05):33-35. [7] 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M]. 2006. [8] 滕飞.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J]. 现代交际,2014,(05):219. [9] 慈勤英,赵彬. 基于学生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 社会工作,2013,(06):28-34+152. [10] 李精华,周晓焱,王洪光. 反思视角下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探析[J]. 大庆社会科学,2010,(04):147-150. [11] 李晓凤.社会工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再反思[J].社会工作,2007(3下):9-13. [12] 林誠彦,卓彩琴.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核心能力本土化的实证探索——兼对社会工作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体系的反思[J].社会工作,2012(0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