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谈谈微信的新功能


  本文主要是了解微信此次大升级的变化,了解微信新功能的产品战略、产品功能、产品表现以及产品体验等,分析微信新功能的优劣势和后续发展等。
  微信在去年年底更新了微信7.0的版本,相较于6.X版本的变化较大。首先在APP的图标就变得更加扁平化,虽然这个是趋势,但我还是喜欢IOS6那个风格的设计;然后就是整个UI界面变得白色的,乍一看确实有点不习惯,但用了这么几天下来,我个人的感觉是喜欢这个简约的风格的;最后就是三大功能的更新:强提醒、看一看/公众号、时刻视频。
  也许是无聊,前天看了1月9号微信之夜张小龙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改变了之前对于7.0微信的误解,重新地认识了一下新版的微信。于是也有了写一篇体验文章的想法,迫于思维和文笔有限,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
  1. 概述
  1.1 体验环境
  手机机型:Iphone6s Ios10
  APP版本:微信7.0
  1.2 体验目的
  了解微信此次大升级的变化,了解微信新功能的产品战略,产品功能,产品表现以及产品体验等,分析微信新功能的优劣势和后续发展等。
  1.3 微信新版本介绍(摘抄微信更新界面)
  用【时刻视频】,记录眼前的世界。也可以给朋友的视频【冒个泡】,告诉他你来过。
  界面全新改版,更清晰直观的视觉与操作体验。
  可以在看一看里浏览朋友认为好看的文章。
  在聊天详情页中,可以给单聊设置强提醒。
  2. 新功能
  2.1 强提醒
  从微信的更新提醒来看,在聊天的详情页可以给单聊设置强提醒。可以理解成QQ的特别关注,保障及时收到对方发给你的信息,甚至会把对方发表的动态推送给你。身为一个单身狗我对于这个新功能是毫无兴趣的,甚至我觉得这是马化腾强行要求张小龙加上去的,打工仔都知道老板总是无时无刻想要召唤你。
  后来我看了微博之夜,张小龙的解释是想把这个功能覆盖到线下/线上。
  线下场景: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在想要买一杯喜茶或者在饭点的时候想要去比较好吃的饭点吃个饭,总是有漫长的队伍在等待着你。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如果用排队的时间去逛一下商场,你就会发现,你钱包里的钱已经支持不了你去这家店吃饭了。开个玩笑,我是说这些时间应该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排着乏味的队伍。
  所以,当我们用微信去关注某家店的公众号之类的,完成点单,设置强提醒,接下来到你取餐的这段时间都是你自由安排的时间,你可以自由地安排。
  线上场景:
  当你关注了你心仪的一件宝贝在某个时间有打折优惠,而你很容易因为忙碌忽略了这个节点才后悔不及,强提醒的功能在这个场景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个人理解的一些不成熟的举例,具体还要看以后得应用。我只是希望这个功能能把基于个体对个体的应用取消掉,毕竟这个和"已读"功能一样会给非单身用户带来无形的压力。
  2.2 公众号
  2.2.1改版的目的
  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继续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更方便了。
  不是他看到这个文章效率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些内容有没有吸引力。
  2.2.2 解决了什么问题
  当公众号推送文章时,用户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最终导致结果是用户可能忘记而错过了一篇优质的内容。
  微信7.0的订阅号界面和6.X的公众号界面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下面两张图片很清晰地看出来。
  新的排版方式:
  订阅号还是维持万年不变的按更新时间排序,7.0版本相较于6.X版本新增了经常浏览的订阅账号模块,并且有更新的小绿标提醒,解决了用户在短时间阅读可以及时获取想要的内容。
  即使消除掉推送的红点,在阅读新的推送时,能够在公众号的界面形成一个信息流,而每个公众号的主推内容都会以一个"概述+图片"的样式清晰地出现。你可以在界面就选择阅不阅读这篇文章。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样在我看来是提高了用户的阅读效率的,虽然会导致出现很多的标题党。
  2.2.3 目标
  最终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任何人)都能够进入这个平台进行文章的创作,让平台内容更加丰富。
  2.2 看一看
  我印象中微信的看一看板块好像很久就有了,一直也没有去打开这个功能。不过在接触到子弹短信的资讯流的时候感觉这个板块太好了,我可以一边看新闻一遍聊天,而且不用在两个APP之间来回切换。老罗说腾讯有意愿要投资子弹短信,我猜是看上这个模块了哈哈哈
  关于新版的看一看的部分有两个模块,好看和精选。前者代表着社交推荐,后者就是我猜就是用来对抗今日头条的机器推荐了。不过我不能理解的是,如果微信是一个用完即走的高效率APP,看一看用来留住用户时间的模块难道不是相矛盾?
