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二十六章) 17.1 阳货(1)欲见(2)孔子,孔子不见,归(3)孔子豚(4)。孔子时(5)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6)。谓孔子曰(7):"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8),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9)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0)。"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 阳货想让孔子拜见他,孔子不去见他,阳货就送给孔子一头煮熟了的小猪。孔子探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就去拜谢他。两人在路上相遇了。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跟你说话。"阳货说:"怀藏才能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叫做仁德吗?不可以!喜欢参与政事却屡次错过机会,可以叫做聪明吗?不可以!日月消逝,岁月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 注释 (1)阳货:名虎,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的人。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平子死,阳货囚其子桓子而专鲁国之政。(2)见(xiàn):使……拜见。(3)归(kuì):通"馈",赠送。(4)豚:小猪。这里指煮熟了的小猪。(5)时:通"伺",窥探;探听。(6)涂:通"途",道路。(7)曰:"曰"以下直至"孔子曰"前,都是阳货自问自答。(8)怀其宝而迷其邦: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言孔子不仕,是怀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怀宝:比喻怀藏才能。(9)亟:屡次。(10)岁不我与:岁月不等我。与:犹等待。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6章感悟。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1)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相差很大。" 注释 (1)习:习惯;习染。 感悟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然而本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一个人后天的习染,譬如社会环境、所结交的人群、所受的教育、品德修养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以至于造成与他人在品性上形成较大差异。这反映出孔子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荀子·劝学》对此亦有深刻的论述: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木材用墨线量过后一加工就笔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一磨就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会聪明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这是说学习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意思是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时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这样的。这是说教育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直,白沙混进黑泥里,就随之变黑了。兰槐的根叫芷,如果把它浸入臭汁里,君子和一般人都不会接近和佩戴它。不是芷本身不香,而是所浸泡的水是臭的。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止邪辟而走近正直。这是说社会环境和所结交的人群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这正如俗话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刘向《列女传·母仪》云:"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都是说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孟子学坏。孟母三迁的故事,很能说明"习相远"的道理,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品性。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1)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绝顶聪明的人和最愚蠢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 注释 (1)上知下愚:孙星衍《问字堂集》:"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20章感悟。 17.4 子之武城(1),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2)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3)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4)之耳。" 译文 孔子到达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子游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在上位的人学习道就会爱人,百姓学习道就容易服从使唤。’"孔子说:"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只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 注释 (1)武城:鲁国邑名。(2)莞尔:小笑的样子。(3)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5岁,此时为武城宰,提倡以礼乐为教。(4)戏:开玩笑。 感悟 子游擅长文学,与子夏同属孔门文学科高足,20多岁担任武城宰,认真贯彻实行孔子所倡导的以礼乐为教的政治主张,所以当孔子来到武城时,他听到满城都是弦歌之声。弦歌者,乐教也。乐教者,治国之道也。孔子认为,以子游之才,当治理诸侯之国,如今仅治理一邑,于是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子游是大材小用了。子游则不以为然,于是他引用孔子的教诲来回答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此道,乃孔子所倡导的先王之道,即仁道。用什么方式来宣传先王之道呢?