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国际人士眼中的上海形象


  摘要:上海,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对外开放城市中的代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和代表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来沪的国际人士逐年增加,上海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透过在沪旅居的外籍人士,我们也逐渐发现,上海正凭借其友好开放的国际形象,改变着中国人历史上的刻板印象。上海本身的地理优势,经济发展不容忽视,但上海独具的海派文化是国际人士在日常旅居生活中更加直接接触和感受的,是决定上海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上海形象 国际人士 海派文化
  上海是中国历史上开放较早、开放程度也较高的城市,近几十年更是因为不断涌入的不同种族,宗族,语言的外来人士,上海正在不断发展、进步。提及上海,很多人都会用中国代表城市,金融中心,现代化大都市,增长与发展迅速来形容这座魅力之都。老外滩的传奇,十里洋场的繁华,上海的近代传奇历史,一度使上海成为国际人士心之所往的地方。上海,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对外开放城市中的代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和代表城市。
  一、从"外国人"到"国际人士"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百家跨国公司把亚洲总部放在上海,改革开放至今,上海不断吸引海外资金,协议引进外资,并显然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按照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境外人员最聚集的地区之一。2010年居住在该市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境外人员共有20.83万人,其中,外籍人员为14.32万人,占68.7%,外籍人员数居全国第一位。
  改革开放以来,来沪的国际人士逐年增加,上海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从来沪参观旅行,转变为现如今的学习,工作和定居。吸引外国人来上海的不仅是充足的工作机会和便利快捷的交通,还有上海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海派文化。上海新天地,南京西路,淮海中路不仅是上海人常去的地方,也是在沪的国际人士经常流连的地方。透过在沪旅居的外籍人士,我们也逐渐发现,上海正凭借其友好开放的国际形象,改变着中国人历史上的刻板印象。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印象产生于人们对某城市形象的感知,这些感知或者来源于某城市的生活、工作或旅游体验,也可能是源于其城市形象传播,也就是指一个城市通过各种方式使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动力所形成的具体感知和总体看法。
  外国人开始逐渐通过上海的城市生活环境,适应和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开始和和上海人吃一样的早点,一起挤地铁,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团购,外卖网站的使用方法。国际人士在上海的角色有所转变,他们不再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具有鲜明的社会阶层之分的"外国人",而是分布在各个社会阶层,亲身体验着上海近几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曾开展过"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实证调查,调研团队最终确定了用"国际人士"的称呼来取代"外国人"概念。在日益频繁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国际人士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二、外籍人士对沪印象整体变好
  短期留沪的外籍人士都会将关注点放在对外的窗口服务行业,因此比起长期留沪的外籍人士,他们对上海的整体评价要高。长期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会渐渐接触并了解上海的总体环境,包括饮食起居,市民文化程度,教育,医疗,就业,治安等等。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第三年的丹尼说:"刚来的时候只会注意到好玩的景点、美食,但当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就会发现很多细节的东西,例如治安,医疗,生活成本等。"他觉得上海人的整体素质还是提高了不少的。尽管在公交车,地铁上下车时仍旧争先恐后,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也是常有的事,公共场所大声喧闹等还是经常发生,但他相信都会有所改善的。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叶淑兰博士以上海外国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研究发现,"随着留学生在中国时间的退役,他们的中国形象认知出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说明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周期。"在上海旅居半年以上的,会对上海的空气污染,拥挤的交通,高昂的房价有所感触,但他们对上海未来在这些方面的进步都很有信心。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曾在2006年做过一次关于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形象调查,当时的结果显示,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尚需努力。而2011年岁末出路的上海国际形象调查结果则显示,"国际人士"对上海的总体观感正面积极的评价占92.9%,77.8%的"国际人士"来沪后,对上海的印象变好。
  三、"海派文化"与上海国际印象息息相关
  如果说最初吸引外籍人士的是上海的无处不在的机遇,那么最终将他们留下来的是上海本身的人文魅力和历史文化丰厚的积淀。东方明珠,世博中国馆,新天地,上海大剧院等是我们所认为能代表上海现代化大城市身份的地标性建筑。但相比此类的繁华商业中心,带有上海独特文化印记的城隍庙,上海博物馆才是外国人心目中的上海地标。文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它的灵魂和根。很多外国人都很喜欢上海的茶道,穿梭在里弄里,看老太太在路边楼下纳凉打牌。"上海是座令人激动、充满活力而且有着多元文化的城市。"2003年1月在上海开设分部的汽车配件生产厂商伟世通亚洲总裁Robert Pallash认为,上海对旅居在这里的外国人非常友好,这种热情甚至超过了香港、曼谷和新加坡,"对国家大都市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不仅是外籍人士,上海人的观念意识和生活形态也在逐渐转变。调查显示,国际人士对上海中西荟萃的文化积淀印象最深,即上海独有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海派"即海派文化,是指一种产生于近代以后的上海城市之中,具有较鲜明的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变异性、时髦性与创新性的区域文化形式,其最典型地反映上海这一独特的工商业大都市在文化风格上的特点与个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影响、改变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对其作了经典的评述:
  上海过去是个商业城市,国际性的商业城市,它充满了五光十色的商品,给人以极大的诱惑力。有人刻画三十年代的上海说:上海这块地方虽不大,却似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熔炉,最愚蠢的人到了上海不久,可以变为聪明;最忠厚的人到了上海不久,可以变为狡猾;最古怪的人到了上海不久,可以变为漂亮;拖着鼻涕的小姑娘,不多时可以变为卷发美人;单眼眩和扁鼻的女士,几天之后可以变为仪态大方的太太。说得有点近乎神奇,其实说怪也不怪,这是商品在改造人们的面貌,在溶解中国的固有文化。海派正视了这个现实,不是回避它,而是迎上去,接受它,促成自己的变革,推动了文化领域的新陈代谢。除了这样的作用外,商品为交换或出卖的市场价值观,对海派文化的熏染也最深,散发出市侩气,流露出西崽相。
  "海派"两字发源于海派画派,发展于海派京剧,名声大振,后扩展成为上海文化生活各方面的专用名词。海派文化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嬗变,上海同时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和创新是海派文化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也正是由于海派文化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让世界了解中国。海派文化有传统和"新海派"之分,传统海派文化来自于中国文化,重在让中国人更好的认识世界,而"新海派"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以通俗的方式向外国人讲述中国特有的文化。同时,国际人士对上海人文总体环境的认知也受其自身的国家身份,来源国家,是否有中国亲戚等复合因素影响。据调研,非洲留学生中的上海印象最好。除日本、韩国外,亚洲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识是非常正面的。美国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评价虽然远远低于非洲和大部分的亚洲国家,却高于欧洲国家的留学生。
  上海本身的地理优势,经济发展不容忽视,但上海独具的海派文化是国际人士在日常旅居生活中更加直接接触和感受的,是决定上海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北京的京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那么海派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的结晶,比以中国传统文化正宗自称的"京派"更容易被外国人接受。在对外时,海派文化的优势就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正因海派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特质,国际人士对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和丰富菜系都表示十分喜爱。
  参考文献
  [1]孙利,刘维尚.从"城市形象"到"城市印象"——利用印象形成原理进行城市旅游导引系统的形法建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132-133
  [2]朱玲,城市形象传播的新思考[J].管理研究,2010(3):16-17
  [3]叶淑兰.镜像中国:上海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J].社会科学,2013(9):14-26
  [4]蔡丰明.吴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关系及影响[J].江南论坛,2007(6):53-56
  [5]陈旭麓.旭麓文集(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朱月,女,江苏淮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外语。
网站目录投稿:妙丹