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增强"四力",是习总书记对加强宣传思想战线人才队伍建设的总要求,集中反映了党中央对宣传工作队伍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作风面貌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和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提升宣传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更为迫切。宣传工作者如何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如何锤炼"四力",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作为铁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者,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我对增强"四力"本领又有了一些新认识、新体会和新感悟。 一、锤炼"脚力",用双脚丈量大地,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1.转变作风,调查研究。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之一。而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宣传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不能放弃。掌握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练"脚力"、找亮点、抓"活鱼",这是我们做好宣传工作的基本功和责任所在。调查研究工作,一定要改变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不良作风,千万不能成为"水中葫芦"。断章取义,带着提纲下去找例证、补材料,这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花拳绣腿是调查研究的大敌。宣传工作者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甘做"泥腿子",脚踏实地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脚上粘满芳香的"泥土",才能掌握客观真实情况,抓住事物的本质。 2.沉到基层,体验采访。优秀的作品来自基层,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范长江、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采写的名篇佳作,无一不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必须锤炼"脚力",学会深入基层亲身体验、跟踪被采访对象,听心声、摸实情,了解党的中心工作在基层的贯彻执行情况。要俯下身、沉下心,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联系人等方式,统筹选取先进的、落后的与一般的情况,做到点面结合,"面对面"调研,"心贴心"采访,准确掌握基层情况,辩证思考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与职工群众交朋友,培养息息相通的情感,全程记录他们的生活环境、劳动场景和感人故事。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避免工作脱离实际,产生主观性和片面性。 3.掌握本领,练好内功。报道的内容、反映的问题重要与否,是否会产生影响力,取决于调查研究的广度、现场采访的深度。一些人蹲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翻材料,找不到新闻线索和由头,报道"难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脚力"不够,对本单位与全局的情况掌握不够,心中无数。锤炼"脚力",需要我们在行走的路上磨练,需要到一线体验,需要到现场感受,真正拜职工群众为师,把基层作为人生的实践课堂。这样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发现典型,发现精彩,捕捉新闻线索。调查研究所用"脚力"大小,掌握情况多少,往往同报道的效果成正比。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肯下苦功夫,就能练就一双"铁脚板"、"兔子腿"。锤炼"脚力",重在发现最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调研越是深入,就越能抓住特点,有利于增强报道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二、锤炼"眼力",用"慧眼"洞察世事,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 1.明辨是非,保持正确航向。当下,信息铺天盖地,来源渠道很多。要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不偏離航向,考验宣传工作者的"眼力"。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路情、舆情,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注重培养宣传工作者的辩证思维,练就一双敏锐、独到的"慧眼",不被错误的观点和思潮所迷惑。少数人出于各种狭隘的考虑,在工作上不讲真话、不报实情, 已经成为一种痼疾,这是不讲党性原则的表现。宣传工作者要实事求是,坚持用全面、系统、运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力"到了,就能观察时势,保持正确的方向,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 2.探索规律,把握变化趋势。一则新闻的价值大小,要在比较中才能判定;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要通过综合分析才能辨明。为此,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炼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增强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力,做到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和复杂事物,要学会比较辨别。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社会运动和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并从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从个别现象中发现倾向性问题,才能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到敏锐的发现新情况、新变化。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利弊、轻重与缓急。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要倾听多方意见,在交换、比较、反复中做出正确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3.服务大局,紧扣工作重心。宣传工作者是党的喉舌,站位要高,要有把握大局的能力。