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锦集


  《冰箱里的灯》是一本由[美]苏珊娜·凯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一):回望深渊
  在我自己的断档时光里偶然看了电影 当时有猛然醒过来的感觉 很感恩 从不断下陷吞噬自我的泥沼中逃生不是不惊险的 所以把电影下载完放到硬盘里以后从不敢找出来二刷 生怕自己又陷入死胡同第二遍 听说书出版之后默默买了也不敢轻易开始读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终于在昨晚看完了 心情比想象中平静 真庆幸自己终于长大了:)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二):第二本关于精神病人的书
  精神病人的故事总是带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平行世界还是幻象,都带着超现实的想象力,书里说现实世界太刻薄,没有人在意你,所以活在平行世界也对他们而言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活在真实中的我们也有麻痹自己的方式。"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快速向前,都会有这样的停摆时刻。不要怕,打开门,灯会慢慢亮起来。"
  喜欢书中的两处:我只是看着那些树,什么也不说;而他只是看着我,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时光让我有种被善待的惬意。
  如果我曾经用某种激烈的方式叛逆过,那么当初那个疯狂的我如今已然远去了。但如果你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悄无声息的远离吗,或者说会离你多远呢?你一旦发作,又将是一场怎样深重的灾难呢?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三):一个女孩人生中的断档时光
  一直觉得精神病患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伤人的除外,他们有自己的平行世界。
  我们有规则,物质世界和约定俗成的一切,他们不过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的,这并不代表他们是疯子,只是最后会用过激的行动伤害自己或他人表现出来。
  最为震撼的是书的最后,凯森痊愈出院后,20年后的她研究曾经的自己作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客观冷静的分析,童年父母的忽视,青春期的迷茫无所适从,是原因,自我伤害感受到了痛苦,一步步走向死亡。
  凯森挺幸运的是出生在中产阶层家庭,麦克林恩医院在当时的医疗看是发达的,虽然她吐槽所谓的神经学家只会用氯丙嗪,医生不聊老虎与衣柜上来先喂药,起码痊愈了。
  她工作,结婚,离婚,交男友,旅行,看画展,医院给的诊断报告写"该患者已经有能力发展一段令人满意的支持性并且是长期的依恋关系"。感情似乎是她一直都有却从不令人满意的事,她期待被全身心的投入的爱,也希望自己的爱像维米尔的光线,"希望我们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会只是因为我注视着他而感到欣喜快乐,就像那个拿着信的女仆和那个戴着帽子的士兵一样。"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四):生而为人是如此难掩瑕疵,孤立无援,但我们都有维米尔的光线。
  2019年4月——《冰箱里的灯》 [美]苏珊娜·凯森 她一直很快乐,也很友善,总是乐于安慰那些不快乐的人。在那粉白相间、密不透风的紧实罩壳的保护下,她是如此完美无缺。那股驱策了她的力量,在她那曾经娇美柔嫩而今伤痕累累的耳边,轻声低语"去死吧" ,于是她祭献了自己的身体。 她划燃了火柴。 一天早上,有哭声传来。 午餐时,哭声依然没有停止。 傍晚时分,哭声变成了尖叫。 "我的脸!我的脸!我的脸!" "其实,我一直在等这一天,等了有些日子了" 我们或许都有离开的一天,她却把自己永远禁锢在了那个身体里。 所以说,何必要叫醒疯子。醒来面对的可能只有痛苦。 如果我曾经用某种激烈的方式叛逆过,那么当初那个疯狂的我如今已然远去了。但如果你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悄无声息地远离吗,或许说会离你有多远呢?你一旦发作,又将是一场怎样深重的灾难呢?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疯子。当生活不按计划直线前进,遇到混沌,遇到低谷,不用急着解脱,急着甩手。那可能成为你挣扎、努力过后,会"想念的时光"。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五):纵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要高歌向前
  有多少人在年少的时候敏感又孤独,在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的时刻,你是不是也曾困惑、迷茫?探索世界的触角已经伸展开,而世界是冰冷的墙。你无处发泄自己的情感,你用自己的方式抗拒这个世界。你和世界对峙,和自己较劲。你把自己想象成一把刀,直接又锋利的对抗世界。你不能安静的生活,你像一只困兽,无法突围。