  不管了,就先看一下这两个更新模块吧
  好看:
  在2.1的公众号模块还有一处小的更新,就是原本文章底下的"点赞"变成了"好看"。
  当你对一篇文章按了好看之后,这篇文章会出现在看一看的好看界面当中,你可以发表你的看法,并且你的好友也可以在下面与你进行讨论。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跟你分享到朋友圈是一个道理的。
  那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更新?
  朋友圈有篇文章,如果十个好友转了,你会看到十条信息。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人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
  与其让朋友圈变得拥挤不如新设立一个广场,让更多人进来,也让朋友圈回归到"文字+图片"的简洁的信息流。
  微信要做社交推荐阅读,如果汇集到一个地方,从数据的收集技术来看,我从不专业的角度来想,应该是更容易实现。微信给出的解释是,微信本身不做阅读,要做的是让每个人帮助其他人阅读。毕竟人都是惰性的,大多数人都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收集汇总知识。所以基于社交推荐阅读模块的出现也显得理所应当。
  这里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与朋友圈相同,很多人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你朋友分享的文章与你的兴趣爱好不同,或者三观不同的时候,你会不会去改变对他的看法?当然三观这方面不谈,因为朋友圈就能判断。
  那假设兴趣不同呢?我对这方面还是持开放态度,单独一个人的接触知识的范围是有限的,这时候就需要不同的人帮你填充你缺失的那部分知识,这也是我们需要朋友的原因。
  推荐:
  基于机器算法的推荐。从你日常生活中了解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进而推荐相关的文章给你阅读。如果你用过今日头条就会明白其中的逻辑。我是比较害怕这种方式的,我会觉得完全裸露在这个世界,不带一丝衣袖。其次它的推荐会让你阅读的内容很单一,没有跳跃,也算自我封闭的一种吧。
  不过到目前我还没看到微信在这一块有类似于今日头条那么可怕,都是基于我关注的一些公众号内容来推荐,还没出现涉及到我日常的生活。我也希望它不会变的那样,窥视你的生活,再送给你一波接一波的广告。
  2.3 浮窗
  这个模块虽然不是本次的更新,由于我之前的版本没有这么一个模块。这次更新体验下来感觉还不错,也存在点缺点,同时它也和看一看/公众号的阅读相关,所以就在这里讨论一下。
  2.3.1 解决了什么问题
  相信你会经常碰到一个情况,就是你在阅读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或者填一个问卷调查之类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给你发信息你是没有办法退出来回复的。反正我是经常碰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对这个功能还没用之前就觉得太人性化了。
  2.3.2 操作步骤
  以阅读文章中途回复消息为例:
  文章界面右滑,手指不离开屏幕滑移到右下角设置成功,界面出现一个小圆窗;
  回到聊天界面后完成聊天,再点开悬浮窗可快速回到文章界面继续阅读;
  第二次回复消息就不需要在重复步骤1动作,直接右滑即可;
  文章阅读结束后,长按悬浮窗后托至右下角,取消悬浮窗。
  优点:能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查看回复消息,避免回复不及或者错过重要消息。
  缺点:点击文章阅读页面完成阅读后,退出到点击悬浮窗前页面,而不是停留在设置悬浮窗之前的信息页面,需要再次进入看一看阅读文章。步骤繁琐,不如第三方后台切换方便,在小程序面前更是鸡肋。
  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希望微信在这个功能上能做到两个应用。
