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如水岁月,稍纵即逝,高考陪伴,无限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来不去,无对无错,记录下来,留住刹那~ 高考你好-98:人丑就要多读书 距离高考一百天,小伙子班级搞了个"百日誓师大会"暨特别班会,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欢迎家长参加。回家路上,小伙子说发言的同学父亲有些像我。 我没去参加,不过刚好看了家长群里活动照片,听小伙子这样一说,感觉彼此是长得有些像,毕竟年纪大了,讲台上一站,一副一本正经模样,都差不多。 家委会几个人一起吃过饭,我也多少了解这位老兄情况。他当年在县城一中读书,学习出色,但一直徘徊在全校五名左右,高考前目标明确冲刺名校,最后获得那年的县高考状元。当时他报考人大,最后被调剂去了浙大,自嘲当时报北大就录取了,那一年特殊原因导致北京高校大幅削减招生计划。 听我说完,小伙子纠正说不是指我们长得像,是指其他两方面。 事情总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个方面指的是看着性格像,模样老实,忒实在,实在孩子。小伙子点到为止,我却不由暗暗认可,别说还真是如此。只不过这位老兄更稳重,显得不急不躁,当然骨子里透露出来的还是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味,仿佛洗的再干净的新鲜地瓜,终归带着泥土味道,想到我亦如此,惺惺相惜。 可惜我当年的考试水平可就差远了,去了一个差不多与普通高中校园差不多大的大学,虽失望又觉得好歹也不错了。如此比较起来,不知我是大愚若智,还是人家老兄大智若愚。 第二个方面,小伙子说是指经历。这位老兄工作后决意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几个月复习准备后一次通过,取得律师资格证。为了这次考试,蛰身于狭小阁楼上,苦读复习,拼劲冲天。 小伙子认为与我类似,说的是我当年在小小阳台一角,炎炎夏夜,大汗淋漓,挑灯夜读情景吧。那时候年轻能学,尤其没有财务基础硬啃会计师书籍,啃得不亦乐乎,一年通过了三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那年那月那景,那时那人那情,经过方有共鸣。 真谓"头悬梁锥刺股",不是因为苦与累,而是因为喜与乐。因为太投入,才"头悬梁"唯恐睡着,因为太神入,才"锥刺股"保持兴奋,因为太有斗志,才废寝忘食夜不能寐坚持下去。 为何如此?唯一的解释就是除了读书学习还会干什么! 借用一句话,"人丑就要多读书",无才无貌还无财,再不努力学习岂不贻笑大方。 心理学对此不乏理论解释,颇有力度的是"代偿"。阿德勒作为精神分析三驾马车之一,与弗洛伊德决裂后,走上了个体心理学道路,他提出了"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代偿""生活模式"很多专业术语,影响了很多人。代偿就是个体为了弥补一定缺陷不得不或者无意识发展出的新技能,补偿自己某一方面的缺失。 "人丑就要多读书",无奈的有意识补偿,曾为多读一本书沾沾自喜,也曾为束之高阁好多书暗自汗颜。岂料有一天发现,自己笨鸟先飞一事无成时候,周围这些英俊潇洒的家伙们,无论年少不论男女,深藏不漏的比自己更加努力。 一个人丑不怕,只要多多读书就好。最悲催的是,那些俊俏的家伙们,远比自己还热爱读书。 一个人笨不怕,只要懂得努力就好。最痛苦的是,那些聪明的家伙们,远比自己还勤奋刻苦。 人家如此优秀,还如此爱读书,去努力。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外在太美,才要追求表里如一。 人美更要多读书。 看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那些朝气蓬勃、年轻潇洒、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小姑娘们,一个个激昂慷慨、目光坚定、心胸远大,果然如斯人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