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机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合作模式是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必然结合,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表现。机械加工业的高速发展急需职业教育与科研机构提供高级的机械管理与全面的机械技术操作人才。目前机械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缺陷,而面向机械职业教育的基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机械人才培养方式为机械职业教育提出了一条可行、高效、先进的发展之路。本文分析了机械专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通过研究"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探讨了在机械专业建设方面应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产-学-研-用"  模式培养   机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机械加工业呈快速增长趋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各种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机械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当今四大新兴产业之一,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就机械所占社会成本而言,我国机械成本居高不下,社会运作效率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机械加工业需求不足,专业化机械设备供给能力不足,呈现出机械加工厂区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机械操作不规范、机械装备现代化技术欠缺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机械人才已经列入我国紧缺人才榜,我国机械加工业急需机械专业运作与管理人才为完善机械加工组织化与集约化做出积极贡献。一、我国机械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科与课程设置滞后
  目前,现代化机械技术呈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新科研理念与新的配套设施层出不穷。我国机械专业职业教育阶段所应用的教科书偏重于介绍机械基本理论、操作与维修方法,对先进的机械现代化技术涉及较少,使得机械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先进机械發展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尤其在现代化机械技术方面,现有学科与课程设置缺乏表现在以下方面:缺少先进信息技术与机械加工业相结合的技术与案例介绍,缺乏新的机械装备在发展港口机械中的应用,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机械加工业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方面的应用,缺乏利用新的管理学方法在节约机械成本方面的应用等。
  我国机械学科与课程设置的滞后现象,严重阻碍了机械专业人才对发展我国现代化机械加工业的贡献,导致现有机械专业人才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创新意识,造成了现今机械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国际化、现代化的机械加工业发展趋势。
  2.专业培养与企业就业方向脱节
  在机械管理与机械工程专业的归类方面,各个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分歧。各院校对机械课程体系建设准备不足,在一级学科设置方面不统一的现象很多,机械专业被划分到工业工程学院、交通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等。大部分专业培养重视理论缺乏实践,没有针对机械专业特点设置有关技能性、实用性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障碍
  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职业学校与科研院所直接为社会与企业服务的主渠道。机械职业教育获批的国家级、省、市级发展项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机械方面的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但由于科研成果缺乏推广平台,造成了科研成果在转化方面存在严重障碍。机械资源新的集约优化成果,由于缺乏企业应用平台,科研成果并不能直接为社会服务,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协作与努力。职业学校作为科研成果创立的一线,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缺乏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原因,未能有效的建立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造成了职业学校主体地位不明、成果转化难、与企业合作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二、"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合作模式
  以职业院校为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合作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产"指产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用"指实用性,产学研用合作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以实用性为导向,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科研成果转化一体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来看,产学研用合作是指基础研究或理论研究(学)、应用与开发研究(研)、生产利润(产)、实际应用(用)的一体化;从组织实体来看,"产"是指产业界,"学"是指职业学校,"研"是指科研院所,"用"指高效综合实用平台,更广泛意义上讲,是产业系统、教育系统、科研系统在社会实践中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所涉及的理论为:激励理论、费用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实践理论。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中对职业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合作建立具有激励与诱导作用,合作个体之间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共同学习与工作。同时,"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是一种市场环境下的行为合作模式,其中存在沟通、谈判、实施与监督等费用。该模式通过合作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技术互补达到了市场交易的集约化,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三、"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在机械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
  "产-学-研-用"合作是职业教育、科学技术、竞争优化与市场规范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表现。针对职业教育机械专业的建设现状,应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对发展职业教育机械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促进学科与课程优化合理设置
  "产-学-研-用"合作是面向社会与企业需求,将科研、教育、生产与实践等不同功能与资源形成合作、互补等功能在社会化系统中实践的应用。职业教育在机械专业方面的设置,可以根据社会与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应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课程设置,达到了学科优化的目的。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与社会、企业建立沟通、互补的合作途径,及时调整机械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不断更新现代化机械技术在企业中的使用知识,不断进行学科创新使机械的职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紧跟经济需求的脚步。部分课程可根据学校不同的情况编写校本教材,还可进行合并授课,如机械制图与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等。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课题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等。校企合作类实习一定要保证时间和质量,让学生在了解企业文化、感受工作氛围的同时,真正将在学校中学到的内容,在工作岗位中得到体现,提高效率。
  2.加强实训基地平台建设
  实训基地是锻炼理论结合实际的有效实践平台,实训基地的建立对于发展职业教育机械专业具有重大意义。实训基地可以根据企业需要,结合职业院校自身条件由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实训室组成,用于在校生将课程学习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环境中的场所。目前笔者学校的港口装载机械模拟与驾驶平台就是模拟门机的驾驶与维修,能够真正地实现可操作可排故。基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训基地应设置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可以分别设置校内实验基地与校外企业实训平台,有实际的模拟训练场并配合企业完成在校生的实践技能课程设置,可以提升在校生工作技能、业务知识、思想教育水平,达到面向实践性的、具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专属人才的目的。
  3.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備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中一部分教师是工厂一线的师傅与带头人,他们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但理论知识掌握少。而另一部分教师是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用实践讲述出来。在"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中,双师型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科研与实践知识等。双师型教师可以从职业学校中培养,同时可以聘请企业高级管理者作为职业学校的顾问为在校生提供实践方面的指导。在机械专业的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在"产-学-研-用"体系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掌握专业的机械理论知识,可以传授机械的理论与技术;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加职业教育在机械专业中的实际经验。双师型教师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合作平台中,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结合,承担了职业学校与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重要角色,不仅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育人方式和就业水平,同时有利于服务企业,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并加速了企业升级。四、小结
  基于"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机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教育、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实践创新等合作平台,将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应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将科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升级、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了技术、人才与资金的合理优化组合,为促进职业教育机械专业的改革做出积极、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敏.我国机械人才的需求分析及培养现状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李玲,李燕萍,陶厚永."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人才培养新思路[J].当代教育科学,2012(1).
  [3]王飞,王秀丽,刘文婷.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追溯及简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4]董彪,王玉冬.基于Nash模型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法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6(1).
网站目录投稿: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