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日长至极到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交夏至节气。这个节气最早在公元前722到公元前481年的春秋时代就已确立了。科学地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7分),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素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以后,除青藏高原、东北、内蒙古和云南等省区内有一些常年无夏区外,我国各地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升至22"C以上,为物候学上真正的夏季。在民间,人们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此时较高的气温与充足的光照使得水稻等夏作物生长十分旺盛,使得作物对水肥的需求量也高。"稻谷要喝夏至水"、"夏至有雨,仓里有米","夏至雨点值千金","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等农谚,正说明了这时充足的水分对作物生长的极端重要性。《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一千多年前的先人,对"夏至"降雨的重要性已有清楚的认识。
  此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正常年份正处于"梅天下梅雨"的梅雨期,黄淮平原则处于"云来常带雨"的雨季,这就为此季作物创造一个水热同季的有利环境。农谚所言"夏至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表明的就是光和热对庄稼的重要作用。但有的年份,也会遇降雨过少的"空梅"、"少梅",以及"迟梅"现象,常给作物造成旱灾。但多雨致涝或长期阴雨寡照,对庄稼的生长发育也不利,尤其是暴雨还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其危害就更大了。所以,在古代,完全靠天吃饭的劳动人民对"夏至"这个节气一直就很重视,尤其十分关心"夏至"期间的天气。他们从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具有实用意义的谚语,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如"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等。
  就农事而言,"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子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也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枝打权,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和暴风雨的危害。
  另据记载,远在中秋、重阳两个大节尚未出现以前,人们就已开始过"夏至"了。其风俗有祭祀、贴门饰、食百家饭等。如汉人崔皇在《四民月令》中云:"夏至之日,荐麦鱼于祖称。"其祭祀的目的,是感谢神灵保佑已获得了夏粮的收成,并祈求神灵、祖宗保佑获取秋作物的丰产丰收。而食百家饭之俗,意为体内可集百家之正气,足以抵抗就要来到的暑邪。
  俗语又云:"不过夏至不热"。盖因"夏至"以后,虽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但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射辐射放出的热量多,气温仍会继续升高,故"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节。而是自"夏至"起,暑热就一天天的到来了。所以,在我国许多古书中,记载着一些大同小异的"夏九九歌",描述了"夏至"后从开始热到最热,再逐渐转凉这一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因此,"夏至"之时,不仅农事繁忙,而且还应考虑盛夏季节的防暑降温工作。
网站目录投稿: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