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经常把礼乐并提,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8)意思是"《诗经》能使人振奋,礼义能使人在社会上立足,音乐能养人性情"。这是把音乐当成自我修养、培养情操的一种途径。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13.3)意思是"名分不正确,言语就不会顺当合理;言语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之教就不会通行;礼乐之教不通行,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这是把音乐当成教化人民、推行仁政的一种途径。 子游所引用孔子的话,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治邑,都可以用音乐来推行教化,来宣传先王之道,果如是,则在上位的人就会爱人,百姓就容易服从使唤,上下和睦,则国治邑亦治矣!子游所引用孔子的话,也说明他把孔子关于礼乐治国的主张铭记在心,并运用于实践,深得孔子之心,所以孔子很严肃地告诫弟子说:"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意思是"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只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对子游治理的武城所充满的"弦歌之声"表示了充分肯定。 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1),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2)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3)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5)乎!" 译文 公山弗扰凭借费邑叛乱,召请孔子,孔子准备去。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召请我的人,难道是白白召请我吗?如果有人任用我,我将使文王武王之道在鲁国复兴!" 注释 (1)公山弗扰以费畔:公山弗扰,季氏的家臣,任费(bì)邑宰。后来背叛季氏而拥护阳货,与阳货共执季桓子。畔:通"叛",叛乱。(2)末之:没有地方去。末:没有。之:到……去。(3)公山氏之之: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为宾语"公山氏"前置的标志;后一个"之"是动词。(4)徒:徒然;白白。(5)为东周:使文王武王之道在鲁国复兴。为:复兴;振兴。何晏《论语集解》:"兴周道于东方,故曰东周。"周道,就是周文王武王之道。东:东方,这里指鲁国。皇侃《论语义疏》:"鲁在东,周在西,云东周者,欲于鲁而兴周道,故云吾其为东周也。" 感悟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施先王之道。所谓先王之道,就是先代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是孔子心目中的圣明君王。《礼记·中庸》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意思是孔子尊崇效法尧舜的行为,遵守周文王、武王的法制。"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8.19)意思是"尧的恩惠多么广博啊!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尧的功绩那么崇高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美好啊!""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8.18)意思是"多么崇高啊!舜和禹都拥有天下,而不亲自参与处理事务"。"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3.14)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文采多么丰盛啊!我遵从周礼"。"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17.5)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我将使文王武王之道在鲁国复兴!"孔子认为,先王之道的基本内容是礼乐制度和仁义道德。孔子主张对西周所建立起的礼仪秩序给予充分肯定,并非复辟倒退,而是想以此来改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使动荡的社会恢复稳定的局面。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就会卓有成效,慈惠就能让人服从。" 感悟 《论语》中"恭"有二义:一是容貌端庄严肃。孔子提倡"色思温,貌思恭"(《论语·季氏》16.10)。意思是"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端庄"。孔子"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1.10),"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7.38)。意思是"孔子温和而严肃,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二是待人恭谨谦顺。"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15.5)意思是"自己不用亲政而能使政治清明、天下安定的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天子之位而已"。子夏亦强调君子"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12.5)。 孔子指出在"恭"方面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反对"足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5.25)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过分恭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二是恭要近于礼。"子曰:‘恭而无礼则劳。’"(《论语·泰伯》8.2)"恭则不侮。"(《论语·阳货》17.6)有子也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1.13)意思是"恭敬符合礼,才可免遭耻辱"。这就表明:"恭"超过礼(足恭),则自卑过甚,人不辱之而己自辱;"恭而无礼"则难免疲惫。此所谓"过犹不及"。今之"不亢不卑",或许就是孔子所提倡的"恭"而"近于礼"吧! "宽"是宽厚,是宽宏大量。孔子认为执政者要宽宏大量,反对"居上不宽"(《论语·八佾》3.26)的行为,因为"宽则得众"。 "信"是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之一。在社会生活当中,诚信主要用于以下两个领域:一是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这是个人的修身之道(请参见《论语·学而》1.4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感悟),二是为政者要以诚信治国,这是为政者的治国为政之道(请参见《论语·颜渊》12.7章感悟)。 "敏"是勤勉。