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段时间以来,海南吸引了全球目光,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海南,关注海南如何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 笔者结合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港)在技能人才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对照中央的文件精神,结合海南的情况,对海南加快技能人才建设作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海南在技能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海南按照《意见》精神,可以充分借鉴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港)技能人才建设经验,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和智库合作,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对标国际标准,营造能够凝聚人才的生态环境,建立与市场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保障措施,进而构建与自由贸易区(港)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发展体系。笔者结合学习和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人才储备国际化 自由贸易区(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势必需要大量引进国外优秀技能人才。 1.完善并简化外国人到海南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需要适应发展需求进一步扩大外国人就业领域。比如新加坡对外籍工人实行配额制度,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配额,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为60%和45%。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可从酒店、餐饮、会展、互联网产业等行业率先迈开步子,可以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实行外籍工人配额制度。制定外国人来琼就业管理规定,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监管。立足"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的战略定位,制定吸引亚太地区、印度洋沿岸國家的年轻人来琼创业就业的政策,打造青年创业就业热土。 2.积极引进大型跨国企业公司 大型跨国企业是吸引国外高技能人才来琼就业的"梧桐树"。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当前,海南已经启动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并明确要"用项目引才、用企业引才、用产业引才",循序渐进、多措并举、完善配套,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所以,海南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注重引进国外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吸引外籍高技能人才的"梧桐树"。 3.探索建立国际通行的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体系 外籍技能人才的进入,势必需要海南建立国际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机构,使职业技能的评估标准与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从而为人才的培养规格和人才的就业通行创造基本的条件。 4.建立国际化培训机制 吸引跨国公司、国外著名培训机构和国内培训集团以合资、合作形式建立培训机构和举办紧缺人才培训项目。选派行业和部门的优秀技能人才到国外深造或挂职培训;利用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加强对旅游、航运物流、生物制药、互联网等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以行业协会等组织为载体,适当引进国际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师,建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的培训基地或培训平台,以国际通行的会员模式培训和发展人才。 二、人才培养专业化 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本地人才并重,人才培养要注重专业化。解决人才不足,一靠引进,二靠培养。在做好技能人才引进的同时,更要积极做好本土技能人才的培养。据统计,每年高考成绩较好的海南本地学生,只有一部分回到海南建设家乡。在大量从外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也要把本地人才培养好、专业化、引回来、留住、用好,给予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相似的优惠待遇。 1.要改革技工院校课程专业设置 技工院校是本土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海南的技工院校积极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课程设置上从传统的生产加工专业积极向旅游行业靠拢。"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此次中央文件明确了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主导产业,因此,海南技工院校各课程专业设置可以打破以前围绕第二产业来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观念,紧紧围绕这三大产业来重新设置课程。随着这三大产业的发展,烹饪、酒店服务、高端家政、养老护理、会展、生物制药、热带农业加工等行业必将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海南的技工院校可及早做好相关课程设置的探索工作。 2.要适应自由贸易区(港)特点 尽管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但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港口经济一定是基础经济,必不可少。因此,国际货物的储存、展览、拆散、改装、整理、加工,货轮游轮的驾驶、维修、保养等涉及航运、物流的产业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而目前海南的各类培训机构设置的培训项目仍集中在传统农业和加工制造业上,也缺乏能够承担相应港口航运专业资质的培训机构。这都需要海南及早筹划及早应对。 3.要突出"海南"特色培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不能丢掉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能脱离"海南特色"建海南自由贸易港。黎锦针织已传承千年,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海南可以做好黎锦产业的扶持发展,鼓励年轻人传承好这门手艺。贝雕、椰雕也是海南的特色技能加工,成本低、效益高。海南省政府提出要重点发展"陆海空","陆"就是南繁育种,"海"就是深海科技,"空"就是航天航空。"陆海空"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这是"地能育种、艇能潜海、船能飞天"的技能保证,需要海南在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三、人才评价多元化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可以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评价体系。 1.打破单一化的评价体制 目前,海南技能人才的评价仍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所列的通用性职业实施社会化考核为主的单一化评价体制。为适应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海南可以建立通过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考核评价、职业院校技能鉴定、突出业绩认定评价、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技能人才评价的多元化体系,并引导和鼓励技能人才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待进一步引进国外技能人才培训和认证机构后,引进外资企业认可的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将国外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 2.坚持以用人单位主导 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是为了更好的使用,海南在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工作时,要充分尊重用人单位主导作用,支持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评价人才,促进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等相衔接。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评价权限,推动具备条件的技工院校、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智力密集单位自主开展评价聘用(任)工作。鼓励用人单位增加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层次,拓宽技术工人晋升通道,探索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 四、人才保障措施人性化 人才保障措施主要是做好高技能人才的拴心留人工作,让广大来琼技能人才"既来之,则安之"。 1.强化.政府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 海南可以进一步整合人才服务信息資源,构建涵盖人才开发各个环节的政策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政策咨询服务;完善高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把握发展趋势,立足需求导向,提高人才服务的前瞻性和实效性,进一步便利国际人才服务。集聚以高端猎头为重点的人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进人才服务业的开放,引进中外资人才中介机构,初步形成国有和民营、中资和外资互补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 2.完善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 上海浦东曾做过一次调查,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于生活环境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子女入读公立学校"等方面。为此,海南可以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吸引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认真办好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用好国务院决定"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的政策,提升高端医疗服务水平,推进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建设,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 3.健全人才居住保障体系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推进,海南的房产和房租价格可能会逐渐提高,将会对外来人才产生挤压效应,留下来的外来人才容易背负上"房奴""蜗居"的沉重负担。近期发布的《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为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按层次提供免租金、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全职工作满一定年限赠予产权。发放3年的人才租赁补贴,切实缓解人才在琼工作的居住成本压力。海南下一步可以探索将住房保障与引进人才在琼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切实引导广大来琼人才沉下身子投入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 笔者认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道路上,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许多情况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和参照,但只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抓住这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海南技能人才建设工作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