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走向生活情境


  【摘 要】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它要求教师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和责任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的传统惯性思维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应通过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实施跨科目协同合作教学,以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和巧用作业布置,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应用意识;数学;小学
  教育现代化要求养成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应用"是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这天然的要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即必须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也即实施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志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1]。本文对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阻滞因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
  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应是渴求知识的欲望,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和为学生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颇为关照,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学习的意义
  首先,这种教学方式重在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尤其是后进生,以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例子实施教学,更能让其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中的实际内容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使得教学内容有血有肉,生动有趣,让教学富有趣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这一教学方式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养成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良好习惯,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
  (二)对生活的意义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它要求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还应为学生过上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完满生活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体。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满足生活中基本的计算技能要求外,还应让学生对科学之"美"有所感悟,在学生心中播下对崇高文化追求的种子。如此,才能让学生享受人类文明之美,以成就完满之生活。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崇高的兴趣品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为学生追求崇高生活和过上完满生活做准备。
  二、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阻滞因素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教的怎样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决定教学的成败。因此,关于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妨碍因素也可以从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方面来阐述。
  (一)教师方面
  教师综合素质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中之重。生活化教学要求例子描述简单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让問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形成学生的应用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问题设计能力。再者,这种教学设计工作量也较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教师无责任心,教学草率,流于形式将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学生方面
  从这一方面来说,首先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障碍。对源于生活情境而设计的问题的解答,首先要求学生能理解题目的内容与问题,而对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阻滞因素。其次是学生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受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学生只重视书本中"文字"问题的解答技能的掌握,重视考高分,而不注重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因此应用意识薄弱,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对策
  只有学生习得了,教学才具有教育性,教育才得以真正发生。基于对阻滞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以提高通过生活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效。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其一,要提高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使案例设计题意表述清楚,通俗易懂,并让题目设计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二,要通过师德教育树立教师的责任心,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以保障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教学落到实处,归于实质,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实施跨科目协同合作教学
  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将生活中的实际内容转化为数学模型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加强教学的跨科目协同合作,通过语文教学辅助数学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这对于数学后进生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以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
  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容纳量大,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等优点见长。利用多媒体展现生活情境,能让教学案例可观可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它也能让教学更加富有趣味,让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学内容的可重复演绎,更是大大缩减了教师的工作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因此,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生活化教学,以克服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工作量大等问题。
  (四)巧用作业布置
  由于小学生自律意识较为薄弱,所以仅有少数人靠自觉,多数人需要靠制度。数学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家庭作业布置这一有效的制度性约束手段。教师可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试着将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相互解答。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安排优生予以辅助,或者安排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要按时对作业进行审阅与批改。对完成作业较好者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重视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早在1980年, 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就已正式提出"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美国1989年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更将"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列为学校数学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2]。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数学教学应顺应国际教育之潮流,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以应对时代之挑战。
  【参考文献】
  [1]任洪鹏."小情境"成就"大课堂"——再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6):72.
  [2]张天孝, 唐彩斌.美、日、德小学数学教材的共性特征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1):78.
网站目录投稿: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