孔子认为,人的知识学问皆是从勤勉中求得的,他坦承自己的学问就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意思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通过勤勉可以获得知识学问,通过勤勉可以使得做事而卓有成效,因此孔子说"敏则有功"。 《论语》中"惠"有二义:一是恩惠;慈惠。"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论语·宪问》14.9)"惠人",就是仁爱宽厚的人。二是施惠;给人好处。"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论语·尧曰》20.2)"惠而不费",就是既施惠于民又不费财。百姓受到执政者的恩惠,当然就心甘情愿为其效力了,所以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 综上所述,"恭、宽、信、敏、惠"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是成为仁人君子所必备的品德,所以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五种品德就是仁了。"恭、宽、信、敏、惠"也是治国之道,所以孔子说:"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就会卓有成效,慈惠就能让人服从。" 17.7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2);不曰白乎,涅(3)而不缁(4)。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5)而不食?" 译文 佛肸召请孔子,孔子准备去。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去的。’佛肸凭借中牟叛乱,你却去他那里,怎么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说过这话。磨不薄的东西,不是最坚硬的吗?染不黑的东西不是最白的吗?我难道是匏瓜吗?怎能只是悬挂着而不被人食用呢?" 注释 (1)佛肸(bì xī):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任中牟邑宰。公元前490年,晋国大夫赵简子攻打范氏,包围中牟,佛肸据中牟抗拒赵简子。(2)磷(lìn):磨薄;损伤。(3)涅而不缁:涅: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矾石。这里指然染黑。(4)缁:黑色。(5)系(jì):悬挂。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1)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2);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4);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及其六种弊病吗?"子路答道:"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伤害;爱好正直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惹是生非;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胆大妄为。" 注释 (1)六言:六个字,即仁、知、信、直、勇、刚六种美德。朱熹《论语集注》:"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2)荡:放纵,不遵循礼法;放荡不羁。(3)贼:害;伤害。(4)绞:偏执;急切。这里指说话尖酸刻薄。 感悟 人的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孔子自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7.19)。意思是"勤奋学习就忘记了吃饭,乐于求道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快要到了,如此而已"。"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意思是"我不是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 人的品德,也是通过学习养成的。孔子所说的"学"主要包括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学习文献典籍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三大内容,其中孔子更强调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28章感悟)。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学习对于仁、知、信、直、勇、刚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关于仁、知、信、直、勇、刚是六种美德,请分别参见《论语·子罕》9.29章、《论语·学而》1.4章、《论语·卫灵公》15.7章、《论语·为政》2.24章、《论语·公冶长》5.11章感悟)。朱熹《论语集注》云:"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孔子认为,如果只是爱好仁德、智慧、诚实、正直、勇敢、刚强等美德,而不爱好学习,就难以明白为什么要爱好这些美德的道理,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这就是"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伤害;爱好正直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惹是生非;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胆大妄为"。反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意思是"如果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就能够做到爱好仁德而不会遭受愚弄,爱好智慧而不会放荡不羁,爱好诚实而不会受到伤害,爱好正直而不会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会惹是生非,爱好刚强而不会胆大妄为。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为何不去学习《诗经》?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培养观察力,可以培养合群性,可以学习讽谏的方法。运用其中的道理近则可以事奉父母,远则可以事奉君主;可以认识很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注释 (1)兴:起兴;联想。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引譬连类。"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也。"(2)怨:怨恨。这里指讽谏。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怨刺上政。" 感悟 此章主要是阐述《诗经》的社会功效。《诗经》"可以兴",是说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具有启迪思维的作用。"