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报告显示,69.5%的职场人士承认自己注意力容易分散,上班时会不时停下手头工作,去关注最新的新闻或办公室动态。这些人一旦注意力被打断,很难恢复回来。其必然后果就是工作率低下,影响公司业务完成。小编和你一起学习如何替大脑减肥。 注意力分散是一种流行病、一种认知上的"肥胖症",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毁灭整整一代人富有成效的思想。 人类大脑正在退化 盖瑞·斯莫尔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脑神经学家,他研究的课题是数字技术对人类大脑与行为的影响。在他看来,大脑的功能在过去20年间的改变,很可能比过去数千年的变化更大。数字技术对于大脑进化的意义,可以与30万年前人类祖先第一次学会使用工具相提并论。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电脑前度过1小时,用传统方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减少将近30分钟。人们的社交技巧将变得笨拙不堪,经常会曲解甚至忽略微妙的非语言信息。 年轻"数字土着"的大脑正在为高速的网络搜索、网络社交发展新的神经布线。他们的心智反应更快,更适应信息过载和多任务处理的文化。他们能同时用6种不同的媒体进行34个对话,一些视频游戏还可以改善他们的周边视觉能力。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大脑的移情功能、复杂推理功能都在退化。 科学家忧虑的是,人们在获得信息的速度和广度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意义深远的东西,比如深度思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独处的能力、不被刺激的能力…… 注意力匮乏症的流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个游戏,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尽可能长久地盯着它看。詹姆斯认为,人的大脑无法长久地聚焦在一个点,或者任何一个不动的物体上,哪怕只有几秒钟。因为它如此的渴望变化、惊喜,以及对无知的探险。它会不断寻找新的角度来聚焦这个点:形状的差异、与纸的关系、喻义上的想象,比如它像不像一只眼睛或苍蝇? 从某种角度而言,大脑对信息的渴求,与对性、美食、海洛因的需求没什么区别。这些寻求刺激的欲望是由大脑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控制。它能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动,使我们不顾痛楚也要满足自己猎奇求新的欲望。 1971年,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就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的匮乏与欲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现代人多少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注意力匮乏症。只要坐在计算机前,你很容易就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因为总会有比你手头的工作更刺激,或更有趣的事情冒出来。 注意力的持续分散会令我们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我们不断忙碌、追踪一切,分散心力关注每件事以及每个地方。我们时刻在扫描周围的环境,时刻对新接触的一丁点令人兴奋的消息保持警觉。我们把电脑放在跑步机上,我们一边开车一边发短信……对现代人来说,花一个小时只做一件事情,比如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了。 一心多用其实很浪费 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威尔说,一心多用就像打网球时用3个球。你以为自己同时在做两件事情,其实只是在两个任务之间快速切换,每切换一次就浪费一点时间和效率。 神经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是通过不同的通道处理不同的信息——语言通道、视觉通道、听觉通道等等。每一种通道每次只能处理一定量的信息流。如果某个通道负载过多,大脑就会变得低效率,容易出错。比如开车时打手机,即使通过无线耳机说话也很危险。如果对方在手机中跟你描述一种视觉场景——比如一个装满家具的房间,这种视觉信息就会占据你的视觉通道,从而妨碍你观察路面情况的能力。 但是,到了网络上,多任务处理的欲望会变得很难克制。一个意外的搜索结果,一封陌生人的邮件,一个朋友刚刚更新的状态,一段Youtube搞笑视频……这些小小的随机的兴奋和刺激会一次次启动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系统,刺激越多,思考越快;思考越快,则自我感觉越良好。很多人每次上网平均要打开8个窗口,每隔25秒钟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一生仅能处理1730亿个字节的信息。所以,注意力就像精神上的金钱,是一种有限资源。你选择如何使用这些注意力,很大程度上也选择了你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事业前景。 大脑怎么"减肥"? 就像节食一样,控制大脑对新鲜刺激的渴望是可能的,但必须经过严格管理和自我控制。事实上,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能带来一种愉悦感。这种情形类似于精神上的俯卧撑,能起到大脑"减肥"的效果。 当然,也有低科技的办法,比如冥想。另外,打盹20分钟到30分钟也能刷新你的大脑,极大改善你的注意力状态。 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技巧。比如大脑很难不注意到声音,尤其是别人的声音,所以你去哪里都可以带一个耳塞,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刺激庇护所"。 你也可以制定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比如每天花90分钟集中精力在你最重要的任务上。然后,休息一下,再集中精力做另外一件事情。 或者安排技术免疫日——周一无邮件日,周二无计算机日,周三无短信日等等,省下来的注意力可以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