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警惕这些保健品不要再吃了无限极安利


  昨日,
  西安市工商局对无限极陕西分公司
  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无限极陕西分公司、经销商樊某被西安工商部门分别立案调查
  2018年5月31日,商洛一名3岁女童突患心肌损害,家长田女士投诉认为是过量服用保健品导致。近日由于权健事件不断发酵,田女士的遭遇再次引起媒体关注。
  昨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工商局了解到,西安市工商局已责成工商雁塔分局对无限极陕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责成蓝田县市场监管局对经销商樊某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月18日,西安市工商部门约谈了无限极陕西分公司,责成该公司立即对所有直销员及相关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并提供所有西安地区分公司关联市场主体详细名单。
  另外,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紧急部署,要求各地开展对无限极分支机构及关联市场主体的核查、排查工作。
  无限极公司近日接到十余条消费者投诉
  昨日上午,无限极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月中旬以来,无限极公司通过400客服热线、媒体报道等途径收到类似信息十多条。因短时间接收到的投诉信息数量陡增,事发时间、地点各异,诉求不一,并且对于其中的大多数情况未曾知悉并了解,故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予以即时解决,深表歉意。公司一定竭尽全力核查事实真相,给广大消费者、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予以交代。
  无限极方面表示,公司决定成立由高级副总裁牵头,包括质量、售后服务、业务规则、分公司、法务等相关职能工作人员在内的整改专职小组,将对所有消费者投诉和媒体报道的信息登记建档,并逐一跟进落实。公司将报请省市区三级政府主管部门持续指导、邀请新闻媒体持续监督,并将处理进展向相关部门每天一报。公司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和调查结果,如确有问题与错误,造成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实,公司决不逃避责任,将承担到底。
  昨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女孩家长田女士时,她还不知道工商部门对无限极立案调查的事。对此,她表示,她仍在等待政府部门的回复,希望能有一个公正的调查结果。
  网友: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保健品行业监管力度
  昨日,"无限极被工商部门立案调查"的信息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很多网友对无限极的模式以及产品都持疑问态度。有不少网友表示,立案调查保健品行业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一网友表示,现如今很多保健品企业将保健品"忽悠"成药品,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对保健品加大监管力度,对虚假宣传一查到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网友题拉米书建议,不仅是无限极,还有很多品牌的保健品,在城市中有大大小小的体验店,有关部门应该一起治理。
  事件经过
  2017年7月26日,田女士在朋友的介绍下给3岁女儿服用无限极的保健品。2017年9月底,服用无限极保健品两个多月后,田女士发现孩子脸色很差,并且经常发烧、咳嗽。她想带孩子去医院,指导老师樊某建议"不要折腾娃"。2017年11月,坚持服用无限极保健品三个多月后,期间指导老师曾建议过量服用,田女士和女儿都出现眼睛发黄的情况,两人便停止服用保健品。此时,田女士已经购买了7万多元的无限极保健品。2017年12月,田女士带女儿到西安几家知名医院检查,孩子被诊断为干眼症。2018年3月,田女士向商州市商州区食药监部门进行投诉。同年4月,商州区食药监部门回复田女士,称经检验,送检产品未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2018年5月份,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京医院均诊断田女士的孩子为心肌损害。2018年5月31日,华商报A04版报道此事。无限极陕西分公司回复,尽力协调解决。2018年5月至12月,田女士先后到商洛、西安、广东(无限极总部所在地)等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但一直没有明确的结果。2019年1月16日,频频投诉未果的田女士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到网上,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多家媒体报道了此事。同时,无限极公司与田女士协商赔偿问题,协议赔偿60万以及一些附加条件,但遭到田女士拒绝。2019年1月18日,西安市工商局责成工商雁塔分局对无限极陕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责成蓝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事件中经销商樊某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针对目前"保健"市场乱象严重的问题,最近广东联合了13个部门发起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1月16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广东省直销企业约谈告诫会,采用集体约谈的方式,对注册地在广东省内的直销企业和获批广东直销区域许可的直销企业,安利、完美、无限极、新时代、玫琳凯、康美等广东分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提醒告诫。
  与会的32家直销企业签署了《广东省直销企业规范经营承诺书》,承诺自觉遵纪守法、规范经营、严格直销员和经销商管理、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履行直销企业责任,具体包括"不发布未经审批的产品广告,不发布引人误解的虚假违法广告"、"不以中医药‘预防’、‘保健’、‘治未病’等为名,或假借医学理论和术语欺骗、诱使、强迫消费者接受非法诊疗,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全国有91家持牌的直销公司,
  其中内资企业58家,
  外资企业33家。
  2017~2018年,
  商务部收紧口袋,
  两年只发了3张直销牌照,
  2018年更是只发了1张。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截图
  报道指出,直销牌照获批有两个高峰期,2006~2007年有21家企业拿到直销牌照,以外资为主。2015~2016年是第二个高峰,以卫康、东阿阿胶、康美来、康尔等内资企业为主,一共35家。
  希望这些拿到牌照的企业,
  遵纪守法、规范经营、
  严格直销员和经销商管理、
  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履行直销企业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采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