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院2018级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究提升路径,创新工作理念和思路,提高高校党建能力实效性。 【关键词】学生党员;理论知识;新媒体 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群体,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最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人才储备基地,提升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知识水平,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一、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知识及支部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为学校药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包括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共计90人,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87份,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回收率96.67%。调查显示学生党员整体上保持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党的理论知识关注密切,支部理论学习成果显著,同时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1.党员高度认可支部工作,对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态度表示满意,对党的理论知识关注密切。在回答"您認为我院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如何"这一问题时,93.10%的学生党员选择了"很好",党支部每学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频率为每月多次(占比65.52%)和每月一次(占比34.48%),近一年来,77.01%的学生党员跟随党支部去过红色教育基地或参加过相关的红色教育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95.40%的党员"密切关注"党的理论知识,90.80%的党员对《党章》规定的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十分熟悉。 2.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自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方式特点鲜明。在调查中,日常获取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途径多元化,按照占比高低分别是:校内支部的集体学习,"学习强国"等APP,书本报刊等渠道自学,《形势与政策》等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托与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掌上"学习模式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于学生的交谈中,也同样发现,党员对于支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方式很感兴趣,也更乐于接受。 3.学生党支部教育形式多样化,理论学习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调查显示,各支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经常性的开展理论学习、思想汇报、党课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定力,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学生认为影响其理论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学业紧张"以及"没有固定的学习环境",希望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参与集体学习讨论、听取专家报告、参与演讲或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新形势下,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个性更加张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传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党员学习的需求,不能满足党员发展、培养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广度及深度上下功夫,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增强党支部学习的丰富性和互动性,提升党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凝聚力、号召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党员,铸魂育人。 二、新形势下提升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水平的路径探究 1.以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为基础,夯实理论学习根基。 学生党支部成员通常都是院系班级中思想上先进、学业上拔尖的优秀学生,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党支部并不缺少学习,而是缺少学习内容的明确。很多支部热衷于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对新出台文件的学习多聚焦变化部分,缺少对经典的思想理论、方法的学习,有个别党员甚至缺少基本的党史国史知识。学习型支部建设应以党课为重要阵地,原原本本学习理论,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经典著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支部党员思想的实际情况,确定党课的主题和具体形式,如实记录"三会一课"的开展情况,对没有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三会一课"的党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定期检查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效果, 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2.以支部成员学习能力提升为抓手,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一是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引导水平和学习能力。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多由辅导员兼任。在时间投入上,很难潜心研究和学习党务工作、党的政治理论,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支部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去。在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认识中,发展党员、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就是党支部工作的全部。工作方式上,缺乏创新意识,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理论知识匮乏,对支部工作不思考、不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还停留在过去开会念文件,定期收思想汇报。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时刻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理论学习上起到带头作用,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培训,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是营造浓厚的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氛围,激活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做足潜心学习的准备,明确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在理论学习中先行一步,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学习内容、形式、手段上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3.以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方式。 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丰富的红色文化,为实践体验式的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教材资源,同时学校深耕扁鹊故里,拥有厚重的建校历史,党支部可以依托学校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拓展党支部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资源,开展生动的党史国史校史教育,通过参观走访、观摩考察,获得体验,提升认识,切实加深对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了解,接受思想的洗礼,增强党性观念。 4.以互联网平台搭建为突破口,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的便捷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教育场所、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信息传播方式的限制,因此受到在校学生的喜爱。借助网络平台可以便捷地运用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资源、互联网多媒体资源,有效扩大党员教育的辐射度与受益面,加强党支部学习的交流互动,从而增强党支部理论学习的吸引力。一是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运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让平台成为党员、群众加强学习的理论宝库,通过看要闻、学思想、做试题、晒"积分",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理论学习氛围。二是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辟党建新阵地。目前学院及各学生党支部均有自己的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进一步发挥新媒体优势,使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随时随地了解到党的最新新闻信息和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激发青年大学生对党的知识和时事的学习热情。 5.以阵地建设为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和评估机制 通过调查看出,党支部的考评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学生在成为了党的发展对象之后,就不再"积极",在一些学生党员心目中,理论学习是软任务,是可以蒙混的任务。目前的学生党支部按照年级设置,低年级的党支部积极性高,但理论学习水平较低,高年级党支部成员流动性较大,党支部经常出现水平不均衡、断层的现象。下一步,学院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纵向设置支部,保证每一个支部的成员年龄、学历相对平均,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科学的监督、激励和考评机制,将对理论学习乃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效果的考评常态化,更好地鼓励先进、激励落后,把学习效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党员中形成勤学、善学、比学的良好风尚,确保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并得到有效落实和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陈雅楠(1988—),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任职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讲师职称,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