  音乐:一样的道理,我是个很懒的人,我不喜欢在两个APP不断地切换的。所以如果微信可以再拓展一个歌单模块,集成到悬浮窗状态我个人是能接受的。
  视频:根据等下要讲的时刻视频的模块和小视频的发展来看,我预估微信未来可能会做短时间的直播或者VLOG形式的视频分享。那么到时候这个悬浮窗我觉得就是一个比较牛逼的板块了。
  2.4 时刻视频(视频动态)
  2.4.1 什么是时刻视频
  时刻视频是一种让你可以拍摄15s小视频来记录当下的时刻或心情。可以对视频进行编辑,发表后可进行互动,视小视频保留的时间为24小时。
  2.4.2 时刻视频出现原因
  必要性:
  文字常常被表达一个人思想,但要展示你想表达的人设需要比较高的文字功底,而图片却显得更加容易,也更加直观。小视频对比起图片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小视频出现更是必要的。
  而早在几年前,Snapchat Instagram twite 微博都先后出现即焚概念的视频。
  用户心理:
  朋友圈: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所以当你放朋友圈的时候,你会对朋友圈进行充分地美化,比如反复的修饰图片,比如转发一些不属于你思想的文章。——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留下你是你朋友圈表达的样子的印象,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你,是你为自己设计的人设。
  而当朋友圈这个空间随着你的好友不断扩大,你每次发表朋友圈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你甚至不想让新的朋友了解你的过去,于是大家都会习惯把之前的朋友圈删掉。微信自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半年可见之类的限制。
  这些在我的理解,我觉得微信可能是意识到了朋友圈的动态在不断减少,而朋友圈的社交关系对于微信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所以微信退出了这些功能来减少用户的压力,鼓励大家发表动态。
  即刻视频:
  由于朋友圈被错误使用,充当了一个人设推广的角色。所以需要有一个让你无压力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真实观点的渠道。
  用张小龙的原话就是: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比较勇敢的自我表达。
  2.4.3 时刻视频的体验
  上传:在「我」tab 页,右上角小相机,点击即可拍摄或上传时刻视频,在长按拍摄或者上传后,可以进行文本编辑、表情添加、位置。
  时刻视频的发表条数没有限定,可同时或分时发表。
  注:发表按钮是一个蓝色的"就这样"按钮,按张小龙的说法是为了让用户真实地发出动态,不加任何修饰,所以我们也就看不到有任何类似抖音的修容算法或者Instagram的滤镜和音乐。我比较看好微信是走Instagram方向。
  查看:
  由于体验渠道有限,根据网络的统计,时刻视频在微信内目前有7个入口可以查看:
  「我」tab 页下拉,可以查看自己的时刻视频;
  如果一个群里有用户发布了短视频,群的右上角会出现一个不封闭的圆环,点击可以查看群内好友发布的短视频,和抖音浏览方式几乎一致;
  点击某个好友头像进入其个人主页,如果他发布了短视频,下拉就可以观看;
  发布了短视频的好友,在朋友圈的 timeline 里,头像右上角会出现一个蓝色的非封闭小圆环,在朋友圈里直接双击头像就可以观看这个用户发布的短视频;
  群里的操作也是类似,双击小蓝环头像,直接查看该用户的短视频;
  打开通讯录界面,在星标朋友的右侧也会出现一个小圆环,点击就可以通过 timeline 的方式,浏览所有星标朋友发布的短视频;
  点击「我」-「相册」可以进入全新的相册界面,可以查看自己的时刻视频。
  在仅有的两个 timeline 视频流里(第2条群内短视频和第6条星标短视频),操作类抖音,上下滑可以切换视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双击进入好友时刻视频时,返回的操作是下拉视频。
  互动:
