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具有特殊的作用。兴趣可以激发一定的感情,兴趣可以唤起某些动机,兴趣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兴趣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可以说,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真切的情绪感受,受到美的陶冶。下面我对如何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谈几点尝试和体会。 一、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 走进课堂的第一要着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的动作和语言都能产生很强的效果,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动作要力求简洁有力,生动形象,幽默自然,不失风度。如有一次,我准备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刚走进教室,学生还没来得及擦黑板,我就拿起板擦,有意识地在黑板上擦出了一个抛物线的图案,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强化了学生的印象。语言要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不能老生常谈,上课铃一响,就预示着序幕的拉开。如何谈,更不能陈词滥调,切忌口头禅。 二、追求语言的艺术性、通俗性 数学语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信息的通道,对启发兴趣,增强吸引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一个形象的比喻,几句简单幽默、风趣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如讲"总体与样本"时,把人们买水果先尝后买的现象作为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相应特性的实例。又如讲到一元二次方程时,把根的辨别式比喻为验证方程根的情况的"试金石",而把求根公式喻为被冷淡的神医。实践证明,教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描述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可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 艺术性就是运用语言的感染力把数学美的内涵渗进课堂,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美的真谛。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相似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为我们给以艺术加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正与负、加与减、乘和除、直和曲、公式的和谐、三角形的简洁,正方形的优美、圆的流畅等等。课堂教学应以新、以奇来刺激学生,可运用比喻、类比、象征、通感等手法,把枯燥的概念定理叙述得栩栩如生,把抽象的符号公式描绘得脉脉含情。我常把复杂的几何图形比作一座迷宫,这样学生就会以新奇的感受去认识这些图形。 数学内容里面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和深刻的逻辑,而中学生有难于从理论上认识和接受,只能用他们所熟悉的事实、生活的习惯、掌握的知识等方面去体会。教师必须在语言应用上下功夫,使学生能通俗易懂。如讲实数的分类,分类的原则学生难于掌握,我就把班上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会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我用比萨斜塔上发生的故事要求学生培养不轻率盲从的品质;把学生的进程用盘山公路作比等等。注意语言的通俗性,掌握灵活教学的原则很重要。 三、加强直观性教学 初中生爱看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如能加强直观性教学,学生便会乐此不疲,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却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例如,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固定一个圆,移动另一个圆,由远而近,直至二圆同心为止,这样,在具体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变明确了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类似地可以用两个圆圈来演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加强直观性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能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如讲平行四边形概念及其性质,教师可以出示一系列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或实例,先告诉学生这些就叫"平行四边形"接下去就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研究,学生经过观察、思考以后,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许多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分"平行四边形"为两个全等三角形等等。接着学生会进一步发现这些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一个性质推导出其它的性质,同时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性质作为出发点,再通过小组的交流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而且理解了形式定义的含义及各种相关性和等价定义的概念,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学会了怎样来定义一个数学概念,对于定义的必要性与作用都会有更深的体会。实践证明,这种在主动探索下的学习,效率要比被动学习高得多。 五、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质疑,本身就是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体现,教师必须予以大力鼓励,并很好的引导,要下功夫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时提的问题不着边或自相矛盾,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积极思考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不要轻易地否定。这样下去,就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巩固提高。 课堂教学应注意知识的发展性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顺学生认知的程序。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课堂要点,多提一些带有探讨性的问题,把课堂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推而广之。多用启发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学、讨论、提问、出题、解题、写心得等等,活跃学生的思维,始终让学生的思维留有余烬。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拨动思维的琴弦,点燃思想的火花,发掘智慧的潜能,让学生去寻求、去探索、去创造,给学生发展才能的机会。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