  我们总是说,每次成长就是一次蜕变,一次重生,像是经历了一次死亡。
  成长的痛,每个人都会经历。
  荒谬的青春期,离经叛道的往事,"每一个问题少年一生中似乎都会经历一段用来想象自杀的日子,在近乎着魔的暴戾中完成由黑暗混沌到光明澄澈的穿越。"这样一段或长或短的时光,就是一段"断档"时光。
  有一部影片就讲述了这样一段"断档"时光。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Girl, Interrupted》(中文名:《移魂女郎》),由安吉丽娜•朱莉、薇诺娜•赖德联袂出演,安吉丽娜•朱莉因本片获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这部电影被很多影迷称为女版《飞跃疯人院》。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六):《冰箱里的灯》:只不过是平行世界
  很多人对于住过精神病院的人都感到好奇,这个人为什么会住进精神病院?有过怎样的经历?一般人都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精神病人,即使这个人已经痊愈康复,和正常人毫无差别,但在大众的眼里,住过精神病院似乎都是这个人一生都摆脱不掉的污点。但是,读了美国作家苏珊娜•凯森的《冰箱里的灯》,也许就会对精神病人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被送到那里很容易",那是一个与日常世界所平行的世界,一般人可能很容易就溜了进去。
  凯森以自己在精神病院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冰箱里的灯》,后小说又被改编为电影《移魂女郎》,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无论是小说和电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真实。可以说,这世上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极少数,而在被送进精神病院康复后,又能以如此客观的态度来将那段生活写出的人,莫过于凯森。18岁的凯森面对写论文的压力,吞下了50片阿司匹林,在自我解救后,她还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一住就是一年半。《冰箱里的灯》就是记叙自己如何被送进精神病院、自己的诊断记录、精神病院的病友故事、精神病院的作息生活制度、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以及自己在出院后那段所谓融入正常人圈子的生活状态。
  当凯森以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来写精神病院的生活时,让人会产生一种错觉,到底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精神病?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就正常吗?当精神病院用禁闭室来隔离人,用5分钟一次的探视来监视人,用一对一甚至多人对一人的方式来控制人,试问,就算是一个正常人,能够承受这些比监狱还要苛刻的生活吗?而令人讽刺的是,凯森住到精神病院的原因只是人格障碍,在多年后被踢出精神病手册的一个症状。
  虽然凯森在书中对自己入住精神病院持质疑的态度,但仍将此段经历作为自己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片段,是生活中的一段断档时光,时光流逝,抱怨焦躁渐渐平息,那段青春期在精神病院的日子,终究随着时间融化在静谧的岁月中,就如同冰箱里的灯,打开门,灯光会慢慢亮起来。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七):平行世界中书写平行的世界
  1.
  这本不算厚的小说,是一个关于疯狂的青春故事。青春如果不曾疯狂,似乎缺了点什么。但正在经历的人,却要为之付出不少代价。这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解。在自身,则是难以避免。   小说开篇就提到了"平行世界"。   "在平行世界中,我们熟悉的物理法则是无效的。向上抛的东西不一定会落下来,一动不动的身体并不会真的静止不动,并不是所有动作都能激起我们预期的反作用力。时间也不例外,变得殊为不同。它可能循环,可能倒流,可能毫不连贯地从此时跳跃到彼时。构成世间万物的各种分子排列也不再固定,可以随意变换:一张桌子可以变成一座钟,或一张脸,或一朵花。"   而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本身,也是一种平行世界。在小说中,幻觉与真实都是平等的,都同样表现为文字,也同样可以被曲解、被标记、被引用。而我想苏珊娜·凯森之所以在多年之后,选择用小说来回忆青春期的相对隔绝的那段岁月,也或许是因为她依然困惑——在文字世界里轻而易举的事,为什么在真实的世界就如此艰难,而这两者的边界到底又在何处。   精神病医院将她的情形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各种不确定感,空虚、乏味、人际紧张,进而导致自伤与自杀行为。呵,边缘型,走在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她望着左右两边的世界,无法区分,无法面对。她无法说服自己向前走,她只好停下来。   2.
