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中胡玉音的爱情悲剧和性格特点介绍 前期的胡玉音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赵雅芝可以演出冯程程那样的大家闺秀,也可以演出苏蓉蓉那样的多情侠女,更可以在后来演出脱俗超凡的白娘子,但是,没想到,她走下凡尘,来到民间,一样可以是纯朴的民女。 胡玉音还是一个聪明玲珑的人。婚后与桂桂两人,起早摸黑,卖米豆腐,面对来来往往的各色顾客,胡玉音凭着机灵劲,待客热情,说说笑笑,应付得体而又自如。凭着这米豆腐摊子,两人省吃俭用,挣出了自家的新房。 然而,好景不长,黑暗与恐怖接踵而来,在风雨困苦的年代,胡玉音失去了丈夫,失去了新房,本人还要被罚扫大街。但哪怕是再苦再累,她仍然隐忍着,熬着每一天。后来,与秦书田两人在困苦中结下姻缘,彼此在困苦中互相慰藉,艰难在活着。随后厄运一再降临,她怀揣着对爱情的期待,对生活的渴望,坚韧地活着。这整个过程,赵雅芝演绎得很好,她脸上的沧桑,眼里的忧愁,悲痛,隐忍,渴望,都恰到好处,仿佛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本来就是生活本身受尽折磨的样子。 对于《芙蓉镇》,我们可以说它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在"文革"前后十多年中"左"倾思潮横行时期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可以说它是一部抨击极左路线给人民带来灾难,由衷歌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品。狭隘一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写的是一个女人同三个男人的婚恋的故事,背景则是我们共和国的政治运动在那个叫芙蓉镇的偏远小地方贯彻与落实,集中地写了一个女人在我们共和国的屡次政治运动中的劫难与复生。 一、与满哥的爱情 胡玉音与黎满庚的爱情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相爱和别离。 玉音和黎满庚本是青梅竹马,两人是真诚相爱的,因为爱情使两人以为可以结为夫妇幸福地生活一辈子。但是两人的背景却有着很大的差距:玉音的妈妈以前是做妓女的,又加上玉音天生丽质,生得一副好容貌,外界的人或是出于妒忌,或是出于其他,所以对玉音的评价很不好;而黎满庚则是刚则从部队回来,又是共产党员。这样一来,如果他们要结合在一起,所要承受的外界的舆论压力是巨大的:一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妓女之后。此时的黎满庚面对着选择的两难。他本人是很爱玉音妹子的,很想和她生活在一起,但是却因为身份背景,家庭出生的不同,组织上不允许他们在一起。最终,由于黎满庚坚强的党性和软弱的人格,他放弃了玉音,结束了玉音的第一段感情。可以这样说,这一切都是发生在玉音的人生理想和外界的政治气氛格格不入的条件之下,抑或是说成是外界的政治气氛破坏了玉音的这段感情。 二、与桂桂的婚姻 黎满庚因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放弃了玉音,放弃了他们的爱情。而玉音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也要生活,她不可能一辈子都守着她和满哥之间的爱情。于是,她和桂桂结婚了。 的确,她和桂桂是曾有过一段幸福的日子,因为他们勤劳,他们有很好的人缘。但是好景却不长,"四清"运动开始了。"四清"运动打破了这小两口生活的宁静。他们本是因为自己的勤劳辛辛苦苦地盖了一栋新房子,却因为如此被划为新富农,成为批斗的对象。为了躲避搜查,玉音将自己剩余的积蓄交给黎满庚为自己暂时保管一下,毕竟在多年前的那个河边,满庚曾亲自对她说要一辈子保护好干妹妹。但是最终满庚却把钱交给了组织上,逼得桂桂也自杀而死。满庚为什么要把钱交到组织上去呢?一方面是因为满庚老婆的醋意和满庚人格的软弱,但更多的却是因为残酷的阶级斗争。玉音的婚姻就这样被扼杀了,因为"四清"运动,因为残酷的阶级斗争。 三、与秦书田的爱情 玉音和秦书田的爱情是从他们"偷情"的故事开始。两个人的结合是因为他们都是批斗的对象,被罚每天打扫那条长长的石板街。每天早上,当其他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那们两个却因为上头的命令要在一起扫街。加上丈夫桂桂的死,玉音又是单身一人,扫街就理所当然地为他和秦书田的爱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随着两人感情一步一步地加深,却因为自己的"牛鬼蛇神"的身份而不能和秦书田名正言顺地在一起,玉音觉得生活很无助。当组织上给他们的门上贴上一副白对联,写上"两个狗男女,一对鬼夫妻"的时候,秦书田便钻空子,告诉玉音说,既然是鬼夫妻,那也就是承认我们是夫妻。被李国香之流剥夺了做人权利的秦书田、胡玉音依然以特殊的方式反叛着,他们要夺回做人的权利,不管"黑五类"有没有结婚的权利,他们也点起了红蜡烛,还有了一个共产党员谷燕山为证婚人。虽然他们活得很辛苦,但他们也依然顽强地活着。 本以为事情到这儿也就可以完结,但并没有。当时正值1969年,文化大革命高潮刚过的一年,国家政治经过三年的动荡,开始重归秩序。李国香和王秋赦的联盟终于牢固形成,而为了进一步打击胡玉音和秦书田,他们分别被判三年和十年有期徒刑。刚刚以为人生有了着落,现在却又分隔千里,不能在一起。 等到他们再一次相见的时候,那是在10年以后了。国家为一大批冤假错案平反昭雪,胡玉音、秦书田的富农、右派身份得以平反,这一次,两人才能真正地没有任何包袱地生活下去。 《芙蓉镇》再现了一系列真实可信、有典型意义的画面,还原历史的真实,把人物的性格命运同国家的政治政策紧密地联系起来,虽然大团圆的结局给《芙蓉镇》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在小说中,人物的兴衰沉浮完全由国家的政治政策决定以及回荡在芙蓉镇上空的王秋赦沙哑的幽灵般的感声,使这部特定年代中国民众的心灵史和性格史,在多年后的今天仍能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