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如水岁月,稍纵即逝,高考陪伴,无限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来不去,无对无错,记录下来,留住刹那~ 重新认识内向 晚上接孩子,去的早了点,遇到熟人说了几句话,很快学生们放学出来,各自打道回府。 路上小伙和我说,看到你竟然主动和人家说话聊天,我很惊奇啊。不待我询问,解释说因为你内向嘛。 这倒让我惊奇起来! 几分沮丧中,不由喟叹心理学之深刻洞见,"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在于自己如何认为,而在于别人如何认为。"换句话说,你认为自己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如何认为你。 人生误解多在于此,人生自知之明因此而彰显可贵。 之后更多感慨,既有小伙"内向"用词观察描述之坦率,更是自己如何面对"内向"这个现实的经历! 或许,平时最惯常的思维方式,就是黑白分明,好坏清晰,对人好的时候恨不得掏心掏肺,对人不好的时候恨不得咬牙切齿,做到中庸其实不容易,集中表现出来就是褒义贬义词语的使用上。 比如内向,常看到有家长抱怨孩子,太老实了,以后咋办呢。这里暗含的是贬义词语的感受,一个内向的孩子,以后会遭遇更多挫折,失掉更多机会,走向社会后落在起跑线上,容易吃亏,会被人欺,这样的糟糕至极不合理理念会带给家长焦虑。 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这种焦虑会或明或暗传递给孩子,孩子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评价,就会不自觉地对号入座,表现的更加羞怯。 这在心理学有个专业术语,叫"投射性认同",父母把自己的担心焦虑投影到孩子身上,孩子无法辨识这样的感受其实只是父母的感受,并不代表真实的自己,却会不由自主的本能接受认同。于是真的会成为父母心里担心的那个模样,论证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于此相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当皮格马利翁这个国王每天对着自己雕刻出的美女雕像朝思暮想时候,感动了她,真的成为国王期待想象的活生生的人。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人所担心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期待的,因此说"担心就是诅咒",因此说"多祝福少担心"。 我说了上面这么多的话,从心理分析上很容易看出来我的确敏感内向,不然不会如此关注。 不过我不会接受自己对上述"内向"含义的认同,因为知道小伙子说的内向与我刚刚说的内向不是一个含义。准确的说,小伙用的是一个中性描述用词:内向是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爱说无聊的话,不愿意参加应酬社交活动,并不带有评价判断价值观的贬义意味。 这才是我对小伙最看重最得意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努力描述事件人物,但是记得不要随意去给评价,不用自己的价值观下判断,点到为止即好。 记得很早时候与小伙分享过的笑话一则,"应酬"。老爸嘟囔着对孩子说,自己要去参加一个应酬,孩子问何为应酬,回答就是参加一个不想参加的活动,"去一个不想去的地方"。第二天,孩子背着书包去学校,出门前和老爸招呼道,"我要应酬去了"。 聪明的学者为了较方便的归类描述一个人,出现了人格特质方法论。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到大众化的"血型说",乃至今天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同的"大五人格特质理论",就是这样孜孜不倦的试图进行描述。 "大五人格理论"采取五种特质维度,对人进行归类描述,包括"开放-封闭,责任感-不负责,外倾-内倾,友善-冷漠,神经质-情绪稳定"。其中描述内外倾的特质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向与外向"。 作为一个维度指标,内外倾是指个体表现出的兴趣关注点更多在周围环境,还是更多在自己内心,本身就是一个定性指标,更没有褒贬好坏优劣之分。 早期精神分析三驾马车之一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就是典型的内倾型特质人格,也正是荣格系统提出阐述了"内外倾人格理论"。 作为从小就特别在意关注内心感受的人,荣格一生都致力于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如同他大学毕业决定放弃炙手可热的临床医生职业,而去从事冷清的精神科工作,因为他认为"搞清楚一个病人内心心理活动更有意义"。当绝大数精神科医生拿着症状明细对照收治病人时候,荣格却潜心研究病人内心心理,最终提出"集体潜意识""原型"等概念,在探索人类心灵之路上走在绝大多数人的前列。 因此,区分开一个概念的中性含义与这个概念的感情含义,极其重要。概念原本是归纳后的共性描述,这与把概念指向一个活生生的人,甚至直接等同于一个人,是极其不同的两回事。 因此,无论内向,还是外向,不过一个定性的概念描述,当然不等同一个人。一个人重要的是明白,如何发挥独特的个性,与当下这个环境适应起来,更好的成为独特的自己。 比如正像积极备考的小伙这些年轻人,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与努力,注定会在未来某个蓦然回首时候,感谢曾经拼搏过的自己。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