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重点对山区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攻坚战。《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精准建立教育扶贫台账;二是稳步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四是多渠道加大教育扶贫投入。 教师培训工作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的"国培计划"倾斜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教师培训,尤其是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工作为何贫困、如何扶贫、怎么脱贫,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是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必须予以回答。 我以为,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工作脱贫,精准施策、精准培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弱项、瓶颈。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关键。 第一,教师培训"贫"在哪里,又"困"在何处?我认为,是工作不到位、不充分所致。 "贫"在不到位:一是贫困地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不够重视,县级教师发展机构能力弱,片区教师研修组织人员缺,中小学及幼儿园敷衍校本研修(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二是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不符合乡村实情,如全员培训的有些主题与模块安排不适合他们,国培、省培、市培的内容"高大上",难以促进他们的发展进步。三是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缺乏实效性,送培到校、观摩学习(影子学习)还做得很不够;校本研修一般也难以有效实施;网络研修并不被教师认可,多数只是草草应付了之。 "困"在不充分:一是施策方面,缺乏对贫困地区县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教师培训专项督导,督政力度不够,常态化机制缺失。二是推进方面,培训调研不够深入,问题、短板、弱项不清晰;培训主题与模块安排、培训模式与方法不够精准,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三是落地方面,分区位(县城、集镇、乡村)、分群体(新教师、老年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得不到切实实施,大一统情况普遍存在。 第二,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如何"扶"?我认为,既要帮扶以补短板、强弱项,更要撑扶以突破瓶颈、强身健体。 帮扶方面,一要建强公共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专项培训经费,确立足额人均标准;强化片区(乡镇)教师研修组织(有牌子、有位子、有票子)。二要健全扶持服务体系:国家级培训予以倾斜;省级培训专门立项;市级培训设置骨干专项;县级培训精准内容方式,分区位、分群体实施培训。三要建好学习文化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制度机制;认可教师自主研修、合作研修;进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评比表彰;设立教师个体学习奖励基金池。 撑扶方面,重点做好"五级培训"的精准对接。国家级培训方面:重心下移到县,切实开展送培到校培训,做实观摩学习(影子学习);省级培训方面:有计划、针对性地进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专职人员、县级教师发展机构负责人及培训者、片区研修组织专业人员、基础教育学校校级领导的专项培训;市级培训方面:实施市域内乡村骨干教师全员培训;县级培训方面:实施分区位、分群体的全员培训;校级培训方面:做实片区(或教育集团)校本研修,落实教师自主研修。 此外,贫困地区实施优质教师培训,需在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改进、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制度完备等方面着力。加强调研,做到"深、实、细、准、效"。最后在制度方面,建立组织机构(含中小学幼儿园)及负责人、专兼职培训者、优秀参训教师评比表彰制度,形成常态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