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3 月 16 日,上海万国体育中心,得到大学 2019 春季开学典礼前夕。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六大校区的新学员,加上第0期同学集体到场参与,一同开启接下来为期3个月的学习旅程。 罗振宇在这次大班会上,发表了他对于得到大学的理解和思考。 —开场— 我不是校长,只是发起者 感谢大家从各地赶来,参加得到大学2019年春季的开学典礼。 我首先要澄清一件事。 很多人说,恭喜你当校长了。我要说,和得到大学要达成的理想相比,我自己太渺小了,我没有资格。 如果这个世界上,现阶段有谁有资格担任得到大学的校长,那可能只有一个人,查理芒格。 不是因为他和巴菲特的投资有多成功,而是因为我们目前课程的核心内容——"多元思维模型",是他提出来,并且让这个词名满天下。 不过,他岁数太大了,不适合干这么重的活儿……所以,我们对这位老人家遥遥致敬,校长这个位置暂时虚位以待。 那我罗胖是谁?我只是这个群体的发起人之一,荣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并带领我的同事为你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收获1— 真实世界 你们来到这里,将要陆续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作为一个率先走进这个世界的人,我得在今天这个大班会的场合,跟大家汇报:你在得到大学可能会收获什么? 你可能会收获的第一项东西是:"真实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空前丰富的时代,各种学习资源唾手可得。 那么,如果我们要有一个线下大学,一个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学校,我们到底应该提供什么? 这个问题折磨了我们很久,因为我们不想提供一个已经很充裕、没有独特性的东西,给如此优秀的同学们。 最后之所以选定了"多元思维模型"作为得到大学的第一波基础课程,其实源于我们的创业体验。 创业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平和中正,甚至性格也变得更加宽容了。 为什么?因为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真实世界要结果的过程。 如果我胆敢放纵一下脑子里的妄念和偏执,现实世界都会马上一个耳光打过来,指着我的鼻子,要求我做出修正。 在往前走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想在真实世界里做成一件事,其实不是一个放飞想象力的过程,而是一个时时刻刻在矛盾的两端中,找到那条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 所以,我私下开玩笑说,创业,不止是要世俗的成功,原来,它还是修行的蒲团。 真实世界,是我们走好这一生的最好的纠偏器。创业时间越长,有一种痛苦就放得越大——我不了解这个真实世界。 比如,我就不了解五环外的人怎么想,我就做不出一个拼多多; 我不了解小镇青年怎么想,我就拍不出《战狼》; 年轻人,老年人,码农,艺术家,文艺青年,对我来说,他们天天在我周围,但都是我穿越不过去的世界。 想到这里,我才知道,对马化腾的那句评价有多么值钱——"一秒钟能变成一个傻瓜"。 能随时卸下自己的认知存量,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这是一种神奇的能力。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自己的生命和真实世界连在一起,其实非常重要。 —— 举两个例子。 经纬投资的张颖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过去,富二代最恶劣的表现,无非就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赌。 但是现在呢?他们最快的败家方式,就是眼高手低,信心满满地做大额的投资,那真是家里有多少钱都能败光啊。 哎,这个现象说明什么?你想,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搭进去的不止是钱,还有身体啊。 身体能力是有限的,那这事再恶劣也是有限的。 但是投资呢?花钱靠的是想法,是观念,是对世界的抽象理解,一旦错了,那就是无底洞。 抛开道德评判不说,这个现象在告诉我们,人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随意放飞对世界的想象,而同时又丧失了对这个世界的真实体感啊。 有一次,和吴军老师私下闲聊,他也开玩笑说,钱这个东西,花是花不完的,但是投资是可以投得完的。 你看,不生活在真实世界,这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 还有一次,一位搞教育的专家,问脱不花,将来,你会让自己的孩子上那种贵族国际学校吗? 脱不花说,应该不会。 为啥? 表面上看,国际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应该更好啊,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脱离了真实的社会。 过去,社会是充分分层的,上层底层过着不同的生活,教育的方法和目标自然也就不同,反正将来各过各的生活嘛。 但是未来社会,谁也不知道怎么变化,现在的社会分层会不会延续。 你的孩子会骑马,会演莎士比亚,但就是不了解普通人的想法,你确信他会过好这一生? 你发现这个时代过得好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了解更多普通人的想法——五环外的想法,甚至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人的想法。 没有资源的教育肯定不是好教育,堆积了过多资源的教育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教育,它肯定也不是好教育啊。 