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一项新的量子物理实验为过去仅限于理论领域的想法提供了证据:在适当的条件下,两个人观察同一对象,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事件发生,而两种现实发展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 赫瑞瓦特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展示了如何通过重建经典的量子物理思想实验来让两个人体验不同的现实。 实验道具包括两名人类和单个光子(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充当粒子或波的最小可量化光单位) 光子可以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形态,直到有人实际测量它,才会坍缩成单一的形态。按照当前理论,波粒二象性是光子的叠加态——两种状态同时为真。(注: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都只能通过实验现象间接反映,而光的本质状态无法通过实验发现。) 实验过程中,一位科学家按部就班地测量光子,引发坍缩。他观测到的光表现为粒子状态。 另一位科学家不知道已经有科学家测量过了光子。然而,光子在第一位科学家的测量下已经具有确定的形态(粒子状态)。另一位科学家仍以为光子存在于波粒二象性的量子叠加态中。他观测到的光子是波粒二象性的叠加状态。 实验过程,两位科学家经历了不同的现实(第一位观测到了光粒子,另一位观测到光仍处于波粒二象性叠加中)。两者在技术上都是正确的,即使他们彼此的结果相互冲突。 这个实验把过去的思想实验带到现实,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分束器以及6个一组的若干组光子。 之前,其他的研究人员也设计出了实验流程,但这是第一场被成功进行到底的实验。 虽然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学术期刊的审查和发表,但其结果进一步烧坏了物理学本科生的大脑。思想实验变成了真实的证据——当谈到量子物理领域时,可能没有所谓的共同客观现实。 深层思考 1、光的状态与人的意识(观测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验中,第一位科学家通过观测导致光坍缩为粒子,另一位科学家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发现同一光处于叠加态中。 结论:人的意识可以影响并决定微观量子(光)的存在状态。 2、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不被测量(观测)之前,光同时处于波粒二象性的叠加态,当被观测时会坍缩为一种状态。 结论:微观世界并不真实存在,是类似于"信息"的无形非物质状态。波动性是微观世界的本质状态(目前科学家并不了解所谓"波动性"的本质),粒子性是宏观世界的表象。客观现实只是微观世界在宏观世界的投影,意识可以决定投影的存在形式。不同的意识状态可以创造不同的现实世界。 3、叠加态的现实意义。 1)多样性。宇宙是多样的并非单一的。如,宇宙历史、宇宙规律、宇宙元素。 2)凝聚性。宇宙是可以融合、共存的而非绝对的排斥。如,宇宙状态、宇宙物质、宇宙存在。 3)选择性。宇宙存在是可以选择的并非确定不变的。如,宇宙坍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