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纤维 18世纪以前,东方丝绸制造术比欧洲先进得多。东方织物精细、华美,深受欧洲贵族们的喜爱,因此只能大量从东方高价购买。终于,欧洲人决心发明能够替代丝绸的纺织物。 第一位立志要制造出人造丝的是一位瑞士科学家,名叫乔治.安德玛斯。1855年,安德玛斯使用硝化纤维素溶液模仿蚕吐丝的过程,制取了拉延的纤维。人工抽丝的成功使安德玛斯获得了专利。但这种纤维短而脆弱,还不具有实用价值。 1884年,著名细菌学家巴斯德的学生,法国化学家查唐纳特利用洗照片的溶液,进行小孔挤压实验。他把硝化纤维素放在洒精和乙醚里溶解后,制成一种粘稠的,叫作火棉胶的液体、把这种液体从直径1毫米的小孔中挤压出来,当洒精和乙醚挥发之后,就凝固成细长而美丽的丝了,这就是最早的人造丝。 查唐纳特的发明在1889年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后,极受好评。然而,那时的人们不了解,硝化纤维素是一种易燃物质,这一点,查唐纳特也疏忽了。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妇人穿着人造丝纺制的美丽服装,博得全场的赞赏。不料,与会者吸烟的火星溅到她的身上,瞬时,衣服燃起火来。在场的人们尚未来得及采取营救措施,那位妇人全身已被烈火吞噬,悲惨地死去了。这一幕使查唐纳特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继续深入研究,终于从硝化纤维素中把易燃物质提取出来,制成了"保险的丝"。l891年,查唐纳特在法国贝桑松建起了人造丝工厂,开始大批生产。但是,由于产品价格较贵,销路一直不好,原因之一是更廉价的人造丝已经面世。 1890年,德国布伦内和弗雷梅利用在铜氨溶液中溶解纤维素的方法,制成铜氨人造丝,并获得发明专利。用铜氨法要比查唐纳特的硝化纤维素法生产成本低得多。 1891年,英国化学家克鲁斯和贝文将纤维素用强碱和二硫化碳分解后,制成为易溶于水的粘稠物质,他们把这种物质叫作"粘胶"。然而用此法制出的人造丝永远带水而不凝固。两位科学家又研究出利用旋箱在离心力作用下边脱水边纺丝的方法,粘胶法是现在应用最广的生产人造纤维的方法。粘胶人造丝既安全又便宜,在各类纤维产量中仅次于棉花。 1865年,德国的秀吉贝尔发明了醋酸纤维素制造法,这也是生产人造丝原料的一种方法。 到了本世纪20年代,化学家们又开始研究用溶解后可通过喷丝头的其它物质制造人工合成纤维。最初的合成纤维生产,于1932年由美国开始,产品称为尼龙。生产尼龙的原料采用的是氢、氨、硝酸及苯酚当时大部分用来制做袜子和内衣裤。此后,科学家们又陆续试制出多种合成纤维,如现在广泛使用的塑料、涤纶、特利纶等。各种合成纤维的涌现带来了服装的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