这是一个有趣的反差。 我们这一代人此前受的教育,是为了脱离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 而未来,我们自我终身教育的使命,则正好是向反方向努力,理解更多的其他人,回到真实世界。 借用刘润老师说的一句话:"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所以,在得到大学的课程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在力求做到一件事,就是让你浸泡在高浓度的其他人的想法里。 48 节线上"多元思维模型"课程,每个周末的互相分享和案例,都在完成这个任务。 高据在世界顶端的用最抽象的方式操作金钱的人,比如一个投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处在各个社会分工里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画家钢琴师,有什么样独特的思考模型? 在我们不熟悉的地方,比如一个小镇上的生意人,跟我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得到大学交付给你的每一个内容,都不是那种结论明确的知识,它只是一个你平时可能不太熟悉的世界传来的声音。 我们尽可能做了浓缩,尽可能请了那个世界的高手,一会研发这套课程的教务长蔡钰会跟你详细说明。 你可以把未来 3 个月的线上学习,看成是一场奇特的体验。 你每天都在自己的生活轨道里正常运行,但是,每天,有这么半个小时,你脱轨了。 你和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式、问题类型、不期而遇。 —— 我知道你可能会说,这是兴趣类课程,我要是不敢兴趣呢?有那么大的必要性吗? 比如,我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指挥家是怎么工作的,没有用啊…… 这其实牵涉到对学习的一个天大误解。 有一个真相:一个知识你没有用,是因为你不会。 比如,你要是学会了编程,你会不自觉地用编程的视角来看待一切问题。 你要是一个结构工程师,你哪怕端起一个茶杯,也会从结构的角度来审视它。 你学会了什么,就一定会用这个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 高手的学习,从来都是这样——储备的思考模型越多,你海陆空立体作战处理一个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谓会做事的人,其实就是工具箱丰富的人。 —收获2— 平行宇宙 你在得到大学会收获的第二项东西是——多个平行宇宙。 这和第一点有点像,但不是一回事。 你不仅会学到 48 个思维模型,你还会拥有近百位同班同学,明天你会看到的上千名学长学弟,未来遍及全国的数万名各行各业的精英校友。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行宇宙。 为什么得到大学的招生这么严?会经过反复的初审和面试?只有十分之一上下的申请人会被录取? 在几乎所有大学 EMBA 都在为招生犯愁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这不是什么饥饿营销。这是因为我们要为你挑出足够好的同学。 这背后,有我们对终身教育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点燃人。 我们虽然开创了线上知识服务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们心里清楚,人和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彼此点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知识只是教育的工具,知识传递不是教育的目标。 —— 谁能点燃你?名师吗? 还是那句话,名师,大家都能请,我们不会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一件我们做不出独特价值的事情上。 能坐在今天这个现场的人,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找到各种自己仰慕的人,去向他学习,甚至是免费的,你们不需要一个这样的学校。 事实上,很多收费昂贵,动辄几十万的商学院,大家上它的动机,更多的也是为了同学,而不是名师。 得到大学想让这件事回到它的本质,因此,我们大大增加了同学中的多样性。 你如果仔细研究了我们公布的同学名录,你会发现,我们并不是挑名人、富人、有资源的人来当我们的同学。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高成就动机。 你身边的每一个同学,不仅对自己充满期许,对表达自己也充满了欲望。 今天,把你们聚齐在这里,我们该做的事情,已经过半,因为你们会彼此点燃。 我建议你这么思考你和同学的关系——你是君王,同学是幕僚。 —— 这是互联网时代新近出现的一种奇妙的可能,现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像一个君王。 只要打开一个特定的app,你就有几百个司机,上千个厨师,教师、秘书、按摩师供你调遣。 但是,我们想,过去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可能还缺一个君王身边必有的角色,那就是幕僚。 在历史上,一个要做重大决策的人,身边总是有幕僚团队的。 皇帝有自己的大学士,县官有自己的师爷,富家翁有自己的清客……这是一个很悠久的传统。 发展到现代社会,其实就是智库。 美国的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都是美国政府的幕僚。 但是请注意,过去这种幕僚提供的知识服务,是很难规模化的。它就是针对特定的人,面对的特定的问题,提供的场景特别具体的知识服务,一般人是请不起的。 而且这里面还充满了各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密信息,所以,互联网对此无能为力,这种服务无法通过互联网规模化。 但是得到大学也许可以,你要像一个有权者对待私人幕僚那样对待你在得到大学的同学。 