可以观",是说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观察力,可以通过《诗经》来观察风俗民情和政治得失,来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从而作为治理国家的参考依据。"可以群",是说学习《诗经》,可以培养合群性,它具有沟通交际双方思想感情的作用。"可以怨",是说学习《诗经》,可以学习讽谏的方法,它具有讽喻社会不良现象和不良政治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深刻地揭示了《诗经》的本质特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说学习《诗经》,可以认识很多鸟兽草木的名称,从而丰富知识。这是阐释《诗经》对于增长知识的作用。 孔子一贯倡导学以致用,学习《诗经》也不例外,所以他说:《诗经》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意思是学习《诗经》,运用其中的道理近则可以事奉父母,远则可以事奉君主。"事父"是齐家,是孝;"事君"是治国平天下,是忠。这是阐释《诗经》对于修身和行政所具有的作用。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习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不研习《周南》、《召南》,那就像正对着墙壁站立啊!" 注释 (1)《周南》、《召南》:都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2)正墙面而立:正对着墙壁站立。比喻寸步难行,不能见物。朱熹《论语集注》:"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感悟 《周南》共11首诗,其中《关雎》是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葛覃》是作坊女仆告假回家探望父母之诗;《卷耳》是妻子思念征夫之诗;《桃夭》是祝贺女子出嫁之诗;《芣苢》是写女子采车前子之诗;《汉广》是写男子求偶而失望的恋歌;《汝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诗;《麟之趾》是赞美子孙繁衍之诗。《召南》共14首诗,其中《雀巢》是写贵族女子出嫁之诗;《采蘩》是女子采白蒿之诗;《草虫》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诗;《采蘋》是女子采浮萍之诗;《行露》是写女子争取婚姻自主之诗;《殷其雷》是写夫妻临别时依依不舍之诗;《摽有梅》是写女子希望婚嫁之诗;《江有汜》是弃妇的怨词;《野有死麇》是写青年男女恋爱之诗。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些都是描写爱情、婚姻和家庭的诗篇,都与夫妇有关。能正夫妇,然后方能正父子、正君臣,否则那就像正对着墙壁站立,寸步难行。此章也是阐述《诗经》的社会功效。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1)?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2)?" 译文 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注重玉帛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是注重钟鼓吗?" 注释 (1)玉帛云乎哉: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玉,圭璋之属。帛,束帛之属。言礼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贵者,乃贵其安上治民。"(2)钟鼓云乎哉: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乐之所贵者,移风易俗也,非谓钟鼓而已。" 感悟 礼,离不开玉帛;乐,离不开钟鼓。然而有的人只注重玉帛和钟鼓,反而忘记了礼乐的主要作用。皇侃《论语义疏》引王弼曰:"礼以敬为主,玉帛者,敬之用饰也。乐主于和,钟鼓者,乐之器也。于时所谓礼乐者,厚贽币而所简于敬,盛钟鼓而不合雅颂,故正言其义也。"又引缪播曰:"玉帛礼之用,非礼之本。钟鼓者乐之器,非乐之主。假玉帛以达礼,礼达则玉帛可忘;借钟鼓以显乐,乐显则钟鼓可遗。"朱熹《论语集注》云:"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孔子有感于此,于是说道:"礼啊礼啊,难道只是注重玉帛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是注重钟鼓吗?"孔子言下之意,是告诫人们要重视礼乐的本质,重视其教化作用,而不仅仅是形式。譬如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8)意思是"《诗经》能使人振奋,礼义能使人在社会上立足,音乐能养人性情"。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13.3)意思是"名分不正确,言语就不会顺当合理;言语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之教就不会通行;礼乐之教不通行,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由此可见,礼乐能使人修身养性,也能安邦治国。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 译文 孔子说:"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把这种人比作小人,就像穿墙洞的小偷吧!" 注释 (1)色厉而内荏: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色:神色。厉:严肃;严厉。荏:软弱;怯懦。(2)窬(yú):洞。 17.13 子曰:"乡愿(1),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是非不分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 注释 (1)乡愿:等于说好好先生。乡里的人多数认为他忠厚,实际上他是同流合污,以博取忠厚之名。愿:老实;忠厚。或作"原"。"原"通"愿"。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路》13.24章感悟。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1),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传播小道消息,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注释 (1)道听而涂说:从路上听到的消息又在路上传播出去,等于说传播小道消息。涂:通"途"。 感悟 从别人那里听说之后,自己又把它传播出去。"道听",其消息不一定真实;"途说",则是自己由误听误信而推波助澜,进一步扩大其传播的范围。这种道听途说的行为,对获取知识和品德修养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听信小道消息,而不问消息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反而被其迷惑,已属不智;如果再传播小道消息,而不考虑是否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则是误己误人而不负责任,又属不德。