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放榜当天,本报在成绩查询方式开通2小时后特别开通了高考放榜日心理热线,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为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要,本报昨日再次开通心理热线,继续受到读者热捧,原定2小时的热线时间结束后还有多位读者打来电话。 昨日13时至15时,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1)班班主任丁丹老师,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特邀心理专家,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杨勇,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志中,广州心力爱心理私塾首席咨询师陈文峰四位专家倾听了考生和家长的困惑与矛盾,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为求助读者提供了建议。 焦点一:父母不舍孩子 "我不想孩子离开我,离开广州。但是我又想让他读一个好点的大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热线中,父母的"分离焦虑"体现无遗。这些父母也知道,同样的分数,报考省外学校会比报考广州学校有更大优势,对那些成绩在本a或本b线附近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不少孩子则很渴望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连续16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丁丹老师表示,"虽然家长都说担心孩子不习惯外面的生活,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那些在情感上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同样需要一个‘断奶’的过程。"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杨勇认为,一些家长将自己未实现的目标转移到孩子身上,平时只要孩子负责学习,其他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控制,让孩子离不开自己,也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焦点二:复读关乎面子 是否复读也是让父母和考生们感到纠结的焦点。甚至有父母表示,自己孩子在知道分数之后选择逃避现实,连志愿都不愿填。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心高气傲、爱面子的情结,对这样的孩子来说,选择复读只是顾全面子的一种方式。"丁丹老师指出,复读的压力一定会大于第一次高考,在这一点上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做好思想准备。 "如果志愿填报得好,有些考得不理想的孩子同样能上一所不错的学校。"丁丹老师建议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面子上的问题,这比教会他如何学习更重要。"复读也不能保证第二年一定能考上,而即使现在上了一所普通学校,以后同样可以通过考研究生上更好的大学。" "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选择,父母都应该尝试去了解这些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杨勇建议父母们不妨换位思考,也许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 故事1:单亲妈妈怕儿子去外地 "我不想儿子离开我,离开广州。但是又想让他读一个好点的大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单亲妈妈蔡女士昨日哭着拨通了本报的热线。蔡女士的小儿子今年参加高考,理科考了527分。儿子因为担心分数过低报考广州的院校被刷,希望报考外地的大学。这让一心想将儿子留在身边的蔡女士陷入矛盾和痛苦中。 "我自己一个人将三个孩子拉扯大很不容易。现在儿子的两个姐姐都在广州读书,我希望他也能像姐姐一样。"蔡女士更担忧的是,孩子在哪里读大学,毕业后就很可能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了,"但是我的事业、房子、亲戚都在广州,我希望孩子以后能在广州工作。" 专家意见:纸写去和留的利弊 选2张白纸,分别在每张上写出孩子去远方读书或留在广州的利和弊,越完整越好。当语言交流出现障碍时,可用这种书面的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相信一心想独立、想闯荡世界的孩子能理解母亲的心情,而伟大的妈妈听完孩子的心路后也会尝试着去尊重孩子的选择。 故事2:打工父亲不愿孩子去复读 河南人张先生在广州打工十余年,今年在河南老家的儿子参加完高考,理科535分,只比河南二本线多5分。儿子因为发挥失常,与自己的期望存在很大落差,于是不愿意去上二本学校,想重读一年考更好的学校。但张先生觉得来年的高考形式不确定,还是希望孩子能选择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就读。 专家意见:从孩子的未来角度看问题 首先应该肯定孩子身上追求完美、勇往直前的品质。作为父亲应该尊重自己的孩子,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从孩子的未来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孩子学习比较刻苦,又比较好强,追求完美,不妨尝试着听孩子的意见吧。 故事3:孩子逃避现实离家出走 一位清远的妈妈说,她的儿子知道高考成绩后就把手机关了,直到昨天家里人才把他找回来。"孩子平时很内向,很少和父母沟通,最近更是问什么都不理睬,完全封闭了自己。我们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和他沟通。" 专家意见: 应允许孩子暂时"死机" 人在心理波动大时,出现想逃避的情绪是正常的。这时应允许孩子暂时"死机",同时找一个出口,让孩子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父母也要注意不要太过焦虑,因为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 同时,父母也要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愿回家。应尝试让家变成一个平等的、有欢笑的家,这样的家对孩子才有吸引力。 故事4:乖孩子突然变得暴躁了 一位家住南海的妈妈说,她的儿子在香港出生,在南海上学,经联考已经被暨南大学外语系录取。可是,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原来很懂事的儿子却变得暴躁,因为一时找不到暑期工,上星期还跟妈妈大发脾气,妈妈很担心孩子的情况,不知该如何去沟通。 专家意见:褒奖孩子过去优秀表现 孩子高考后出现这样的反常表现,一方面可能是暂时失去了努力的目标,在新目标建立前,忽然不懂得怎样管理自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即将远离家庭和父母,难免产生分离焦虑,加上遇到暑期工求职不顺利这个小挫折,使内心忽然变得脆弱,通过发脾气或是向妈妈撒娇的形式发泄出来。 建议通过褒奖孩子过去多年的优秀表现,告诉父母对他独立生活充满信心,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故事5:名校还是兴趣是个问题 一位广州妈妈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女儿是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35分,在全省排1300多名。 孩子因看美剧喜欢上心理学,一心希望到大学就读心理学专业,但这个专业比较好的都是师范类院校,母亲觉得孩子考这么高的分数, 完全可以上一个更有名气的学校。上师范类院校显得太"吃亏"了。 专家意见: 名校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如果孩子很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而且选择的专业也是个人爱好,那么她一定有很大机会学得好并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虽然家长通常更看重大学的名气和综合实力,但并不意味着有名的学校就适合自己。 此外,心理学注重个人人格的完善和对社会的了解,如果到省外大学就读,也可以接触多元的文化。 "我不想儿子离开我,离开广州。但是我又想让他读一个好点的大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位单亲妈妈 "那些在情感上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同样需要一个‘断奶’的过程。" ——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杨勇 "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选择,父母都应该尝试去了解这些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