新形势下,宣传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立足于同中央的精神保持衔接,立足于单位中心工作,密切关注和深刻领会领导关心重视的问题,充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掌握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真正地把中央的精神与企业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并将其转化为党和政府想说、铁路人想报、社会群众想知的有影响力的报道。要在大变革、大发展中把握规律性,善于挖掘有情感、有价值的铁路故事,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反映社会大背景、大主题,弘扬家国情怀,折射社会变迁,以增强报道的影响力。 三、锤炼"脑力",用头脑萃取精华,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1.武装头脑,铸牢思想之"魂"。"脑力"是我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宣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形式,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都体现鲜明的导向性。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求学深悟透思想精髓,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判断形势,提高政治判断力和辨别力,始终保持政治头脑清醒,增强把握大势的能力。提升思考分析问题的"脑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不仅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还要坚持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善于运用其观点、方法指导推进报道工作创新。 2.组织策划,补足报道短板。企业报道专业性、工作性较强,内容零碎、单一、同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一方面要着力解决职能重叠、各自为政、自娱自乐、力量分散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开动脑筋,创新理念、方法和手段,加强组织策划。组织策划不是"炮制"新闻,而是谋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创作"剧本"的过程, 提炼、包装报道的选题内容,贴上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新概念、新标识、新标签。策划不得刻意"演戏",不得掺入虚假成份,不得随意拔高内容,否则就失去了报道的意义。选题要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事中见情,既要有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想看、爱看、要看的新鲜内容,又要防止报道把话说满。报道的主题是否紧跟时代步伐,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情况?是否反映社会呼声和群众心愿,这些都要统筹考虑。 3.务实合作,找准发力点。要密切与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提升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熟悉各种媒体的优势和局限性,扬长避短,借力为我所用,畅通发稿渠道。要借助地方宣传部门与主流媒体的力量,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动态掌握报道需求,有重点地向媒体提供鲜活的报料和典型的素材,争取更多的支持。要多从服务国家战略、情系"三农"、精准扶贫等方面捕捉线索;多从"大国工匠"、先进典型人物和名人、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和社会结合部上挖掘素材;多从企业发展、历史变迁、旅游文化等方面寻找亮点,力求更多的选题落地。要创造条件,通过联合办班培训、开展"走基层"报道活动等途径,合力做大做强正面报道。此外,要牢牢把握话语权,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设置议题,主动发声,把握"时度效",确保舆论引导有力、导向正确。 四、锤炼"笔力",用文字记录时代,塑造铁路企业新形象 1.培养过硬本领,练就"大手笔"。"笔力"是宣传工作者的看家本领。宣传工作涉及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宣传干部需要"几把刷子"。当前,企业宣传工作岗位新人多、变动快,对外报道发展不平衡。一些人急功近利,工作上缺乏责任心和吃苦精神,工作静不下心来,遇到问题"绕道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撰写材料"移花接木",采写稿件"东拼西凑",缺少有特点、有个性的新观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宣传报道工作不只是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更重要的是文章要有思想深度和理論高度。对此,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笔力"培训,注重培养实战经验,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锤炼"笔杆子",练就"大手笔",一刻也不能放松。 2.创新表现手法,增强报道感染力。"笔力"的功夫,体现在表现手法上。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认为,选题构思阶段靠抽象思维来确定文章的"骨", 确立文章的高度;采访阶段靠形象思维来确定文章的"形",确保文章生动、活泼。要使"笔力"有出彩表现,文采飞扬,需要练就形象思维真功,掌握选题构思、谋篇布局、找寻切入点和语言表达的技巧,抓住素材的"形",写出见人见事见精神的时代篇章。要锤炼语句,准确把握结构、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力求文字轻松幽默、俏皮活泼、有趣耐看。要学会讲好故事,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事情讲明白,多些感人的细节描写,多些传神的优美语言,少些空洞、同质的工作内容,少些难解的抽象概念、行业术语。要灵活运用消息、通讯、言论、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报道体裁,做到图文并茂,长短结合,多媒融合。 3.运用多种载体,实现同频共振。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传播、共享信息,人们对新闻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无论传播形式怎样创新,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内容制胜"的法则不会变。坚持守正创新,迎接融合,熟练运用不同风格的报道类型,推出多样化、差异化的原创产品,让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引人入胜,鼓舞人心。要不断探索实践,运用创新的理念、办法和角度,做好对外报道,努力让主流声音更吸引人、更打动人。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手机、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的优势,并针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特点,综合运用抖音、快手短视频、移动直播、H5轻应用、VR等新技术新形态,采用图片、漫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大屏"与"小屏"互动,立体、多向、海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