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岁孙尚香嫁给岁刘备为何整整年没有子嗣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公元208年,孙刘同盟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开启了三足鼎立的序幕。战后,孙权放任刘备攻占荆南四郡,其后又听从鲁肃建议,将南郡的一半借给刘备。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和刘备决定使用一个古老而有效的策略——联姻。
  当时,刘备已经47岁,而孙权不过26岁。对于刘备来说,孙权相当于他的子侄。但是为了联盟的巩固,刘备却甘愿成为孙权的妹夫。而当时的孙夫人,也不过20出头。
  在《三国演义》中,孙夫人名叫孙仁;而在戏曲甘露寺中,孙夫人名叫孙尚香。相比于前者,后者更加广为人知。在演义中,孙夫人与刘备琴瑟和谐、相敬如宾。刘备兵败夷陵后,孙夫人甚至为其跳江殉情。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刘备结婚时49岁,而孙夫人更是正值生育的最佳年龄,为何两人整整三年没有生出子嗣。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与孙夫人的关系真如演义中那么恩爱吗?
  根据《三国志》以及《资治通鉴》记载,孙夫人不仅不是刘备的贤能内,反而还是刘备集团的"大祸害"。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刘备)北畏曹操之强盛,东惧孙权之威胁,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也就是说,刘备将孙夫人当作曹操、孙权这样的强敌。原来在真实的历史上,孙夫人对于孙刘联姻似乎并不满意。她性格刚烈,喜好武艺。她嫁给刘备时,携带了100多名贴身侍女。而这些侍女皆持刀配枪,刘备每次和孙夫人同房,都要经过这片刀山剑林。即使英雄如刘备,也心有戚戚。
  不仅如此,孙夫人还纵容自己手下在刘备辖境欺男霸女,闯了很多祸,让刘备头疼不已。为了压制孙夫人手下,刘备甚至派赵云去管理她的手下,这才让孙夫人有所收敛。
  因此,刘备对于孙夫人,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若亲近孙夫人,则可能有杀身之祸;若冷落甚至囚禁孙夫人,孙权又会不满。因此他带着这个问题,询问了大谋士法正。对此法正认为:
  "孙夫人动机不纯,不应与她过多接触,否则就可能遭遇不测。"
  无奈之下,刘备在公安筑城,以指导前线军事为由,躲避于孙夫人见面。而孙夫人也在刘备居所不远处建立城池,史称"孙夫人城"。
  由于刘备和孙夫人处于事实上的分居状态,因此两人结婚三年,便不可能产下孩子。要知道在政治婚姻中,生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孙夫人生下孩子,刘家才会真正和孙家建立血亲关系。毕竟刘备和孙夫人的儿子,就是孙权的外甥。有了血统作为纽带,孙刘两家的猜忌自然会少一些。
  刘备入蜀后,孙夫人被留在了公安,守起了活寡。在《三国演义》中,孙夫人是受孙权的诱骗,乘船回了东吴。而根据真实的历史,孙夫人很可能是主动要回东吴。
  公元214年,孙权派大船来接妹妹,而孙夫人则顺手带走了刘备唯一的儿子刘禅。很显然,孙夫人和孙权想以刘禅作为人质,胁迫刘备归还荆州。而赵云早有防备,他与张飞一起"截江夺阿斗",才免除了刘备集团的一场大劫。
  孙夫人走后,刘备反而乐得清闲。而此时,刘备集团的重心已经由荆州转向了巴蜀,孙刘两家的关系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因此没有再寻求接回孙夫人,而是选择迎娶西蜀大将、豪杰吴懿的妹妹吴氏,想以此赢得巴蜀豪强的支持。而这一举措,仍是大谋士法正的建议。
  一开始,刘备对迎娶吴氏还有抵触,认为她是同宗之妻,在伦理上说不过去。然而在法正的再三劝说下,刘备最终还是应允了这门亲事。公元214年,刘备与吴氏成亲。没有孙夫人掣肘,刘备顺理成章地与其他妻子产下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刘备的儿子虽然不像曹操那么多,不过好歹还是扩大了自己的亲族。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吴氏被立为王后,诸葛亮亲自为她颁发了王后玉玺。
  在笔者看来,刘备冷落孙夫人并非智慧之举。若想与强大的曹操对垒,就必须维持与孙权的同盟。然而刘备集团占据了孙权的上游,若孙刘翻脸,刘军就可顺流直下,直取建业,而孙权一方根本来不及布防。因此相对于远在天边的曹操,刘备反而是孙权的心腹大患。若刘备想维持与孙权的互信,不仅需要约束强横的关羽,还需要善待孙夫人,与她生出个一男半女。
  但是刘备惧怕于孙夫人的强横,主动与其分居,而这无疑会加深孙权对刘备的怀疑,加强其夺取荆州的决心。孙夫人回东吴仅仅六年后,孙权趁关羽北伐之机,夺取了刘备控制下的荆州。三年后,刘备亲自率兵东征,结果兵败于夷陵。吴蜀两国的内讧,最终让曹魏渔翁得利。而蜀汉实力的削弱,也让刘备恢复汉室的梦想化为无根之萍。因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不与孙夫人亲近甚至与她分居,是一个极为失败的举措。
  了解了正史中的刘备和孙夫人,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收获?为了让大家学习更多历史知识,从历史中学习谋略和大格局,我给大家推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毕竟普通历史爱好者,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作为过渡。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编,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本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购买。
网站目录投稿:尔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