所以孔子认为:"传播小道消息,是背弃道德的行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吕氏春秋·察传》对此亦有深刻的阐述: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jué,大母猴),玃似母猴(又叫沐猴、猕猴,比玃稍小),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噽(pǐ),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意思是听来的话不可以不明察,经过几次传播之后就会把白说成黑,黑说成白。因此狗像大沐猴,沐猴像人,人与狗相去甚远,却有人说狗像人,这就是愚者犯大错误的原因。对所听到的事情如果审查,就可以成为福;对所听到的事情如果不加审查,还不如没有听说过。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听说了管仲的才能,而任用他为相,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听说了孙叔敖的才能,而任用他为相,他们都进行了审查,因此齐国和楚国都称霸诸侯。吴王夫差从太宰噽那里听说了关于勾践的情况,于是接受了越国的求和,晋国的智伯从家臣张武那里听说了可以消灭赵襄子的建议,他们都没有进行审查,因此吴国最终被勾践灭亡了,赵襄子暗地联合韩康子和魏桓子,杀了智伯。 《吕氏春秋·察传》告诫人们:"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意思为凡是传言都一定要认真研究,对于人的传言一定要用是否合情理来验证它。"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意思是言辞很多好像似非而是,很多好像似是而非。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辨。这是圣人的谨慎之处啊。那么怎样才能谨慎呢?要根据事物的实际和人的情理,用它来判别自己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如今信息传播渠道发达,小道消息和谣言已不再仅仅是以"道听途说"的方式传播了,而是借助互联网、报刊、手机等工具快速流传。某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散布一些小道消息甚至谣言,对此我们应该深思熟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17.15 子曰:"鄙夫(1)可与(2)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3);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4)矣。" 译文 孔子说:"小人可以事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到时,就担忧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担忧失掉。如果担忧失掉,就会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了。" 注释 (1)鄙夫:粗俗浅陋的人,犹小人。鄙:鄙陋;见识短浅。朱熹《论语集注》:"鄙夫,庸恶陋劣之称。"(2)可与:可以。与:以。王引之《经传释词》"与"字条云:与,犹以也。《易·系辞传》曰:"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言可以酬酢,可以祐神也。……《论语·阳货篇》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言不可以事君也(孔传曰:"言不可与事君。"皇疏曰:"言凡鄙之人,不可与之事君。"皆非也。下文"患得患失",皆言鄙夫所以不可事君之故,非谓不可与鄙夫事君也。……颜师古《匡谬正俗》曰:"孔子曰:‘鄙夫可以事君也与哉?’"李善注《文选·东京赋》曰:"《论语》曰:‘鄙夫不可以事君。’"变"与"言"以",正与经旨相合)。《史记·袁盎传》曰:"妾主岂可与同坐哉?"言不可以同坐也(《汉书》"与"作"以")。《货殖传》曰:"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汉书·扬雄传》曰:"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与为朋。""与"亦"以"也。互文耳。(3)患得之:何晏《论语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也。"(4)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 感悟 小人不可以事奉君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小人不能当官,因为小人患得患失。人如果患得患失,就会为了得到地位、权利、金钱等,不惜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去争夺,也不顾人格尊严去乞求,一切以"得"为荣为目的。为了保住地位、权力、金钱等,又不惜玩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总之,这种人一切只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而不顾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也不顾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君子则反是。君子并不担忧地位、权力、金钱等,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4.14)意思是"不担忧没有职位,只担忧没有任职的才能"。在君子看来,一个人所获得的职位、官位应与其德其才相称。我之德才尚不足以获得某个职位、官位,因此不值得为"无位"而担忧,此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14.30)。意思是"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忧自己没有才能"。我之德才足以获得某个职位、官位而未得,也不值得为"无位"担忧,因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1)我之德才不足以获得某个职位、官位而得之,倒是值得担忧。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愧怍之心;有愧怍之心,才会去努力增进德才来与所任职位、官位相称。 正是因为小人患得患失,君子则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见利思义",所以君子心底无私天地宽,快乐常相伴;小人追名逐利患得患失,忧愁常相随。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1)也。古之狂也肆(2),今之狂也荡(3);古之矜(4)也廉(5),今之矜也忿戾(6);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古人有三种毛病,现在的人或许没有了。古代的狂人不拘小节,现在的狂人放荡不羁;古代矜持的人品性正直,现在矜持的人脾气暴躁而蛮横;古代愚笨的人直率,现在愚笨的人狡诈而已。" 注释 (1)是之亡(wú):即"无是","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2)肆:不受拘束;不拘小节。朱熹《论语集注》:"肆谓不拘小节。"(3)荡:放荡不羁。(4)矜:矜持;庄重。(5)廉:棱角,比喻性格有棱角;正直。(6)忿戾:脾气暴躁蛮横。忿:忿怒。戾:乖戾;不讲道理。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 注释 (1)此章与《论语·学而》1.3章重复。 