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境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对此,高级技校、技师学院虽然仍然坚持其"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以实习教学为主"的"两主"方针,但其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其数量、结构和素质都凸显出了与我国科技发展和工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缺陷,目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足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估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针对这一目标和任务,通知中还明确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完成该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即:"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国家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培养基地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 中央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要求、方法既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方针,也将使职业教育面临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更应在新的形势下转变办学理念,发挥自身优势,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不断创新,以求更快发展。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认识。 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以市场为办学导向 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技术进步的要求,首要任务是进行专业改造和升级,提高培养层次。 一个时期以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培养层次多以中级技能人才为主,专业建设中的高新技术含量不高,知识不新,致使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能力不强,其表现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不久,由于对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极不适应而过早地下岗和失业。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从提高培养目标,对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其高新技术的含量,适应科技发展和工业技术进步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做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如同企业对其产品的升级和改造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解决供需矛盾,适应社会需求。 十五期间,中央就提出"用信息化带动制造业现代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以实现制造业跨越式的发展"的战略。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而生产过程数字化是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要求企业的生产劳动者必须掌握数字化装备的实际操作过程。不言而喻,按照这一要求,技工学校原有涉及制造业的所有专业几乎都必须改造和升级,与其相关的诸如工业电气、汽车制造、维修、家用电器制造维修等专业也必须进行智能化升级,甚至于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产的一些专业。 以上这些专业的升级和改造势必带动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师资队伍的重新建设、教学设备设施的升级换代等一系列工作。当以上工作完成后,一个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科技发展,符合工业技术进步要求的极具竞争力的专业就建立起来了,其直接成果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专业的建设升级、发展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以市场为导向,把握专业建设规律并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转变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理念,提高培养层次,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 客观地说,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一贯的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长期以来,技工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办企业或合作的企业伙伴。但这种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合作模式却一直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层面上,校企合作固有的理念是:学校在教学中受制于实习场地、设备设施、师资等客观条件,企业则为求得低成本的产品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一现实让校企走到了一起,这种合作理念决定了校企合作的低层次:企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学校则"企图利用"企业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转变理念,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使校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进入到更高层次呢? 站在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的角度,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以下方面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 1.要认识到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的主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是学校的"市场"。学校应按照企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配置标准,做好需求预测,进而制定出学校的培养目标、层次等。也就是说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一切应服务于、服从于企业的需求。由此,企业的主体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校企合作的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转变。 (2)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必须依靠企业的环境。由于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利用开发日新月异,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国内外技术项目的引进和研发、攻关更是刻不容缓,而这正是培养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理想环境,再加上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有这些都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沃土。 2.要认识到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基础作用 学校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教学规律讲,高技能人才在进入校企合作培养之前的专业基础教育应充分考虑校企合作培养的特点,扎实打好基础,需在学校完成的所有课题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对于劳动意识、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和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等内容也应安排一定的学时,只有充分地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为校企合作做好"接口"。 (2)树立"合作的过程就是服务于企业的过程"的理念。从规范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到对市场的预测、专业的确定、课程的设置以及对专业的改造,甚至于对合作中学生的管理都要充分体现服务精神,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衔接更为顺畅。 校企合作理念的转变是我们探索成功合作方法和求得合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学校的基础作用,并能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正确处理主体作用、基础作用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把握校企合作的规律,进而探索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方法,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各项技术项目,并在学习和就业中显示出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被企业认可,并为企业带来利益,校企合作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除此之外,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要在政府的协调、政策的扶持下建立起制度,才能具有更好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环境。 笔者认为,就目前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办学条件而言,如能进一步转变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就会在实现中央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任务的工作中发挥重要角色,并同时发展和壮大自己。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