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分析


  摘要: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生活实际,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培养策略 中职学生
  中职学生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输出对象,是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义务的自觉态度。然而,目前中职学生却表现出严重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在家不尊重、理解和体贴父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社会缺少社会公德。
  社会责任感缺失不仅不利于中职学生自身的成长,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针对中职学生的责任感不强甚至缺失的现状,本文提出责任情感认同、责任意识培养、责任生成和任务担当四种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一、责任情感认同策略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感认同可理解为产生情感共鸣,增进理解,进而引发相应行为。社会责任感需要以情感认同作为基础,通过引发中职学生对自我、人际和学校的情感认同,进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1.自我情感认同
  中职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原因之一就是自情感认同发展受阻,未产生自我同一性,而产生了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即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环境的角色,或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如時间混乱和自我肯定的困惑。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中职学生产生自我情感认同。一方面,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业表现,而这需要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不需过于远大,应符合现实情况,是可以实现的理想。通过这两个方面,使他们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2.人际情感认同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在中职学生的人际关系网中,交往最密切的人主要包括家长、教师和同学,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中职学生常常不尊重和理解家长、教师和同学,对这些群体持否定态度,即不认同他们。
  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培养其认同他人的情感,而这同样需要在交往中进行。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和家长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和他人交流,又要积极和学生交流,双方在交往中加深理解,让中职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促进他们对他人产生情感认同。
  3.学校情感认同
  学校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该学校群体,并且意识到成为此学校成员会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若学生在学校中体会不到价值和意义,也就无学校认同感可言,相应的,就不会遵守校规校纪,更不会在毕业后回母校看望,捐助学校。学校认同是学生和学校两个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关键在学校。
  培养学生的学校认同需要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学校以学生为本,学生才会产生学校认同,才会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才会产生社会责任感。
  二、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强烈的责任意识是良好责任感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培养责任意识入手,具体可以从家庭意识、公民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三方面进行。
  1.家庭意识培养
  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着子女的角色,是自己和父母共同构成了家庭,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因此做任何事都应将家庭考虑在内,要对家庭负责。其次,教育学生在行动中体现家庭意识,知行合一。学生要懂得体谅父母、主动关心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父母沟通。最后,虽然家庭意识培养应由学校负责,但家校合一才能使效果最大化,这就需要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予以辅助。溺爱或专制的家庭教育都不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民主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家庭意识。
  2.公民意识培养
  公民意识即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中职学生不仅是家庭成员之一,更是社会成员之一,因而应具备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应由学校和家庭共同负责,一方面开展法律教育,教育中职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公民。另一方面开展道德教育,某些行为虽不违反法律,但却违背道德。道德教育可采用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等方法进行,应教育中职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公物,使其树立每个人都取之于社会,也应努力回报社会的意识。
  3.团队意识培养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团队目标,坚定的目标有助于所有成员向同一个方向努力。其次,应明确学生的团队角色,虽然团队中有领导和成员,但所有人本质上都是团队中相互平等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部分责任,都应努力把工作做好。最后,作为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合作,学习和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行为,在学习上应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工作中应构建"工作共同体",成员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负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责任生成策略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和态度,通过单纯的说教很难真正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方法是"做中学",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获得启发。这也是一种体验教育,即通过受教育者对所处环境的感知、理解、反思和感悟,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并生成相关联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具体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学习活动及社会活动。
  1.在学习活动中生成责任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与社会责任感有关的材料,利用榜样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激发其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其次,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责任感培养三者相结合,如学习有关劳动的知识时,鼓励学生在家承担一些家务;学习有关感恩的知识时,鼓励学生感恩家人、学校、社会和祖国。最后,教师应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学习活动,如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复杂的学习任务。
  2.在文体活动中生成责任
  首先,文体活动主题应积极向上,体现时代精神。主题不一定直接是"社会责任感",所有积极向上的主题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是关键,可以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吸引学生参与。最后,由于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多是比赛,常有输赢之分,应教育学生关注比赛的过程和收获,而非结果。
  3.在社会活动中生成责任
  和同龄人相比,中职学生往往更早步入社会,因而有必要提高中职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其责任感,促进其社会化。学校应组织中职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暑期走进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做社区工作人员的小助手;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帮助社会困难群体;就某一主题进行社会调查,讓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在开展社会活动时,学生必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也可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四、责任担当策略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生之间很大的不同在于,中职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就会去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生产服务一线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为就业做准备。责任担当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就业的契机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具有较好的效果。
  1.明确实习任务
  在实习前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实习,告知学生实习的原因和作用,为学生或由学生自己制订实习计划表,帮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中也应时刻提醒学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实习,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由于任务明确,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每个个体都具有取得成功的愿望,他们会因为某种成就动机而努力工作。中职学生也一样,如果他们开始实习时心中就有明确的实习任务,他们会将任务作为自我砥砺的动力。
  2.完成实习任务
  明确实习任务后,就应全身心投入到实习中去,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完成实习任务既需要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教育学生以企业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然来到企业实习,就成了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认为自己还是学生就无视企业规章制度,置身度外。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实习中努力工作,遇到问题虚心请教他人,敢于创新,诚实守信,勇于担当。
  3.实习中培养成就感
  首先,实习指导教师应经常关心学生的实习情况,包括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若学生有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其次,用人单位应考虑学生刚开始工作这一具体情况,在开始时分配给学生一些较容易的工作,待学生适应后再分配较困难的工作,由简到繁,这样学生容易上手,也不会感到束手无策;最后,学生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适时向他人求助,当然,在获得成功后也不能得意忘形。
  五、小结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提出情感引发、意识培养、活动生成、实习担当四大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既关注了内部心理因素,又关注了外部环境因素,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网站目录投稿:沛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