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下》有篇文章,说是春秋晋国的大夫知悼子死了,灵柩还没有下葬,国君晋平公就饮酒作乐。御用厨师杜蒉认为这是违反礼制的。但是他地位卑下,不便,也不敢犯颜直斥平公的不是。于是,他采用了很巧妙的迂回策略,先是罚乐师旷一杯酒,又罚平公的宠臣李调一杯酒,接着给自己斟了一杯酒,面北坐下自罚,然后快步匆匆走开。平公对他的奇怪举动很是好奇,把他喊回来问他为什么要罚师旷喝酒,他回答说:"大夫死了,是不允许奏乐的,现在师旷奏乐了,所以要罚他一杯酒。"平公又问他为什么要罚李调喝酒,他回答说:"李调为了自己的饮食,明明君主有不对的地方,也不加以劝说。所以,罚他一杯酒。"平公接着问为什么他自罚一杯,他回答说:"我只不过是个厨师,却干预朝堂上的事,所以自罚一杯。"终于,平公明白了杜蒉的意思,也醒悟过来了,说自己有错,要求杜蒉罚他一杯酒。杜蒉就把觯(酒杯)洗干净,斟满酒,恭恭敬敬地递给平公,平公一饮而尽,还把觯高高举起给周围的侍从和大臣们看,说:"我死后,一定要把这个酒杯好好的保存起来。"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不能不佩服杜蒉的睿智。设想一下,如果当时他不是用这样的策略,而是直接跑上去指着晋平公说"你这样做是违反礼制的,"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又为他劝谏的对象是能及时醒悟的晋平公而感到庆幸。如果他面对的是残暴的殷纣王,那估计他的下场肯定也就跟比干的差不多了。 后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礼仪习惯,就是当别人给你敬酒时,喝完酒后你得双手把酒杯高高举起,对着敬酒的人和所有在场的人稍微转动转动身体,表示感谢。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称为"杜举",或"扬觯"。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平民老百姓,都不想听太刺耳的话,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谓"忠言逆耳"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有多少忠臣,因为苦谏、力谏而丧命。这且不说,毕竟那离我们普通人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但提意见要有提意见的艺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劝人家要劝到点子上",却是我们应该知道,而且在实践中应多加贯彻的。你在单位里,给你的上级提意见,你得"候着他开心的时候"提,而且要善于"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还得"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一旦不对劲,就得赶紧刹住。给你的平辈同僚提意见,虽然不必向对上级那样小心翼翼,但你也得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你的下属,你千万不要以为人家比你级别低,你就可以依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得留点小心,说不定没多久人家变成了你的上级,而且还是顶头上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古代圣贤真是伟大,早就告诫我们,凡事不可过头,哪怕你做好事也不能过头,更何况某些好事或许只是你自己认为的,对方反而觉得你是在干涉他的私事。 反过来说,如果你有过错,有人给你提意见,那你就得像晋平公那样,幡然醒悟、欣然接受,并且要对给你提意见的人表示感谢。这个道理,恐怕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但是要真正做到这点,却是很难,尤其是那些"刺耳"的意见,你心里或许赞许对方的观点,但你的"老面子"却不愿意放下。因此,我们在平时就得有意养成一个习惯,在听到别人不同意见的时候,自己的反应要慢一拍,甚至两拍,先在心里盘算盘算,人家讲的话是否有道理,是否是"为你好"。对于人家是"为你好"的话,你当然得接受,而且要感谢;如果人家的话并不是"为你好"(或许是你自己认为是这样的),那你也没有必要立马爆发出来,你大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罢了。 不啻在单位里要如此,在家里跟你的亲属,也是这样,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家里人,讲话就可以随随便便,你得知道还有"夫妻相敬如宾"、"亲兄弟明算账"呢。但确实有很多人于此是个失败者,他们往往在社会上可以从容地跟各色人物打交道,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可谓交际方面的"老手"。然而,他们在家里却是沟通的"婴儿",夫妻关系处不好,翁婿婆媳关系处不好,甚至连与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的关系都处不好,真是"不如天天在单位加班"了!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他不会沟通,而是他在家里根本就没用心地沟通,总以为自家人就得"以真面目相见",说"在社会上不得不带着面具",如果在家里还得"带着面具"岂不人生没有意义了? 然而,这个想法却是真正的错误,也是很害人的。古代哲人早就知道并告诫我们"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可见,和谐之家的重要,所谓"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在家里也得多些"扬觯"才好! 2018年2月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