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拉锯"之三的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中 13月 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日军以驻广州的第 23军进攻香港。为牵制中国军队,配合香港作战,使中国军队不能向广东机动,日军遂发动第三次向长沙的进攻。 日军投入的兵力为第3、第6、第40师团、独立混成第 9旅团和 3个支队,较第二次进攻长沙略少,只打算前出至汩罗江南北,达到牵制目的即返转。中国第 9战区在长沙以北及周边部署的兵力为第19、第27、第30集团军 10个军约 30万人,根据前两次会战经验,对纵深伏击、反击作了较充分的准备。12月 23日,日军开始向新墙河以南进攻,24日突破守军防御,守军一部坚持南岸据点,一部向后转移。28日,日军企图强渡汩罗江,遭守军有力抵抗,日军以 3个师团合力猛攻,终于突过汩罗江。29日,日军第 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改变原来的作战决心,命令各师团继续向长沙攻击前进。31日,日军逼近长沙,1942年1月l日开始攻城,第 9战区以第10军和第73军一部坚守城区,同时命令位于外线侧翼的部队取合围态势向长沙开进,切断日军后路。日军运输线被阻,粮食弹药供应不上,只好空投救急,但数量有限,难以持久,3日晚开始撤退,但途中不断受到中国军队的追击、伏击和截击,比进攻时更加困难。直到 1月 15日,付出重大伤亡,才撤回到新墙河以北。 这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正是猖狂得意之时,接连打败美、英军队,向前推进,惟独在长沙吃了败仗。当时的英国报纸评论说:"在远东阴雾密布中,只有长沙上空光彩夺目。"这次"拉锯",日军伤亡 5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