  查看其他人的时刻视频时,左下角有一个小气泡,点击一次会留下来过的痕迹,长按则会触发文字评论(如果不点击泡泡不会出现浏览记录)。
  查看自己的时刻视频时,长按气泡会看来留下痕迹朋友的列表,长按视频则会触发删除视频的选项。
  2.4.4 Instagram的即焚小视频
  我比较熟悉的instagram和微博故事,微博故事几乎就是抄袭instagram。
  由于我不可抗力原因,我已经很久没有用过Instagram了,操作步骤大同小异:
  1.主界面右滑或者点击右上角的相机或者你的限时动态的加号,三个渠道都能进入拍摄界面;
  2.拍摄建可设置的信息两个模块,普通拍摄视频和直播;(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微信会发展录像直播的原因)
  3.在拍摄界面可调灯光、模式切换相机等,右上角可进行发表的详细设置;
  4.视频拍摄结束可对视频进行文字、声音等编辑,还能进行滤镜添加,并且可以下载到本地;
  5.视频发表后出现在主页面的最上端,带有更新提醒。
  2.4.5 微信时刻视频和INS的限时动态的差别
  操作流程:
  从拍摄者来看,两者拍摄和上传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微信的功能隐藏得比较深,且入口单一,INS优势比较明显;
  从阅读者来看,尽管微信有七大入口可以观看时刻视频,但相对于INS的简单粗暴确实处于一个弱势,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可爱在性感面前一文不值。
  视频美化:INS有强大的滤镜功能、音乐添加功能,屏蔽功能。本身即焚视频就是希望用户无压力地发表内容,如果不能屏蔽掉你的老板、客户是没有办法做到无压力的。
  视频推荐:INS的视频入口在主页的上面显眼位置,用户可以直接点击观看。INS会推荐你一些好看的视频,或者共同朋友的限时视频。我想原本微信应该属于熟人社交,不会做这一模块,但我们从时刻视频的微信群观看入口可以看到微信是有往推荐这一块去做的。
  阅读反馈:INS只要有人阅读,视频的作者就会知道谁看过,也支持评论。
  不同于INS,微信只有当观看的用户点击了泡泡,视频的作者才会知道谁看过。我记得张小龙说这个的本意是让观看的人不要有压力,也确实,微信的这个观看入口确实会让人很有压力。但他好像没有考虑到作者的心情,人是需要有反馈的。正如朋友圈大家都期待着被点赞/评论,如果发一条视频没有人看,下一次再发表的可能性也许就打了对折了(没有数据基础的猜想)。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对于微信的这个时刻视频设计是不能理解的。对于张小龙的不希望用户有压力地发表真实的自己,INS的模式(即焚+可屏蔽)完全是可以满足的。
  2.4.6 我想象的微信时刻
  微信7.0的更新有 5 亿人吐槽,有 1 亿人教张小龙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 8 亿人看不懂"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是属于比较有没有自知之明的那一亿分之一,在时刻视频这个功能上面,我希望能做出INS类型的形式:
  拍摄入口:朋友圈主页面右滑或则下拉界面点击用户头像的"+"号。
  展示窗口:朋友圈主页面下拉,这个操作可能会和朋友圈界面刷新有干涉,但完全可以根据下拉的长度来判断是刷新还是拉下时刻视频的展示页面。(具体样式参考小程序,下图仅为一个概念想法。)
  具体实现可以参照INS这种比较成熟的APP。
  3. 总结
  对于新版的微信也仅仅接触了一周时间,体验可能还只是基于比较浅显的阶段。
  基于这段时间的体验,和听了张小龙对于更新这三个功能的讲解。我对微信称为一个大的平台持的是看好态度。在微信之夜的演讲,张小龙还对于其他功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讲解,网上有很多文字版本,可以去阅读一下!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微信会持续为你提供便利的功能,但不会去打扰到你原本的状态,而当你需要的时候,它正蓄势待发地为你服务。
网站目录投稿: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