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设施处召开了桃花坞四区17号砼面层跑砂质量病害分析专题会议,会议由生产科谭永军受托主持,参加会议人员有:分管主任程俐伶、技术总工王建祥;技术质检科蒋云楠、徐泽伟;工程管理科杨灿、材料科魏晶晶;项目经理孙杰、施工队伍芮云平。 一、工程情况及病害调查 1、本工程病害情况: 桃花坞四区17号街巷改造道路工程于2015年4月底施工完成,2015年5月初质量回访时发现本工程砼抹边大块区域的面层有明显的跑砂现象,SB砖边角抹边位置砼面层跑砂现象不明显。该砼抹边因受施工场地狭小、车辆出入不便的影响,采用自拌砼代替商品砼进行浇筑。 2、病害调查: ⑴因本工程的砼面层跑砂病害与过去我处施工的其它工程砼面层病害类似,初步推测为自拌砼使用了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细砂进行拌合从而引起病害。经询问施工队伍和孙杰,证实了该工程在申领材料时未向材料科明确须配送普通硅酸盐水泥和中粗砂,以及上述材料的使用部位,在技术质检科提出要求后,仍然在拌合砼时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并将部分细砂混入其中。因此,自拌砼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及细砂是造成桃花坞四区17号砼面层跑砂病害的主要原因。 ⑵调查还发现施工队伍在在拌合砼时未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并且也没有按照C20砼的配合比进行投料的精确控制,仅依靠工人经验人工搅拌的砼强度不得而知,这是本次工程质量病害的重要成因之一。 ⑶在询问施工队伍砼面层收光、养护的具体情况时,施工队介绍砼在浇筑完毕的第二天进行了二次收光,之后施工队撤场,后期的洒水养护交由社区居民代为履行。上述做法严重违背了施工规范的要求,二次收光必须在初凝后进行,砼的养护也必须在围挡后草袋覆盖并定期洒水养护7天。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养护措施,也是该工程质量病害形成的原因。 二、工程质量责任认定 依据单位《工程质量管理细则》,技术质检科作出以下责任论定: 1、在无配合比的情况下自拌砼,并使用了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细砂进行拌合为本次质量病害的重要成因。目前使用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已明确要求上述两种材料严禁用于面层砼的浇筑,施工员和施工队伍的违规行为造成了工程质量的缺陷,属一般质量事故。 2、各部门、各单位承担的责任。具体如下: ⑴工程项目部加强观测,如果跑砂现象持续扩大,须组织落实返工事宜,施工队承担人工费用及材料费用。 ⑵材料科落实返工施工中的材料组织工作。 三、下一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1、我处今后在类似工程施工时,杜绝使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细砂进行面层砼的拌合。砼拌合前按规定取样送检确定配合比,拌合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精确控制投料,确保拌合砼的质量。 2、工程管理科加强现场管理、切实落实工序要求,如在批量拌制砼时杜绝人工拌合现象、按规定时效进行收光及养护。落实必要的措施项目,加强成品保护。 3、强化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要求,工程管理科和材料科加强沟通,必须保证供应的材料符合工程需求;现场项目部和技术质检科须根据工程质量要求规定,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把关,杜绝本次工程质量事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