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年级是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起步时期,为了不让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从课外选择阅读材料。本文对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及写作方法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写作指导;方法探讨 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学段要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呢? 首先,初始议论文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讲究循序渐进,适合模仿写作的原则。将内课外阅读文章配合使用。 为此,可选择《谈骨气》作为学生接触议论文的第一篇。 这篇文章是非常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第二步引用孟子的话解释骨气的含义,第三步就是根据孟子的话的顺序逐层论证。论证过程采用了边举例边讲道理的思路,论证规范,选取的材料典型。学习完这一篇文章就可以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基本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这是一篇可以很快掌握议论文特征的文章。 接下来教师选择的议论文要有不同的特点,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阅读议论文,进而学会写作简单议论文。 其次,每学完一篇议论文,都尝试让学生模仿写作。 议论文写作是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奏,写好议论文对于提升学生写散文的立意很大帮助。 怎样结合阅读进行模仿训练呢? 可以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材训练。《谈骨气》结构简单、思路清晰,选材有特点,极容易仿写。学完这篇课文后布置第一篇作文《坚强是成功的基石》,给出中心论点,给出开头结尾过渡,学生只要收集能够证明论点的素材放进文章即可,目的是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思路,会找寻证明论点的材料。 步骤二:叙事训练。学生在叙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叙述事例时无法紧扣论点,拉拉杂杂。所以教会学生对选入文章的素材会剪裁很重要。剪裁标准是突出中心论点。 下面仍然采用《坚强是成功的基石》这个标题。教师提供素材或者就用学生在习作材料运用中不当的事实论据,让学生进行剪裁训练。 教师要多用原始素材成为题材的办法进行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紧扣中心论点。 步骤三:议论训练。 学生学会举例论证之后,还要学会结合中心论点,点明素材使用的意义。即学会议论。因为学生在议论文起步之时不懂,所以教师同样要进行示范。 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方法: 如①、因果法。提出"为什么?"然后分析原因。因为……,所以…… ②、假设法。假如……,那么…… ③、归纳法。总结,谈看法。 ④、辩证分析法。分析优缺点,优劣势 步骤四:让学生有一些辩证思维。第二篇课外阅读《一切皆有可能》这篇文章中间⑥⑦段是为避免他人误解的深入论证。这是学生无论是从阅读上,还是写作上都需要学习的。 《一切皆有可能》中的辩证思维是: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步骤五:提炼分论点训练。第三篇课外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这篇文章采用了三个分论点的方式进行论证。怎么提取分论点呢?可以:根据拥有事例,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探寻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还可以用解决问题法。主要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步骤六:开头结尾训练。好用的开头方式: 1、自问自答式——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引入议论。如:朋友,当你面对人生挫折时,你是选择一蹶不振,还是选择带着伤痛奋勇直追呢?今天,我只想说:"爱拼才会赢"!《爱拼才会赢》 现实生活引入式,有针对性。如:每年的3.15,总是会爆出一些令国人瞠目结舌而又触目惊心的事件,从毒牛奶,毒豆腐,毒胶囊到假鸡蛋,假药,假文凭……无怪乎国人慨叹,我们的诚信都去哪儿了?《呼唤诚信》铺陈排比式,这种开头体现了流畅的文势,富有文采。如:假如人生是一条小溪,那么自强自立就是冲击巨石的激流。假如人生是一条路,那么自强自立就是斩断这条路上荆棘的镰刀。假如人生是一条航道,那么自强自立就是带领你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船帆。《人生需要自强自立》好用的结尾的方式:总结呼告式,充满力量。例如:古语有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事者,莫良于诚"。诚信是高山之水,洗尽铅华,躁动与欺诈。吾辈当持诚信于心,令这诚信之火,代代相传。 运用类比,富有文采。如:大海汹涌澎湃,波翻浪卷,源于点点浪花;草原广袤无垠,绿遍天涯,源于根根小草;夜空辉煌灿烂,熠熠生辉,源于颗颗星辰。让自己成为一滴水珠,一根小草,一颗流星吧,在追求社会正义的大合唱中唱出公正的最美丽的声音。《公正》 最后,辅之以议论文思路训练,让学生能尽快构思。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写作议论文的方法。初中议论文的训练,也为学生高中写作议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们应该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