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条文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条文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伤寒条文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伤寒条文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原方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茯苓、白术十八铢,泽泻六铢,桂枝(去皮半两。 用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外有表证,内停水湿之蓄水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伤寒论》原以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身热脉浮,小便不利,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身热脉浮,为表邪仍在;小便不利,为膀胱气化不行,水气不能转输;水蓄不化,精津不布,故见口渴欲饮,饮入之水不得布化,故饮不解渴。愈渴愈饮,愈饮愈蓄,水无去路,不得已而上逆,故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水停于下,蔽阻清阳,故脐下动悸,而头为冒眩。诸证皆属水蓄为患,故治宜急利其小便,水气一去,清阳自升,水津则化,则小便利,烦渴消,眩晕止。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直达下焦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惨,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以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致直驱于下。更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桂枝能入膀胱温阳化气,故可助利小便之功。若欲解其表,又当服后多饮暖水取汗,以水热之气,助人体阳气,资其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本方功用重在渗湿利水,兼可温阳化气,故《金匮要略》又用之治水停下焦,蔽阻清阳之眩晕。今用于水湿内盛的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水泻等,以此渗湿利水,使水湿从小便而去。霍乱吐泻,属于湿浊内蕴,或兼有表证者,亦以此方利湿解表而治之。 临床应用 1.证治要点:本方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化气健脾之功。临床凡见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或为蓄水,或为水肿,或为泄泻,或为痰饮等,证属脾虚不运,水不化水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为证治要点。 2,。加减应用:兼腹胀者,加陈皮、枳实等以理气消胀;中暑霍乱泄泻者,加滑石以祛暑清热利湿;水肿较甚者,加桑白皮、大腹皮、车前子等以增强行水消肿的作用。 3.现代应用:常用于肾小球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肠炎、尿潴留、胸水、泌尿系感染等属于水湿内停者。 使用注意:本方偏于渗利,故脾气虚弱,肾气不足者,若过用本方,可出现头晕、目眩、食欲减退、胃纳差等不良反应。本方不宜长服,体弱者宜于补养脾胃剂合用。 附方 1.四苓散(《丹溪心法》)白术、茯苓、猪苓各一两半,泽泻二两。四味共为末,每次四钱,水煎服。功用:健脾渗湿。主治: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泻。 2.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功用: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 3.胃苓汤《世医得效方》五苓散、平胃散各(各 3g)上合方,姜枣煎汤,空心服。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歌诀 五苓散治水蓄证,白术泽泻猪茯苓; 温阳化气添桂枝,并治水湿与饮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