  小说中除了苏珊娜,还有同样陷在青春中的姑娘们,比如莉萨。她们性格不同,但遭遇的困惑相似。   有一次我问她:"莉萨,为什么你从不在夜里横冲直撞或是大喊大叫?"   "我也需要休息,"她说,"我只是不睡觉而已,并不意味着我不用休息。"   人们会对精神疾病的患者有极端的揣测,病人之间也是如此。苏珊娜写着自己遭遇的凉薄,也带出了其他人的。我们渴望别人将我们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去理解,但我们也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地、个性化地理解别人。   "那位上音乐课的女孩坐在另一种光线之中,那是一种支离破碎、愁云惨雾的生活的光线。我们在那样的光线中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生而为人是如此难掩瑕疵,孤立无援。"   这么一来,她看到的孤立无援,或许也只是无聊罢了。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八):青春无需被纠正   谁的青春期没有过一点叛逆的念头,尤其是在高压的教育体制下,不想学习、只想恋爱,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一个女生有了这样的行为,就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成为了精神病院中的一员。   美国作家苏珊娜•凯森的《冰箱里的灯》一书是对25年前自己在麦克林恩精神病院为期18个月的治疗经历的回顾与反思。1967年,18岁的苏珊娜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她对上大学兴味索然,感兴趣的只有恋爱和写作。在他人怀疑和嫌弃的目光中,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吞下50片阿司匹林后,被一个只会面了15分钟的医生送入那间很多名人都待过的精神病院。   反观过去,苏珊娜剖析了彼时自己的精神世界,自杀的导火索仅仅是因为不想写一篇美国历史的论文,她想杀死的是意识中自我怀疑的那一部分,脑中的争论令人过分辛苦,也许唯有一死方可摆脱。自己的喜好、人生方向没人乐于倾听、理解,即便是最亲近的父母和以治疗为名的医生,他们将她视为异类,却不去探究为何如此。于是,各种过激行为便成了发泄并与人们对抗的唯一选择。这究竟是潜意识中的有意行为,却被误认为病人成疯成魔的证据呢,还是病人本身真的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苏珊娜的情况更倾向于前者。当然,院中每个小伙伴的病症都不同,苏珊娜只是将她们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呈现出来,而心底并不十分认可医院对她们每个人的诊断结论。   麦克林恩收费昂贵,但用当下的眼光看来,治疗方法并没那么科学。长期承受被苏珊娜嗤之以鼻的5分钟一次的查房本身就会令一个正常人陷入疯狂状态。医生的治疗方法也没有太多建设性的意义。伴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当时的手段:《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描述在苏珊娜眼中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病与无病的界限如此模糊。看到她对那段岁月如此清晰完整的记录,足以说明她当时并没有毁灭性的精神问题。感知比别人强烈,思维不停摇摆,而正是这种敏感的特质令她成为了一名作家,记录下那段断档的青春。   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行为模式被约定俗成的观念绑架,被丢进精神病院作为对他们反叛的一种纠正,是多么粗暴的解决办法。但这似乎又不应被完全否定,院方也的确提供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使需要帮助的人暂时远离社会中的困扰源,有空间恢复思考,与有同样问题的小伙伴共同生活、交流,也是积极的一面。   这是一本视角相当独特的书,可以以此了解精神病人略显神秘的精神状态、脑中会经受怎样的风暴侵袭;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因为普通的烦恼或不认同感就轻易自我否定,每个人都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为之努力的权利,这种逐渐开放的包容性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证据。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九):打破平衡   看镜子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但是从别人眼中看到的你我,未必就是自己认识的自己。青春是一场看似没有规则的游戏。青春中,你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你想做的事,你可以打破规则,打破平衡,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想象,尽情做疯狂的、刺激的或者开心的事。青春里可以没有约束,但我们却又生活在一定规则之中。这些规则和约束是我们想打破的,因为我们想要自己的世界。   