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芙蓉镇中王秋赦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芙蓉镇》王秋赦是个怎样的人
  《芙蓉镇》里的王秋赦本是个二流子,属于那种衣服脏了懒得洗,头发长了懒得理,吃了芙蓉姐的米豆腐也懒得给钱的那种人。作为一个"快乐的单身汉",他本来可以天不怕来地不怕,继续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逍遥快活,但是他唯独听镇支书黎满庚的话,因为他知道专政的力量。王秋赦对李国香说,如果运动就是重新分配富农胡玉音的家产,我表示支持。运动对于王秋赦来说意味着财产、女人甚至地位,在正常社会中他无法获得的一切,在运动中莫名其妙的都有了。当失去这一切时,他变成了一个疯子。也许他已经从实用主义哲学中跳了出去,自己把自己催眠了。这种催眠是何等的可恶、可恨又可怜,它让一个蒙昧无害的王秋赦沦为一个洗脑教育的政治牺牲品。
  王秋赦这个角色我非常喜欢,因为他就存在我的身边,但是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却几乎没有存在过(抱歉,张绍刚老师,我还是喜欢用中国,而不是我们这儿)。他是如此的鲜活、生动又充满喜感,以至于我上网查了祝士彬的资料。果然他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并在央视《三国演义》中扮演了庞统的角色——同样是一个很有喜感的角色。我喜欢王秋赦,除了他喜感的性格,还有他的率真,他天真的以为运动会永远继续下去,而不是像李国香那样左右逢源。秦书田与李国香文革后相遇,秦对李说:赶紧找个人嫁了吧,也过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别老跟他们过不去,老百姓的生活,容易,也不容易。王秋赦的好吃懒做与胡玉音和桂桂的辛苦劳作形成鲜明地对比,但是谁有又能否认他们不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呢?
  与王秋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国香。运动年代,她走在风口浪尖,虽然被王秋赦斗倒过一次,但是很快又爬起来,把王秋赦踩在脚下。拨乱反正,她依然是时代先锋,亲手给秦书田签发平反文件,从配有司机和去省城结婚来看,她的官是越做越高了。也许对她来说,政治只是升官的工具,但是对王秋赦来说,他是政治的工具。
  我在想当李国香面对秦书田、胡玉音和谷燕山的时候,她有没有恻隐、不安和愧疚?她为什么不能像谷燕山一样坚持自己的良心?也许她裹挟在政治运动浪潮里无法自拔,也许她知道错了但是没办法去选择,就像艾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说的——It was too damn hard。
  影片中另外一个悲剧人物是黎满庚,他因为党组织不同意而错失了和胡玉音成立美好家庭的机会,他因为家庭的拖累又不得不做一个出卖玉音的叛徒。其中有两场戏让我印象深刻,一场是因为玉音给他1500块钱让他帮忙保管,他与他媳妇发生激烈的冲突;另外一场是与谷燕山喝酒的戏。他的眼神炯炯有神采又充满了迷惘和困惑,高高的颧骨和瘦削高大的身材让我想起了65年美版的日瓦戈医生。
  悲剧,通篇都是悲剧。也许在一个错误的年代里,好人注定命运多舛。
  与王秋赦相比,秦书田稍显稚嫩,也许是因为那年姜文还很年轻。
  王秋赦为什么能逆袭
  王秋赦是乞丐孤儿,五服三代查焉不详,蹲破庙、住祠堂长大,1950年土地改革,他被划分为雇农,身份比贫下中农还优越,是个十足的草根,比王宝强还要草。
  逆袭1:有工作了,看守浮财
  王秋赦第一次逆袭的机遇是1950年土地改革。无产阶级诉苦大会上,他声泪俱下,博得"芙蓉镇杯"诉苦冠军,被定为"土改根子",从此王秋赦开始走上人生逆袭的羊肠道。
  工作组先解决了王秋赦的工作问题,派他到逃亡地主家看守浮财。可他太没文化了,根本不理解人民政府的纪律和政策,愣是把地主遗弃的姨太太也当成了浮财的一部分,居然和姨太太混得如鱼得水,仿佛这才真正尝到了"翻身"的滋味。为此他断送了升格为"人民同志"的前程。
  看来没文化、觉悟太低是把握不住机遇的,王秋赦算是交了第一笔学费。
  逆袭2:有房子了,吊脚楼主
  虽当不上"同志",可组织毕竟是为人民服务的,于是就念在他苦大仇深、悔过恳切,又是被地主阶级实施了"美人计",保住了他雇农成分和"土改根子"身份,并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分给了他一栋吊脚楼。
  吊脚楼本是一个山霸逢集在镇上宿娼纳妓的一栋全木别墅,因第一次掉了 "美人计"的坑,王秋赦这次长了记性,只是在梦里幻想自己是享受左拥右抱、温柔富贵乡的山霸,实际上不敢轻举妄动。
  面对一屋子眼花缭乱的浮财,他理性地压抑了"挥金如土"的反动阶级思想,只是偷偷地变卖家什,却从不大吃大喝,而是紧吃慢用、细水长流,几年下来又是一副穷困落魄相。
  别小看"穷困"哦,那个划分成分的年代,这才是有利的武器呢。王秋赦这次真抓住了。
  逆袭3:入编制了,治安协管员
  1963年"四清运动"开始,芙蓉镇国营饭店后的公共厕所里惊现一条反动标语,这在小镇简直炸了锅!县公安局立马派来两个同志来办案,住在王秋赦的吊脚楼里,公安同志知道他出身贫苦、政治可靠,自然就把他当做办案的依靠对象。
  国营饭店经理李国香和王秋赦同公安同志一起分析了镇上的阶级阵线、敌我状况,开始了逐个摸查,搅得全镇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可终究没有抓住罪魁祸首,公安员带着罪证破木板撤离了芙蓉镇,这一反革命政治悬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王秋赦这次果然是涨了觉悟,意识到事关重大,一直守口如瓶,从没有对外人说起过反动标语一事。获得了公安同志更大的信任。
  案子虽没有破,王秋赦却当上了芙蓉镇青石板街的治安协理员,每月由县公安局给发十二元工资。吃了皇粮,啧啧。
  没错,领导信任是晋升的基础。王秋赦这次总算摸索对了门道。吊脚楼主,加油,你是最棒的,我看好你哟!