好,那怎么用幕僚?八个字,"极尽尊重,操之在我"。 历史上有一个典范,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使用顾问,有两个极端的评价。 一种是说他用顾问,要把他们的最后一点智慧也要榨出来;另一种呢,是说他从来不听顾问的意见。 比如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是他在巴黎和会期间的经济顾问,但是他最后也没听凯恩斯的意见。 那你说,这两种评价矛盾吗? 我想,其实并不矛盾。 一个做事的人,以自己为圆心调动知识和智力资源,每一个围绕在他身边的顾问,都在帮他扩展一个具体方向上的认知边界。 比如劳合乔治他的地理知识很差,经常闹笑话。当然就需要顾问。 但是请注意,这个事是你自己的,任何方向上的顾问,他都只能帮你扩展边界,最后的主意需要你自己拿,他们不能负责,也不会负责。 不是说他们不专业,不负责,而是他们本来就是你的世界一个方向上的助手,他看不到全部。 如果什么事都听顾问和幕僚的。你就陷入了一个非常窄小的认知处境。 所以,对劳合乔治的两极评价,恰恰是对一个会使用他人智力资源的人的最高评价。 你的班上可能会有一个医生,他的用处不是为你求医问药插队挂号,而是为你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生死攸关的决策,提供来自医生的经验,这是一个医生天天在想的问题; 你的班上可能会有一个教师,他的用处不是为你孩子入学托个门路,而是为你如何把远期才能有效果的愿望变成当下就能实现的行动,提供来自教师的经验,这是一个教师天天在想的问题; 你的班上可能会有一个体制内人士。他的用处不是为你提供什么独家信息和办事方便,而是为你如何在规矩和弹性之间找到通向可见结果的通道,提供来自公务员的经验,这是一个体制内人士天天在想的问题。 认识他们,信任他们,向他们输出你自己的信号,接受他们向你输出的信号。 相信我,未来三个月,甚至此后更长的时间里,你们会拥用一种奇妙的人生体验。 每天你们在自己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但是每天你都会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领略其他陌生思考方式,这是一次小型的脱轨。 而到了每个周末,你还会和更多、更真实、更精彩的平行宇宙一起碰撞切磋,那是一次大型的脱轨。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 你对人生的掌控感,取决于正常和意外这两种成分在你生活中的比例。 在轨和脱轨,得到大学希望为你调配出一个甜蜜的比例。 —收获3— 知识传统 你在得到大学可能会收获的第三件事情,是一个"知识传统"。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变革的时代,这句话已经被我们说得烂熟。 但是,它真实的意思是什么呢? 一个最显见的变化是:人类整理知识的速度将远远落后于知识产生的速度。 在传统上,我们默认最可靠的知识来源,是书本或者是课程。 但是你想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而且是那些每个人都应该有所涉猎的知识,它们存在于哪里? 你想学习最新的互联网运营技术,最好的编程思维,最好的教育理念,等等,它们在哪里? 对不起,这些知识还没有来得及编程书本或者课程,它们只存在于精英们的头脑里,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迭代变化。 甚至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不让这些人处于特定的情境下、问题中,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所以,这个时代的学习方式,不仅《中庸》里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实还有一种,"逼问之"。 得到大学第零期的学长们,已经尝到了这种"逼问"的苦头和甜头。 每次的分享日和案例日,每个人的发言都要经过打磨。经过相对正式的产品化包装,然后才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呈现。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参加的人,都体会到了,什么叫体验?什么叫交付?什么叫产品化?什么叫自然语言?什么叫高自尊表达?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体验到了什么叫"表达之难"。 这是得到大学的服务中,一个很特别的因素:我们将被迫做正式的、向外行听众的精炼表达。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知道,未来,每个行业的红利,都将向擅于表达者倾斜。 道理很简单。所谓做成你自己的事,就是因为你发起了一个成功的协作。而发起协作最好的工具,就是表达你的想法,并通过最先进的工具传播出去。 表达,让你能够设置一个议题,这是每个时代的英雄都要做的事情。 用最先进的工具传播,让你的表达有效率,这是每个时代的英雄做成事的必要前提。 诸位来到得到大学,将见证一个传统的诞生。 你们的每一次成功的表达,都将汇入这个传统,并且还将不断滚动,形成一个浩荡的河川。 得到大学将会尽力地调动我们的资源,为各位的成功表达提供技术支持和传播渠道。 我们将尽力把你的表达让更多人看到,让得到大学后来的学弟学妹们看到,让你成为这个传统的塑造者之一。 —结束语— 挂的灯越多,路就越亮 以上,就是我预期你会在得到大学收获的东西。 我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中讲过,这个时代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知识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一个人学习做另外一个人。 这个时代的学习,是把别人的生命、智慧、经历,当做一盏灯悬挂在你自己的路上。 挂的灯越多,你自己的路就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