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北大保安逆袭向上爬爬向哪


  北大保安逆袭成功,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励志故事固然让人热血沸腾,但为何保安上大学受到如此多关注?这是不是中国社会阶级流动不畅的反应?是不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警钟?人往高处走,走向哪?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优秀保安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北京大学保安队队长王桂明表示,至今该校保安队已先后培养出5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保安员。有保安员听完报告后说,"之前觉得干保安没前途,现在我觉得保安也能干出彩儿来。"(5月5日《北京晨报》)
  北大保安队员的求学传奇被关注,其实并不是自今日开始。在此之前,和其他同行相比,北大保安队员更容易考取大学及以上学历,进而开始崭新人生的现象,早被不少媒体所报道过。
  北大常年不到500人的保安员队伍,每年却有近20人考取学位,他们中产生过研究生,有的保安毕业后回家乡当上了大学教师,甚至有一个名为甘相伟的保安,通过高考考进北京大学后,将自己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写成书《站着上北大》,时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还为该书欣然作序。
  励志故事欢乐多,阶级上升实不易
  北大保安的逆袭在这个官二代"火箭"升官,学区房天价争抢,富二代海天嗨皮的乱象中国,真可谓刮来一股童话般的励志清风。
  它让我们想起了很多遗忘已久的美好口号:
  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忽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忘记苦苦挣扎在失学线上的贫困儿童吧。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让我们绕过给农民工和富二代的机会比率也许是1:1000的事实吧。
  北大保安多来源于农村,家中经济条件不好,迫于经济压力没有继续升学,当他们学成之后,多脱离保安队伍,成为迈向城市白领的一员。为什么?保安与公司职员是否只是岗位不同,没有阶级之分?
  我们生活在两个话语体系里,阶级在"台面上"的话语体系中,从来不能堂而皇之地以不被否定的方式出现,我们要减少阶级差距,甚至消灭阶级之分。在"台面"下的话语体系中,"阶级"这个词被上下求索企图撞破天花板的大众带着生活给的无奈知命提起,它是承认,也是妥协。
  向上爬的合理性
  社会学中,通常根据人们占有资源和机会的差别而划分出不同的阶层。所谓"阶层固化",是指一旦社会阶层之间在诸多特定资源或机会分配方面的相对差异长期保持不变,或者稳定下来时,特别是一些特定人群对那些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具有相对垄断权利、而另一些人被阻隔在外的时候,我们称这样的社会中阶层被"固化"了。当代一位大社会学家吉登斯就讲过,社会流动停止的地方,阶级便形成了。
  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刘精明说过,人类社会有了阶级以后最基本的特性,就是能够把自己资源和机会的优势传递到下一代。只要有了家庭,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我们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向下一代传递,是一种自然的情怀,它并不可怕。为什么城市的孩子生下来都不想放到农村去?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有一个积累,把自己的优势向下传递,这实际上是人类进步的方式。
  我们不否认这种优势传递的合理性,但我们追求自我追求获得优势的可能性,即向上奋斗成功的机会。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阶级的向上流动渠道应该是畅通的,每一个人有均等的机会。这个机会并不关乎你的家庭背景,你的家族财富与权势,即先赋性因素,而应关乎你的个人努力与实力,即后致性因素。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中,有六成多的人希望向上层流动。
  向上爬,从哪爬?
  我们常听说"美国梦",梦自美好,终究难逃"梦"的本质,飞蛾扑火虽不至于,梦碎收场才是常态。也就是说,固话和流动一直在博弈,区别只是孰强孰弱,包容开放的社会社会阶级流动性强,封闭狭窄的社会阶级流动性弱。
  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尤韦·吉伦认为:中国目前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相似,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经济乃至个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焦躁的社会心理相结合,不同阶层的利益无法调和,导致诸多社会矛盾浮出水面,甚至激化。
  几千年前的中国,科举制度为广大底下层阶级的平民阶层提供了阶级流动的绝好机会也是唯一机会。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历史重演,站在保安背后的广大农民工通过得到大学良好教育资源来改变自身阶级,成为"大学教师",成为"律师",成为更高阶级。这当然是一个好现象,我们不应该放过每一个使阶级流动的渠道。但是,几千年的进化,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否都没能为阶级流动开辟更大空间,更多渠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阶层分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性化的客观现实,不同阶层群落间的生存鸿沟所引发的摩擦,将使阶层利益变得难以调和,社会差异变得更加刺眼。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奋斗后说,我能。
网站目录投稿: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