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设平安校园、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王绚建议,教育系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检察机关的交流沟通,共同探讨促进青少年法治行为养成、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的良方,共同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研究,为平安校园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都高度重视依法治教问题,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等文件和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谈到全力推进依法治教时强调,要加大普法力度,切实提高教育部门、学校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依法治教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依法治教意识差,体罚学生、违规补课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法治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教育系统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监督和执行不到位等。 依法治教涉及各种教育法律法规问题,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是难有成效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与司法部门加强联合行动,扎实有序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一是切实建立长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各地区教育部门要和当地司法部门在经过充分调研、相互磋商后制定一系列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法治教育联动计划。在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创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校评选等方面,要有切实可行的机制。地区教育或司法部门领导不得随意切断部门之间的合作,要在原机制上进行完善和修改,切实有效开展部门联动式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二是全力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能。各地区要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法治副校长队伍。各学校要把法治副校长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司法部门要把法治副校长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法治副校长要根据工作计划常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在加强教师和学生法治意识、增强校领导依法办学的理念方面多下功夫。 三是努力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各学校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法治教育大纲全面设置法治课程,并借司法部门之力共同完善适合实际情况的法治课程体系。要在小学品德、中学政治课中融入法治教育模块,根据校情逐渐将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经历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