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场考试,有考试就会有排名古代的科举也不例外,考官会根据考生的答题试卷的优劣给他们排名次,对位居前列的人,会有不同的称谓,其中人们口中的榜眼是第几名你知道吗?它指的是全国第二名,第三名为什么为称之为"榜眼"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最开始第二、三名都称榜眼 科举考试创立于隋唐时期,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前三名分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所以人们口中的榜眼是第几名,它其实指的是全国第二名,当然了科举制度最开始创立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称谓,只是后来才有的,当然了,这不是随便起的,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科举和现在的高考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要填写个人信息,这在古代被称之为"名状",考完试之后,考官阅卷完毕之后会在一个特定时间公布考试结果和排名,称之为"发榜",为了彰显喜庆和尊贵,所以发榜一般使用的是黄色的布,能够上榜的都称之为"金榜题名"。 一般的会将第一名的"名状"排在最前面,所以人们将第一名称之为榜首、状头,后来有称之为状元。第一名之后,再往下,它的左右两边分别是第二名、第三名,它们的位置就如同人的两只眼睛,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榜眼",在早期的时候第二名和第三名都称之为"榜眼"。 后来到了北宋的时候,才规定榜眼是第二名,探花是第三名,而之所以第三名称之为"探花",是因为科举开榜时间一般都在春季,这时正是百花开放的时候,考上状元的人都会宴请亲友,人们为了让第一名更加的显眼,就会这折一朵鲜花插在头上,而第三名虽然比第一名和第二名稍次一些,所以取名"探花",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的探花,不仅有才能,而且还要求面容俊美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