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1)也,恶郑声(2)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 孔子说:"我憎恶紫色替代了大红色,憎恶郑国的音乐扰乱了典雅的正乐,憎恶伶牙俐齿颠覆国家。" 注释 (1)紫之夺朱:紫色替代了大红色。诸侯的礼服是大红色的,朱是正色,紫是间色。孔子之时,有的诸侯用紫色做礼服。夺:更改;替代。《玉篇》:"夺,易也。"(2)郑声:春秋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孔子主张"放郑声",即抛弃郑国的乐曲,因为"郑声淫"(《论语·卫灵公》15.11),即郑国的乐曲淫靡。 感悟 请分别参见《论语·子路》13.3章和《论语·卫灵公》15.11章感悟。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再说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感悟 此章与《论语·述而》7.24章都是谈论"不言之教"。孔子主要是通过言说的方式来垂教传道的,《论语》中孔子之言,就是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有一天,孔子突然表示道:"我想不再说了。"孔子称他自己是"述而不作"。其弟子也往往是"述而不作",只不过孔子的所谓"述"是传述先王之道,而其弟子的所谓"述"是传述孔子之道。所以孔子的一句"我想不再说了",就使得子贡一头雾水,于是他脱口而出道:"如果您不说,那我们传述什么呢?"似乎只有通过孔子的言说,才能了解和传述孔子的思想。然而在孔子看来,垂教传道的方式并非仅限于言说,不言之教也是一种方式,可惜子贡不懂,于是孔子启发子贡道:"天说了什么呢?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说了什么呢?"虽然天没有言说,但是我们通过四季运行和百物生长,不也可以发现天在行不言之令吗? 拿尧来说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8.19)天并没有告诉尧应该怎么做,尧却能从天的无言中发现应该怎么做,于是他就效法天来治理天下,其结果便是"尧的恩惠多么广博啊!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尧的功绩那么崇高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美好啊!"由此可见,无言,并非就是不教。因此,虽然"予欲无言",但是还有我的行为可以观察啊,弟子是可以从我的身教而于无言处观其言的。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又怎么会没有可以传述的东西呢? 由此我们想到当今的教育。老师教育学生,固然是以言传为主要教育方式,然而老师的一举一动也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老师要"言传身教";学生学习知识,固然可以从老师的言传中获得大量的知识,然而也要善于观察老师的所作所为,并从这种无言之教中获得知识,尤其是做人的道理。譬如我的老师,都已步入耄耋之年,然而他们仍然笔耕不辍,而不知老之将至。虽然他们并没有直接告诫我应该如何刻苦学习、刻苦攻关,把读书和科研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云云,但是我从他们的行为中感受到了这种无言之教。说实话,有时我真的想好好休息一段时间,除了工作,就不再读书,也不再搞科研,然而想到老师们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和科研,就仿佛受到莫大的激励和鞭策,自己尚未退休,又岂能懈怠?于是又投身于读书和科研之中。 17.20 孺悲(1)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2)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译文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疾病为由拒绝了。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就拿着瑟弹唱,使孺悲听到。 注释 (1)孺悲:朱熹《论语集注》:"孺悲,鲁人。尝学士丧礼于孔子。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2)将命:传话;传达主人和宾客的话。将:传。 感悟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为什么以疾病为由拒绝他呢?朱熹《论语集注》云:"孺悲,鲁人。尝学士丧礼于孔子。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既然"辞以疾",也就罢了,为什么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就拿着瑟弹唱,使孺悲听到呢?朱熹《论语集注》云:"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孟子·告子下》云:"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我不屑于教诲他,这也就是在教诲他"。孔子和孟子之意,皆是说拒绝教诲他,从而使他反省老师为何拒绝教诲自己,从而改正错误。 "拒绝教诲",在老师而言,这不失为一种教育方式,但不可滥用,否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使得学生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已经是"朽木不可雕也";在学生而言,要善于从老师的"拒绝教诲"中反省自己,果如是,则可以从老师的这种"拒绝教诲"中受到教诲,同时也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1)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2);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榖既没,新穀既升(3),钻燧改火(4),期(5)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6)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译文 宰我问:"为父母守孝三年,丧期太久了。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必定衰败;三年不奏音乐,音乐必定荒废。旧谷已经没有了,新谷已经登场,钻燧取火的木材已经轮换,一年的丧期就可以了。" 孔子说:"居丧期间吃着米饭,穿着锦缎,你觉得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着美味也不觉得甜,听着音乐也不觉得快乐,平时的居住生活也觉得不舒适,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觉得心安,就那样做吧。" 宰我退出去了。孔子说:"宰予不仁啊!儿女出生三年,然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服丧期啊。难道宰予就没有父母对他怀抱三年的爱抚吗?" 注释 (1)已:太;甚。《广韵》:"已,甚也。"(2)坏:败坏;衰败。(3)升:登;谷物登场。(4)钻燧改火:燧:古代取火的器材。《礼记·内则》有"木燧,金燧",郑玄注:"木燧,钻火也;金燧,可取火于日。"用来钻火的木材四季不同,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zhè)之火,秋取柞楢(zuò yóu)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5)期(jī):一周年。