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一些财务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几点工作体会,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财务会计;问题 当前,我国国企改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原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二是保留原国有企业,将原国有企业中优良的资产分离出来,并建立新的股份有限公司,新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独立开展的,并具有独立法人组织。国有企业改制对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影响:将原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会将其所有的债权债务都转接到新改制的公司中,并依据评估结果来做相应的账务调整;另一种改制方式的账务处理方式则会相对简单些,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只需要依据评估结果来建立新账,就不需要考虑资产评估增减值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相关财务问题 (一)企业资产评估前应当要进行清产核资 部分改制企业在没有进行清产核资的情况下就委托中介机构来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对其自身的资产情况没有具体的概念;部分企业由于财务工作失误而出现错报的现象;部分企业为了一己私利,在进行申报评估时,往往会出现漏报或少报的现象;加上中介机构资产评估方式多样,这使得企业的评估价值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企业改制在资产评估前应当进行清产核资。 在具体的清产核资工作中,通常是由改制企业和中介机构共同进行,以确保评估可以依照改制的要求来进行合理的调节,为下一步开展评估奠定基础。为了让清产核资工作更为规范化,邀请上级资产管理部分共同参与会更为妥当。如若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资产,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财务处理。 (二)重视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评估 区别于一般企业改制,国有企业的改制除了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外,还需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控股公司批准,并且在国有企业现有资产处置中,应首先向资产管理部门申请处置,随后在获批后方允许对资产进行处置,例如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在获批后可作为国有股的形式投入改制后企业中,或者直接进行置换;而国企的负资产则须经产权交易所以零资产转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国有企业的改制是较为繁琐的,因而这就造成了部分国有企业在改制中较快完成而通过采取新设企业的名义直接进行改制,即这些国有企业直接以货币直接注册新设企业的方式,将资源置换以及资产评估等重要环节忽略,随后国有企业的原资产会被新企业以内部协商价购买,这就极易导致暗箱操作的产生,从而造成国有企业的大量流失。对此,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除了严格遵循程序开展外,还应当重视起资产评估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改制中加强资产评估的应用,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国有企业的资产得到合理合法地处置。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相关会计问题 (一)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 首先,企业改制应明确一个改制基准日,并将该基准日作为起点来编制新公司组建头三年的会计报表。企业在改制前,其报表所采取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会计政策等内容均与新成立的股份公司不同,因此,仅能作为原始报表,而不可以将其来作为改制成立的新股份公司的会计报表。其次,应依据企业改制的重组方案来明确新成立公司的具体经营业务,并且,应将其和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财务数据以及经营性存量资产依照《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来对股份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编制与调整。最后,股份公司应在"会计报表编制基础"中简要披露改制过程中费用、收入、利润以及所有者权益、负债、资产等项目的剥离方法与原则以及上述6个会计要素的差异,并对其是否遵循配比原则进行详细说明。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的问题 新成立的股份公司涉及到过去3年和最近一期的财务会计数据,都应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会计准则来进行相应的追溯与调整,其中,对股份公司影响较大的要数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政策。如若某一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过高(合计>50%)或是过低(合计小于5%),则企业应对其原因进行详细披露,不然,则会存在资产减值提取秘密准备或是提取不谨慎的嫌疑。在《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中,企业应有8项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以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然而,现阶段我国税法允许税前列支的仅仅是依据0.5%计提的坏账准备。加上企业改制时,所制订的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前正常是要在新成立股份公司后执行的,所以,需要全面考虑与斟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政策后再进行合理的制定。 (三)资产增值、减值的会计处理 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资产增值与减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规范的处理方式应是依据评估保证来对相应的资产科目进行调整,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进行纳税调整。而具体工作中,常用的处理方式是调整资产科目的增减,按原账目价值计提折旧,并且可不进行纳税调整。第一种处理方式,账务处理比较复杂,工作量大,而第二种方式,掌握处理相对简单,工作量也没有明显的增加,但相对而言就不够规范与严谨。 参考文献: [1] 黄晓波,孙成刚.国有企业若干财务会计问题的思考[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04). [2] 艾胜果.国有企业改制后若干财务问题的探索[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3] 齐芬霞.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