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增效备课科学探究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是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备课反映了教师对课标的把握、教材的解读、教学法的筛选、学情的把控,程序的设计等综合能力。因此备课工作质量的内涵实质是教师的素质以及专业能力问题。
  一、目前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改革经历了10余年,但是备课改革行动却是迟缓的。人们往往把重心移至课堂教学上,备课改革滞后于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等等,各个教研机构、民间社团都乐此不疲,却少有备课方面的专项活动,即使有活动,也是就上课而论备课。这使课改中的基层学校一直在通过课堂教学琢磨备课的改革思路,始终处于模仿课的状态。改革,就要从根上改。从本人经历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目前备课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脱离课标的备课。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老师不看课标备课,导致教学目标定位的偏差,使学生在相应的学段却达不到该学段的教学要求。把课标当成一种摆设,没有足够的耐心细致的啃读下去,(之所以用啃读,就是因为课标的文字是枯燥的文件类文本)对课标的要求理解模糊,掌握不牢。
  2、浅释教材的备课。在备课中有些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比较肤浅,不能将知识系统的构建、教材的设计意图探究纳入备课之中,体现为就教材备教材。不明白知识的所以然。因此,教的过程中自己也是糊涂的。语文的学习讲究上下文联系,数学同样也要瞻前顾后。线段源于"面",而"面"又源于"体",所以在备课时就要在"体"、"面"的基础上构建。不知道所以然去备课、上课是很可怕的,我想这也是目前备课质量低下一个最大的因素。
  3、忽视生成的备课。大家可能不解,备课中怎么会有生成?其实备课中的生成就是站在学生角度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课堂上才不会对生成表现尴尬或漠视。才不会使学生一闪即逝、珍贵的求学思想瞬间化为乌有,或留下诸多学习困惑。生成问题就像新枝抽出的叶子一样,对于孩子的学习是极其可贵的、重要的。我在听一节射线教学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人的头发也可以看作是射线……老师脸红了,尴尬无语。其实教师可以灵活的来处理这个问题,如果事先备课中,可以留课外实践作业:写一篇数学小报告——生长头发是否是射线?只要孩子能说出道理,就是其数学思维的重大跃进。
  二、如何指导教师备课增效
  备课究竟要经历哪些环节的工作准备呢?个人观点大致可分为:览课标→析教材→摸学情→筛教学法→设流程→成文案,这六大环节。备课工作是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的劳动过程,备课在用思想工作。下面具体谈一谈。
  1、览课标。课标是国家对课程实施提出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照标准。离开它,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因此,课标既要宏观把握,又要微观解读。我们既要了解课标的学科性质地位、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学段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要把握自己所在学段的清晰要求,每部分都是如何要求的,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一字一句都斟酌,尤其是同学科的不同学段的内容板块教学目标,要学会对比的横向的观察。要烂熟于心。如一些刚性要求,必须有计划地实施开来。课标是指导备课的重要方向性基础,必须认真领会其主旨。
  2、析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参考载体,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资料等等。所以,指导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指导教师看教科书、教师用书、配套练习等等。
  3、摸学情。学情确定教师的教学起点,不同的班级学情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也存在个体差异,学情是因材施教的根本。因此,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力"。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理念,摸学情主要是要先搞清新知的发展区。最好的办法是在备课前有一个摸底过程,摸清新知发展区后,设计相应的题目去考察学生的基础状况,然后通过分析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等。摸学情会给教师课堂减负,给学生减负。能学生自己习得的,绝不要教师去教,学生不能自己习得的,教师想办法交给他习得的方法。尽量不去灌输、说教。
  4、选方法。教法和学法是两个概念,何谓"教法",它是指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采用的工作方法。学法则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学习方法。教法是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学法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筛选教法学法,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计,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小学阶段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法、操作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等都比较实用。不同的课型所用的教法也大有区别,例如概念教学,适合用探究法、操作法、归纳法等;计算课适合用迁移法、练习法等;空间概念教学适合用操作法、探究法、总计归纳法、直观演示法等。统计与概率可能就要用到收集、整理法、列举法、绘图法等。
  5、设流程。教学流程是上课进程控制的依据,因此,根据课的内容不同,教学流程也是不同的。以数学课为例,可分为概念教学课、计算教学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课等,每种课的流程都是不同的,以复习课为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五个流程:知识、概念梳理(构建训练)——基本知识、概念练习(广度训练)——变式综合练习(深度训练)——系统归纳(强化构建)——课外作业(独立训练)。知识概念教学课的流程一般可分为:生活情景信息导读——提出问题——数学猜想——数学验证——总结概括——初步应用。注意打破过去的框框(导入、新授、练习、小结),根据不同课型设置流程。
  三、备课的补充环节
  备课的补充环节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课改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个人认为教学反思因该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必要、重要环节来抓,而不是单纯的完成某项工作次数而为。每完成一节课,都要认真的反思,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佳策略,为再设计、再行动提供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导向。目前教学反思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基本能够找到教学中的问题,但是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对策阐释不清,这样专业成长就会缓慢,教学质量提升也会受到制约。反思加上及时的修正,会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速,课会备得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备课是我们抓常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引领教师走科学备课的道路,增强备课的实效性,让每个人的课堂都绽放个性的光彩!让他们通过"辛辛苦苦备课"的过程,体验"轻松松上课"的职业幸福感受,拥有"欢欢喜喜收获"明天!
网站目录投稿: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