  逆袭4:入党了,王支书
  1964年为全面开展"四清运动",县委社教工作组进驻了芙蓉镇,组长正是李国香,工作组住在王秋赦的吊脚楼里。
  吊脚楼常年失修,楼屋歪斜、院子荒芜,看着王秋赦烂锅烂灶缺口碗,解放十四五年了"土改根子"还是这么穷苦,并没有"翻身",李国香感到了深深的责任感和内疚感。
  于是她决定把王秋赦树立成一个社教运动提高觉悟的"典型",重点培养。她每天都给王秋赦念文件、讲政策,果然不负其望,王秋赦脑袋灵光,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机智果断地揪出了祸害芙蓉镇、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镇大队支书、粮站站长、供销社主任,以及新富农胡玉音、五类分子秦书田等人。
  在组长的提携下,王秋赦鞍前马后忙活着,深挖素材、政治排队、开批斗会、检举揭发一样都不能少,样样干得出色。李国香感叹自己果然是慧眼识珠的伯乐,王秋赦果然是芙蓉镇第一人才。
  经过几场运动,李国香确认王秋赦正是阶级斗争需要的人才,于是介绍他入了党。而大队支书黎满庚则敌我不分,居然重用"五类分子",降职成黎秘书,由王秋赦接替其位,担任芙蓉镇大队支书。
  这次跨度不小,可是也为他日后"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挖了深深的大墓坑。
  逆袭5:网红,县活学活用标兵
  1966年"四清运动"结束后,芙蓉镇从一个"资本主义的黑窝子"变成一座"社会主义的战斗堡垒"。
  王支书参加地、县农业参观团,千里迢迢从北方取经回来了,从地区到县里再到芙蓉镇,上上下下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王支书坐在吉普车里,手里捧着"红宝书",一路轻呼"万岁,万万岁"。
  回到吊脚楼,王支书享受了丰盛的接风宴,听取了黎秘书的工作汇报,尽管天色已晚,但也拦不住支书迫不及待地召开全镇大会的急切心情。
  黎秘书立马召集全镇群众开会,王支书不顾疲惫的身躯和沙哑的嗓音,坚持一次性把"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晚汇报"仪式操传授给了芙蓉镇群众,千叮咛万嘱咐"忠不忠,看行动",才抱着红宝书意犹未尽地回吊脚楼安寝了。
  几天后,县革筹负责人以敏锐的政治嗅觉感受到,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于是立马把王秋赦提拔为全县活学活用标兵。然后派专车请王秋赦同志到全县各战线和各区、社去传经授宝。
  王秋赦一跃而成了全县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人物,他所到之处无不是鞭炮锣鼓接送、鸡鸭鱼肉款待。
  然而不可一世的王秋赦却忘了"政治无常",一朝得道、头脑膨胀的他在传经授宝时,声讨、控诉了一手提拔他的李国香和她那全县最大的当权派舅舅杨民高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罪行。
  网红虽好,可不要膨胀哦。眼看着王支书的泡沫就要崩盘咯。
  逆袭6:人生巅峰,王镇长
  一年后,县革委会成立,杨民高被任命为第一副主任,李国香则当上了常委,并兼任公社革委会主任,又成了王秋赦的上级。跑红了一两年的王秋赦傻眼了。
  他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到李国香住所汇报请示工作,李主任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实在不行王秋赦干脆采取了地主姨太太那一招——"美男计"。因为李主任也曾做过几次大领导的小三,名声虽不好,可长得还凑合。
  李主任终于中计了,"我可以在适当时候,对县革委杨主任他们提出,看看能不能让你当个脱产的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王秋赦扑通一声跪倒在女主任身前:"李主任,李主任!我、我今后就是你死心塌地的……哪怕人家讲我是一条……我就是你忠实的……"
  女主任心里一热,忍不住俯下身子,抚了抚他的头发:"起来,啊,起来。一个大男人……新理了发?一股香胰子气。你的脸块好热……我要休息了。今晚有点醉。日子还长着呢,你请回……"
  在李国香的一步步提携下,王秋赦当上了芙蓉镇的镇长,好不威风!
  看来,逆袭路上一不小心掉进死穴,想要峰回路转,牺牲色相多半是管用的哟。
  崩盘:王镇长疯了
  妖风总算要停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开始平反昭雪冤假错案。
  "娘卖乖!斗来斗去二十几年,倒是斗错了?"王镇长怒火中烧,然而更令王镇长头疼的是,十几年来没收的钱财都要统统归还,可这些早就吃到肚子里了,上哪找?
  各种小道消息传到芙蓉镇,黎秘书恢复职务了,谷燕山平反了,连胡玉音和秦书田都平反了,芙蓉镇的百姓们眉开眼笑了。王秋赦却神思恍惚,心燥不安,他终于疯了,吊脚楼也在风雨交加的晚上倒塌了。
  "运动了,运动了"每逢镇集,一个衣不蔽体的男人敲着锣,从人群中穿过……
  自己挖的坟,不死也得跳。
网站目录投稿:南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