《冰箱里的灯》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角度来描述在精神病院的生活。这本书视角独特,创意新颖,几乎每章都附有张病历表。从这些病历表当中,我们看到苏珊娜的变化。18岁由于高考压力,学业压力,吃了50片阿匹西林,之后被诊断为性格障碍。但她还是不大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送到这里。于是她和医生聊了十五或二十分钟,就把她关进了精神病院。还是自己签字把自己关进去。在精神病院里。她和她的朋友打架、斗殴、吸烟、喝酒等等。她们做着似乎不合常理的事情。但仔细想想,在我们的青春期中,这样的事情好像也挺多的。难道有这些不太平衡的行为就有"精神病"?我不赞同这样想。青春期中我们大多是叛逆的,具有很多打破常规的做法。我们渴望打破常规,渴望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安排,自己做主,渴望有独立的空间,独立的人格。就像我们经常说,我的青春我做主。   苏珊娜在47页中写到:还有一个不大寻常的、打破平衡的前提:我总是处于某种对抗的状态。对抗,就是我的抱负和雄心。那个世界,不管它是致密的还是空洞的,对我的影响只有一个,那就是挑起我的对抗。不该奕奕清醒的时候,我沉沉酣睡;本该口若悬河的时候,我缄默不语;伸手即得的事,我据而远之。我的欲求,我的渴望,我的甘寂寞、无聊厌倦以及惊惧害怕,都是我的武器。我用它们瞄准敌人——那个世界。我的自我完整性,似乎正仰赖于持续的对那个世界说"不"。   如今人们生活压力愈来愈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一些精神疾病也随之而来。精神问题受到社会强烈关注, 比如"强迫症" "焦虑症" "暴躁症" "拖延症"等等。生活的压把我们压得似乎透不过气来。慢慢的我们习惯不打破常规,喜欢按部就班的做事情,这样似乎可以使我们生活的更容易一些。但打破平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苏珊娜和她的朋有们一直在打破平衡,苏珊娜没有选择和她同学一样的道路,她也没有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去当牙医,她想做作家而且打算不要孩子;乔治娜加入了可以提高自我意识的互动小组,之后退出结婚搬家;莉萨也有了艾伦,她甩了孩子的爸爸,但是它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公寓,她还想有个真正的家。按照她们的想法过自己的生活,她们也过出了自己的精彩。   打破平衡并不是为了制造混乱,而是为了让生活更有秩序。按照自已的意愿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敢于打破常规,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冰箱里的灯》读后感(十):白天不懂夜的黑   《冰箱里的灯》,记录了凯森在麦克林恩精神病院里两年的真实生活。18岁的凯森喜欢写作与谈情说爱,考大学的巨大压力,令她企图服药自杀而被送入精神病院。经过多年的治疗,凯森和她的病友们或死去,或离开……   抑郁究竟有多远?心理问题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就在不久之前,青年演员乔任梁的死惊动了整个娱乐圈甚至普通人,一则是因为他的年轻,二则是因为这样一个平素以阳光男孩形象示人的人竟然死于抑郁症。至此,抑郁症和网络暴力的问题被人们重新审视了一番。翻看他从前的博客,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他不快乐"的蛛丝马迹,如果抛开公司的利益和世俗的偏见,任由他活出自我,我想他也完全有机会走其他的路,而非这条不能回头的决绝。可惜,身在局外的公司和网民,都无法理解当事人的苦楚,求全责备多于心理疏导,攻击谩骂多于安抚关怀,最终,他选择了逃离来解脱自我。   上周,刚上初中的孩子回来说,学校布置了一个作业,是要他们自己编剧拍摄一部关于心理问题的微电影,她正在考虑在自闭症、抑郁症、自残等心理问题中选取哪个题材。初闻震惊,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要拍摄心理微电影,而她居然就知道这么多种心理问题的存在了……一细想却又暗叹自己的少见多怪:当年哥哥惊世骇俗的纵身一跃,让人们熟知了抑郁症这个名词;在汶川地震、校园暴力案件等大型事件中,心理疏导工作早已是必备的项目;心理医生、心理师这类行业时下成为都市的热门职业……一切的一切,都向我们揭示了如今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精神健康的重视度,所以才有了如今学校从小抓起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正是社会的变迁和文明的提升造就了这一切。   在我们身边这个世界,平凡而安静的流转,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凯森们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她们一直都在那里,不远不近。当所有的一切还未发生在我们自身之上,我们对于她们的世界完全无法认同和理解,就像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网站目录投稿:凌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