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的节目能在太空播放吗?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同一天的晚些时间,爱奇艺CEO龚宇在上海参加爱奇艺2016年iJOY悦享会。匆匆赶往会场的路上,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两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30多天里会干些什么,能不能看爱奇艺?" 这个突发奇想并非毫无由来。以用户规模、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计算,爱奇艺已是中国第三大APP——仅次于微信和QQ,也是中国用户在线观看视频的最大平台。"虽然前面还有两座大山,我们相信一定还会搬掉一座。"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说。 相比通讯工具类的微信和QQ,爱奇艺承担了更多娱乐的功用:每个月有5亿台以上的移动设备在看爱奇艺的内容,市场份额几乎是第二名优酷土豆和腾讯视频之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爱奇艺已经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用户的娱乐生活,而三个多小时的悦享会上所露面的重磅内容,可能每一个中国人在2017年都会耳熟能详。 领衔疾跑,从新秀到标杆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以下简称"优土")之后,视频网站的市场就呈现出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爱奇艺面临的对手,一个是有着丰富用户自频道的优土,一个有着渠道和社交属性优势的腾讯视频。未来几年,视频网站行业将主要是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土三家的游戏。但事实上,优土和腾讯视频在应对爱奇艺的持续发力时,已愈显吃力。 优土委身阿里后,可能会像当年的高德和UC 一样,被阿里慢慢吸收整合,用于拓宽自己的生态链,最终目的是圈住用户在阿里电商平台直接消费。通过阿里旗下的广告平台阿里妈妈,淘宝和天猫的商户可以直接将自家的商品广告,插播到优酷、土豆视频内。这本质上是淘宝、天猫在主站外寻找新的导流途径。但这些植入性过强的商品介绍,很难提起消费者的兴趣。 生于温室中腾讯视频,虽然挟微信和QQ的社交流量之势,但在内容打造和模式创新上却是短板,这也是为什么此前几度传出将被出售的尴尬。在腾讯泛娱乐的整体布局下,腾讯视频业务相关的IP资源分属不同的业务系统(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各自为政,平行发展,在内部资源整合和协同上面临着重重阻碍。腾讯试图用"大IP"的概念把视频和文学、游戏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但目前为止这种努力尚无明显成效。 成立六年,爱奇艺一直专注做好三件事:搭平台、灌内容、导流量。 平台:爱奇艺有2000多个工程师在搭建和优化平台,他们要在每天数十亿次的海量点击访问下保证平台的稳定性,为内容和流量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和根基,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内容:内容为王是娱乐公司的不二法门。爱奇艺的内容生产概括为"买你最想看的"、"做你最想要的"两个方面。在"买"和"做"方面爱奇艺不遗余力,2017年在内容方面的投入保守预计将超过100亿元。无论是版权采买还是内容自制,爱奇艺的投入都位居行业第一,并保持着数倍的年增长速度。 流量:版权内容上,平台IP价值远远领先于其他对手。《老九门》在爱奇艺的流量突破100亿,《胭脂》比第二名提前一周首破10亿。在自制剧方面爱奇艺不是最早的,但是发力最大,2016年爱奇艺自制剧流量已突破200亿。这些流量以10亿为计算单位,爱奇艺无形中把现象级内容的门槛提上了一个高度。 从流量渠道打拼的群雄逐鹿,到烧钱砸版权的峰火并起,再到资本驱动行业整合形成的巨头们分割市场,视频行业经历了数轮厮杀。爱奇艺一路领衔疾跑,从一个后起之秀渐成行业标杆。 此刻,如果再用"网络视频公司"定义爱奇艺,不免过于狭隘,它正在成为一家羽翼渐成的娱乐集团。爱奇艺曾抛出过一个视频行业商业模式的苹果树模型。去年,这棵模型至少一半以上还是蓝图,但今年已全部变成了现实。 在龚宇的描述中,一个以视频内容为核心的爱奇艺娱乐世界地图更加清晰:以技术和产品成为整体支撑,不断丰富VIP会员、电商、游戏、直播、漫画、阅读和电影票等业务。 服务好两个"上帝" 爱奇艺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台前的"上帝":用户;一个是背后的"上帝":广告商。 爱奇艺每天有超过2亿用户、每月6亿用户,70%以上是移动端,10%智能电视端,传统的终端PC用户已降到百分之十几的份额。要服务好这个上帝,爱奇艺紧盯三点,第一是丰富的内容;第二是良好的用户体验,不卡、清晰;第三是实现娱乐的一站式体验,打通线上和线下服务。 相比用户需要的优质内容和良好体验,广告商需要的是最大限度触达用户并实现转化。据说,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全球各地给500强的高管授课时,开头和结尾总是引用两张同样的幻灯片。第一张是"市场变得比市场营销更快",最后一张是"如果五年内你还用同样的方式做生意,你将要关门大吉。" 眼下,数字营销早已不是微信、微博等各种营销工具的低维组合和叠加。营销的娱乐化、内容化、移动化已是行业共识。 拥有可以与微信、QQ相提并论的流量端口的爱奇艺,无疑对企业的数字营销有独特价值,但这种价值需要专业挖掘。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爱奇艺投入大量的技术和产品的力量,把这些广告效果的价值源源不断地转移给营销类客户。 爱奇艺面临的挑战是,泛娱乐内容的主要消费人群是90后和00后,这些年轻群体对传统广告不敏感,如果广告内容缺乏亮点和创意,很难让他们产生共鸣,所以传统形式上的植入效果不是很好。这些挑战促使爱奇艺必须打破常规,生产更有趣、更有料、更有效的现象级广告才能应对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2016年爱奇艺加快了对创新营销产品和技术的探索。这些广告以原生的内容做平台,在创意性、用户转化率等方面都获得了用户的好口碑,给广告主带来显著的经济回报。 互联网金融公司爱钱进CEO杨帆透露,跟爱奇艺在流量和社会化营销上的合作,使主动搜索使用爱钱进的自然流量上升了5倍、付费推广转化率提升20%~30%;东鹏特饮董事长林木勤表示,通过在爱奇艺热播剧中植入"创可贴"广告(可以在关键场景和对白中把企业广告无缝地贴在屏幕上),东鹏特饮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约50%、今年在饮料行业销售额提高了近35%;《姐姐好饿》在爱奇艺播出第二天,客户的电商成交量比平时增长了8倍。 "这些创新的广告形式本身其实和内容的界限不那么明显了,已经成为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实现了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品牌产品和内容宣传结合得更加紧密。"爱奇艺首席营销官王湘君说。 2017年,爱奇艺将把创新广告产品变成营销重大策略之一,打造一套完整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的链条。爱奇艺副总裁陈潇透露,除了内容领域之外,把广告产品的价值做到最大是今年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情,将在多个方面提升广告产品,包括框内、贴片广告、会员广告、促销广告、移动广告和原生产品等。 服务好两个"上帝"并非易事,这要求爱奇艺必须在内容端、技术端、营销端、乃至整个行业建立更高的标准。"爱奇艺娱乐王国已经成为一个现实,我们会把用户带到跟视频内容相关的各式各样的服务里,这个服务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和完善。"龚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