(6)居处:平时的居住生活。 感悟 孔子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服丧期,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儿女出生三年,然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子女对于父母之爱的对等回报。二是《尚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14.40)意思是子张说:"《尚书》说:‘高宗居丧,三年不谈政事。’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百官各尽其职三年内听命于宰相。" 孔子之前的古人是否真的实行了"三年之丧",已无文献可考,然而即便如此,礼仪也需顺乎人情、顺乎时代的发展。因此身为孔子弟子的宰我,也对"三年之丧"表示不敢苟同。 宰我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丧期太久了。"其理由是根据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思想来对"三年之丧"提出异议的,因为"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必定衰败;三年不奏音乐,音乐必定荒废"。一旦"礼坏乐崩",又何谈以礼乐治国呢?因此宰我提出"一年的丧期就可以了"。孔子因此而批评宰我不仁。其实这并非宰我的不仁。所谓礼仪,主于敬,这正如曾子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1.9)意思是"谨慎地办好父母的丧事,追祭先祖,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忠厚了"。也正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5)也如子张所说:"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19.1)意思是"祭祀时能考虑严肃恭敬,居丧时能考虑悲哀,这样就可以了"。也如子游所说:"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19.14)意思是"居丧达到悲哀的程度也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实行"三年之丧",那么不仅将造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的局面,也必将影响孝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与工作等。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1)!不有博弈(2)者乎?为之,犹贤(3)乎已。" 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也不想,这种人难有成功。不是有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要好些。" 注释 (1)难矣哉:难有成功。何晏《论语集解》:"难矣哉,言终无成功也。"皇侃《论语义疏》:"以此处世,亦难为成人也。"(2)博弈:下棋。博:六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各执六棋,所以叫六博。弈:围棋。(3)贤:胜过;超过。 感悟 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17章感悟。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认为道义是最高的。君子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盗贼。" 感悟 请参见《论语·宪问》14.4章感悟。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1)而讪(2)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3)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4)以为知者,恶不孙(5)以为勇者,恶讦(6)以为直者。"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说别人坏话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刚愎自用的人。"孔子说:"端木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剽窃别人成果而自以为聪明的人,厌恶不懂谦逊而自以为勇敢的人,厌恶揭露别人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注释 (1)下流:地位低下。(2)讪:诽谤。(3)果敢而窒:果敢决断而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窒:堵塞;固执。(4)徼(jiǎo):求取;窃取。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徼,抄也,抄人之意以为己有。"(5)孙(xùn):通"逊",谦逊;谦让。(6)讦(jié):揭露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 感悟 说别人的坏话,往往不是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而是为了扬人之过。这反映了一种阴暗心理,一种嚼舌根的恶习。身居下位而诽谤上级,说明这种人目无尊长,并且喜欢造谣生事。勇敢而不懂礼节,则容易胆大妄为而干出越礼和违法之事。刚愎自用,则往往不能从善如流而闻过则改。这些都将影响到自身的品德修养。至于剽窃别人成果而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懂谦逊而自以为勇敢的人,揭露别人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这就更加令人厌恶。因为这样的人不知道这是自己的缺点,反而自以为是优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缺乏自知之明。孔子和子贡所厌恶的这些事,君子当常自我反省:我有君子所厌恶的这些事吗?若有,则当改之。 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1)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对付的,亲近他们吧,他们就不懂礼貌;疏远他们吧,他们就会怨恨。" 注释 (1)养:长养。这里指对付;相处。 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1)焉,其终(2)也已(3)。" 译文 孔子说:"到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辈子也就完了。" 注释 (1)见恶:被人厌恶。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年在不惑,而为人所恶,终无善行也。"(2)终:终生;一辈子。(3)已:止;结束。朱熹《论语集注》:"四十成德之时,见恶于人,则止于此而已,勉人及时迁善改过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23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